李志新
數學,其豐富的內容,無限的包容,廣泛的應用,現實的背景,悠悠的歷史,巧妙的方法,和諧的美感,…,為我們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激活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也強調實施新課程數學教學,必須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素養(yǎng)。而情境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的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設置多種教學情境,造成問題懸念,展現矛盾沖突,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與興趣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興趣帶來成功,成功激發(fā)興趣。因此老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采取適當的方式,提供恰當的感知材料,設置合適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挖掘學生的認知潛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枯燥、抽象的數學課堂變得富有情趣,使學生真正樂學、成功。下面談談在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方面的一些教學體會:
一、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數學興趣
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數學的發(fā)展應歸結為現實所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把創(chuàng)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
例如初學立體幾何時,大多數學生不具備豐富的空間想象的能力及較強的平面與空間圖形的轉化能力。如在講二面角的定義時,當拖動點A時,點A所在的半平面也隨之轉動,可聯系“翻課本”這一動作來形象理解——即改變二面角的大小,圖形的直觀地變動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這樣,把問題設置于真實情景之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立體幾何知識,還可以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二、創(chuàng)設懸念情境,讓學生在疑問中學習數學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fā)展,有所創(chuàng)造。按照人的認知規(guī)律,易對懸而未覺的問題產生興趣。設置懸念情境,將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動學生的情感波瀾,撞擊學生的求知心靈,激起學生的思維火花。
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可先講一個數學小故事:德國的“數學王子”高斯,在小學讀書時,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題:1+2+3+……+100=?,老師剛讀完題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寫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學還在一個數一個數的挨個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這么快呢?這時學生出現驚疑,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反響。這就是今天要講的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這樣一來學生對新知識產生一種急于想聽下去的心理,從而帶著一種心理的渴望去學習。這時學生的學習是自發(fā)的,主動的,也是最有效的。
三、創(chuàng)設趣味數學情境,提高學習效率
趣味是教學的佐料佳品,它能活躍課堂氣氛,使機械知識變活,深奧數學道理變得通俗易懂,抑制學習中的疲勞,有效地改善學生的感知、記憶和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給學生留下生動鮮活的印象。
例如:在學習在平面上可通過“一個方向和一個距離”來定位時,老師可在黑板上畫出一形似“蜘蛛網”的同心圓系,利用這一直觀圖形誘導學生說出“蜘蛛網”,并指出這一“蜘蛛網”上有一蜘蛛(位于同心圓圓心),發(fā)現網上有一蟲子,試猜想,蜘蛛如何確定蟲子位置,并立刻捕捉到呢?利用該問題引導學生說明蜘蛛可能是通過判斷蟲子的方位及到蟲子的距離來確定位置的。再結合軍事影片中,炮兵指揮官向士兵下達:“東南方1000米,放?!边@也是運用的一個實例。這樣學生學習起來顯得自然直觀風趣有味。
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這樣的趣味實用情境,能夠把陌生變熟悉,深奧變淺顯,機械變生動,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數學興趣,從而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畏難情緒,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創(chuàng)設糾錯情境,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最常見的錯誤是,顧不及條件或研究范圍的變化,丟三掉四。課堂教學中,在老師的指導下,適時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疑問,在探索中產生障礙,形成心理學上的“認知沖突”,可立即產生解疑除障的強烈要求,此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佳時機,這時的教學效益最高。對此,教師應針對學生常犯的一些隱晦的錯誤,創(chuàng)設糾錯情境,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錯誤的原因,尋找治“錯”的良方,在知錯中改錯,在改錯中防錯。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若能充分利用這些情境,就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時彌補學生在知識上的缺陷和邏輯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增強思維的嚴謹性。
五、創(chuàng)設期望數學學習情境,激勵成功
新課程數學教學要求老師在數學教學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對學生樹立“天生其人必有才”的信念,堅信“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材”,不應輕易給學生扣上“差生”的帽子。古語說得好“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這就要求教師將真誠的期望有意識的通過各種表態(tài)微妙地傳遞給學生。
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若學生回答不暢時,給予誘導、期待的情感,起到激勵效應;若學生回答正確時,給予贊許的情感,使學生心理上得到滿足,激發(fā)他們更強的成功欲望,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