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力平
論加拿大文學(xué)中的“多元文化”、“守備心理”和“求生主題”
耿力平
加拿大文學(xué)(主要是英語)是充滿生命力的新興文學(xué),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蓬勃發(fā)展尤其引人注目,逐漸在世界文壇占有一席之地。多年來,在加拿大文學(xué)的興起和發(fā)展中形成了三個有一定普遍性的觀點,即“多元文化”、“守備心理”、和“求生主題”。澄清這些觀點的來龍去脈,并對其實質(zhì)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和評判,指出其合理與不合理的部分,對于還原加拿大文學(xué)的本來風(fēng)貌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加拿大文學(xué);“守備心理”;“求生主題”;“多元文化”
一
加拿大文學(xué)是充滿生命力的新興文學(xué),近半個世紀以來蓬勃發(fā)展,逐漸在世界文壇占有一席之地。加拿大是雙語國家,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法語,其文學(xué)自然包括英語文學(xué)和法語文學(xué)。不過,由于人口母語比例的關(guān)系(英語為母語的人口與法語為母語的人口之間的比例大于四比一)①根據(jù)加拿大政府統(tǒng)計局的最新數(shù)據(jù) (2006年),母語為法語的加拿大人占總?cè)丝跀?shù)的 22%(詳見 http://www12.statcan.ca/census-recensement/2006/as-sa/97-555/p1-eng.cfm)。,從事英語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加拿大作家遠遠超過從事法語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加拿大作家,而英語讀者的數(shù)量也遠遠超過法語讀者。更重要的是,加拿大英語文學(xué)的成就和影響力也是加拿大法語文學(xué)所難以比擬的。雖然本文下面所要評論的幾個概括性的觀點基于加拿大英語和法語文學(xué),但筆者將主要用英語文學(xué)的示例進行分析討論。
若要了解加拿大文學(xué)或者加拿大這個國家,有三個概念不得不知:一是“守備心理”(garrison mentality),二是“求生主題”(survival thesis),三是“多元文化”(cultural mosaic)?!笆貍湫睦怼笔鞘澜缰募幽么笪膶W(xué)批評大師諾斯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提出的,出現(xiàn)在卡爾·弗·克林克 1965年主編的《加拿大文學(xué)史》一書的最后。在這篇“結(jié)論”文章中,弗萊刻意分析了加拿大人的文學(xué)心理:
孤零零地散布在荒原的小小社區(qū),被客觀的和心理的“邊疆”所圍困,不僅彼此遠離,而且脫離社區(qū)成員所熟悉的英美文化的源流。這些社區(qū)為其成員設(shè)定所有的明確的人生價值標準,居民們不得不充分尊重這些賴以生存的法律和秩序,團結(jié)在一起應(yīng)對居民點外面無垠的、無意識的、充滿威脅而難以應(yīng)對的惡劣的客觀環(huán)境。生活在這種情形下的社區(qū)居民必定會產(chǎn)生我們權(quán)且稱之為“守備心理”的思想。②Northrop Frye,“The Conclusion”to Literary History of Canada:Canadian Literature in English,gen.ed.Carl F.Klinck,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5,p.830.
弗萊對早期加拿大人(當(dāng)然加拿大原住民才是最早居住在那里的人)所作的分析,言簡意賅,描繪了 19世紀乃至 18世紀中葉來自歐洲的移民(今天我們稱之為加拿大人)的生活和思維特征。當(dāng)時講英語的加拿大居民,主要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不屑或不敢同戰(zhàn)爭的勝利者共同生活的英裔保皇黨人。這些人多尊重傳統(tǒng),認可法制社會,不主張把分歧訴諸于武力。他們的信念和價值觀至今仍可從當(dāng)今加拿大人的謹慎、公平、獨立的民族特性中略見一斑。“求生主題”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Margaret Atwood)在 1972年出版的《生存》一書中提出的。在這本書中,阿特伍德通過對加拿大文學(xué)作品(既有英語也有法語)的主題分析,提出了影響力極大的“求生與犧牲品”的斷言:
每個國家或文化的核心都有一個獨特的富有代表性和說明性的象征……加拿大最主要的象
征毫無疑問的是生存——這是根據(jù)加拿大英語和法語文學(xué)中的大量例子得出的結(jié)論。①Margaret Atwood,Survival: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Toronto:House of Anansi,1972,p.31-32.
值得指出的是,阿特伍德這本書首版的封面設(shè)計別具匠心,血紅的書名和白色的作者名被大面積的黑幽幽的背景色襯托著,恰當(dāng)?shù)劁秩玖怂J定的加拿大人的憂郁、痛苦之情。與“生存”概念緊密相關(guān)的是“受害”(Victim)理念;在論述這個理念時,阿特伍德自問自答:
加拿大人甘于認輸?shù)男睦頊蕚?是否同美國人決心獲勝的意念同樣強烈、同樣令人折服?……假如可以在象征物所代表的正反兩重性之間做出選擇——大??梢允墙o予生命的母親,也可以是沉船害命的禍首;大樹可以代表成長,也會砸到你的頭上——加拿大人十有八九會認同消極的負面。②Margaret Atwood,Survival: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p.35.
阿特伍德解釋道:
假如加拿大是個受害群體,那么她應(yīng)當(dāng)關(guān)心自己受害的方式。這些方式就像芭蕾舞中的基本動作或鋼琴鍵上的音符一樣。當(dāng)然,以這些基本受害形式為基礎(chǔ),可以變化出更多的其他受害形式。③Margaret Atwood,Survival: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p.36.
她接著列出四種適用于國家、少數(shù)民族及個人的“受害式”(“Victim Positions”),比如“第一受害式”,其表現(xiàn)是“拒絕承認自己是受害者”④Margaret Atwood,Survival: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p.36.。
至于“多元文化”,我們可以從當(dāng)代加拿大幾屆政府的相關(guān)政策中窺探一二。同建國初期的政府相比,后來的加拿大政府愈來愈重視鼓勵“多元文化”的發(fā)展,1988年更是通過制定“加拿大多元文化法”(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Act)將“多元文化”定為基本國策之一。加拿大政府內(nèi)就設(shè)有“公民、移民及多元文化部”(Ministry of Citizenship,Immigr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現(xiàn)任部長是賈森·肯尼 (Jason Kenney)先生。加拿大所恪守的政治方針與美國的“熔爐”政策和英國的單一化種族政策有著鮮明的不同。之所以如此,有兩個基本原因:一是加拿大歷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社會,二是加拿大政府的開明性和加拿大人民的包容性一直在增強。后者的原因更為重要?!凹幽么蠖嘣幕ā泵鞔_地闡明政府對于新老不同種族的國民一視同仁,友好相待,并且鼓勵不同民族的社區(qū)成員通過競爭機制積極參與國家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的建設(shè),并以此融入加拿大社會。這些正是加拿大文學(xué)中多元化內(nèi)涵賴以生長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
二
加拿大文學(xué),不論是在 1867年建國前后的 19世紀,還是在經(jīng)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 20世紀,乃至 21世紀第一個十年,真的可以用“多元文化”、“守備心理”、和“求生主題”來概括嗎?縱觀加拿大文學(xué)的發(fā)展,以上介紹的三種特征確實顯現(xiàn)于大量的加拿大文學(xué)作品之中,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幫助加拿大國內(nèi)外的讀者認識這個國家的文學(xué)與文化特征的。但是,我們需要對它們加以甄別,肯定其符合實際的理論判斷,質(zhì)疑其不符合實際的、牽強的主觀臆斷。下面分別談?wù)劰P者對這三個理論判斷的看法。
1.“多元文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由于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每年需要接納 25萬左右新移民才能彌補過低的人口出生率造成的勞動力潛在不足),所以“多元文化”可以說是她的屬性。此外,隨著上世紀后半葉以來大量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南亞地區(qū))和加勒比地區(qū)移民的到來,隨著這些移民中以及他們的后代中優(yōu)秀小說家和詩人的不斷涌現(xiàn),加拿大文學(xué)的“多元化性質(zhì)”已是不爭的事實。多倫多大學(xué)教授琳達·哈奇森曾在她的著作《加拿大后現(xiàn)代》中畫龍點睛地總結(jié)了這種加拿大特色:“事實上,我們加拿大人對任何集中統(tǒng)一的企圖,不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政治或文化層面,都持有深深的懷疑態(tài)度。”①Linda Hutcheon,The Canadian Postmodern:A Stud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Canadian Fiction,Toronto: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3.進入 20世紀后半葉后,加拿大不斷出現(xiàn)頗有成就的少數(shù)民族作家,他們的作品甚至得到加拿大主流社會和批評界的認可,出現(xiàn)在大學(xué)的加拿大文學(xué)課書單中。如印度裔作家布拉蒂·穆克迪 (Bharati Mukherjee)和丈夫克拉克·布萊茲(Clark Blaise)共同創(chuàng)作并于 1977年發(fā)表的《加爾各答的日日夜夜》,是一部講述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紀實性小說,其中身為西方人的丈夫?qū)懥说谝徊糠?印度裔的妻子寫了第二部分。又如日裔作家喬伊·小川(Joy Kogawa)1981年出版的紀實性小說《姨娘》,講述了二次大戰(zhàn)爆發(fā)后,加拿大政府強迫所有的旅加日僑離家到偏遠地區(qū)集中居住,并對其進行審查和監(jiān)視,使日本僑民蒙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和身心痛苦。再如另一位印度裔作家羅辛頓·梅斯蒂(Rohinton Mistry)1987年發(fā)表的小說《來自弗羅茲巴的故事》,雖然由 11個短篇故事組成,但這些故事都發(fā)生在孟買的一幢居民樓中,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巧妙的敘述方式把原本分散的故事凝聚在一起。在這一時期的加拿大文學(xué)中,我們也看到一些有一定影響的華裔作家的作品。如李思嘉 (Sky Lee)1990年發(fā)表的《殘月樓》,丹尼絲·鐘(Denise Chong)1994年發(fā)表的《侍妾的孩子們》,崔維新 (Wayson Choy)1995年發(fā)表的《玉牡丹》等。值得注意的是,李思嘉和崔維新都是第二代華裔加拿大人,而丹尼絲·鐘則是第三代華裔加拿大人。他們對于中國的歷史和他們各自家族的歷史的了解來自于資料和家史,他們自己并未親身在中國長期生活過(只是做過短期訪問),所以他們的故事,引人之處多在于異族不同的文化和特別的生活方式所產(chǎn)生的新奇性。比如崔維新的創(chuàng)作素材來自他生長的溫哥華市唐人街以及 20世紀上半葉居住在那里的華人移民的生活;李思嘉的小說講的是住在溫哥華唐人街的一家四代經(jīng)營“殘月樓”飯莊的故事,其中涉及加拿大政府在 1885年至 1923年期間對來自中國的移民課以沉重的人頭稅,隨后又在 1923年至 1947年期間實施排華法案禁止華人入境,給旅加中國華僑造成巨大傷害的事實;而丹尼絲·鐘的《侍妾的孩子們》更是一部稍做文學(xué)加工的華人家史,以在大陸找到失散的親屬而結(jié)束(這本書在加拿大參加評獎時被歸入“非小說類”作品)。筆者注意到,進入 21世紀后,華裔加拿大文學(xué)領(lǐng)域出現(xiàn)了兩個可喜的新動向:一是有更年輕的并且初出茅廬即獲成功的華裔作家出現(xiàn),如 1974年出生在溫哥華的鄧敏靈 (Madeleine Thien),她在2001年發(fā)表的處女作《簡易食譜》榮獲埃塞爾·威爾遜小說獎和溫哥華市圖書獎;二是一批在中國本土受過高等教育而后在加拿大定居的文人開始進行文學(xué)創(chuàng)作,雖然他們的作品尚未得到讀者的青睞,但是他們熱情較高,耕耘較勤。這兩組人誰會在加拿大文學(xué)領(lǐng)域站住腳,還有待于時日的檢驗。同其他少數(shù)民族作家一樣,華裔加拿大作家也面臨著如何增加自己作品的思想和哲理深度的問題。只有具備一定的深度,他們的作品才有可能得到加拿大主流社會的廣泛認可,以及批評家的積極關(guān)注,也才有可能突破局限性,達到普遍意義上的精品標準。
2.對“守備心理”和“求生主題”的質(zhì)疑
對提到的加拿大文學(xué)的另外兩個概念“守備心理”和“求生主題”,筆者認為頗有商榷的必要。弗萊對于“守備心理”的闡述和阿特伍德對于“求生主題”的論斷,皆產(chǎn)生于特定的歷史進程和歷史環(huán)境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們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甚至狹隘性。盡管弗萊和阿特伍德告訴我們,他們的結(jié)論基于大量的加拿大英語和法語文學(xué)作品中的例子,但筆者對此感到不能茍同,因為太多的“例外”使人感覺,他們的結(jié)論缺乏歸納性評述所應(yīng)有的可靠的材料基礎(chǔ)。
筆者在加拿大讀書和任教期間,研讀過幾百種不同范疇的、寫于不同時期的、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加拿大文學(xué)作品,卻也沒有讀出弗萊的所謂“守備心理”,即大自然對加拿大人來說是恐怖的,也沒有感覺到阿特伍德所形容的加拿大人的灰暗的文學(xué)心理。加拿大建國前 15年在倫敦出版的開拓小說《叢林里的艱苦生活》,表面看應(yīng)屬于弗萊所提出的“守備心理”型小說,可是女主人公在講述一家人如何在加拿大(Upper Canada)的荒野落戶墾荒,與天斗、與地斗的過程中,從未流露出弗萊所歸納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相反,她的敘述充滿開拓者的激情、智慧甚至幽默。她跟附近的印地安人學(xué)習(xí)采用草藥,通過實驗成功地用苦菜根做出山寨“咖啡”,并且覺得味道勝過從商店買的真咖啡①Susanne Moody,Roughing It in the Bush,(1852),Toronto:McClell and and Stewart,1989,p.354.。1870年,小說的加拿大版在蒙特利爾問世,作者蘇珊娜·穆迪(SusannaMoodie)更加明確地總結(jié)了自己在加拿大生活的心得:
那些滿足于靠出身這種偶然因素,而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和勤勞,來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的人,會沮喪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個國度并不被人認可,因為她所獎勵的是努力工作的人,而讓那些懶惰、游手好閑的人在貧困潦倒中默默無聞地死去。②Susanne Moody,Roughing It in the Bush,(1852)p.531.
少有門第觀念,獎勤罰懶;少有世俗觀念,自由奮進,這就是19世紀大批歐洲移民選擇加拿大的根本原因??傮w來說,這也正是加拿大一直推崇的民族道德和社會準則。
休·麥克里南(Hugh MacLennan)是弗萊和阿特伍德都推崇的著名小說家,他在 1941年發(fā)表了處女作《氣壓計上升》。該作品講述了東海岸城市哈利法克斯的一對年輕戀人如何面對情感考驗的故事。故事的時代背景是生靈涂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寒冷的冬季,而慘烈的哈利法克斯港軍火船大爆炸事件又貫穿其中。男主人公不光彩地“死”在歐洲戰(zhàn)場,不僅成了炮灰還背著怯陣的罪名。盡管如此,飽受煎熬(甚至得不到父親同情)的女主人公依然戀情如舊。后來,男主人公活著返回家鄉(xiāng),洗刷了自己蒙受的不白之冤。表面上看,這個故事似乎也可以用阿特伍德的“生存 -受害”論來解釋,但是故事的深層卻充滿了真情。正是這種人間真情最終讓事實戰(zhàn)勝了虛構(gòu),讓希望戰(zhàn)勝了失望,使兩位均受到身體和心靈傷害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就像書名所暗示的那樣,幾經(jīng)磨練的人們繼續(xù)積極向上,邁向更有意義的生活。
即便用阿特伍德所選擇的用于證明其“生存”理論的作品來分析,我們也很難得出阿特伍德的結(jié)論。以她提到的瑪格麗特·勞倫斯的《石頭天使》為例,阿特伍德在《生存》中舉例說明加拿大文學(xué)作品總是描寫人物想方設(shè)法活下去,但總是不成功這一所謂的規(guī)律時,肆意把這部勞倫斯的得意之作的大意歸納為:“《石頭天使》:老太太茍延殘喘,最后還是死了?!?“The Stone Angel:Old woman hangs on grimly to life and dies at the end.”)③Margaret Atwood,Survival: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pp.34-35.。不錯,小說中的希普利太太最終是死了,可那只是在肉體上(也符合自然歸律,因為老人在故事開始時就已經(jīng) 90歲了)。這位一生倔強(有時剛愎自用)的老者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依然我行我素。在醫(yī)院的病房里,她無視護士的指令,掙扎著起身到洗手間取尿盆,幫助剛動完手術(shù)還不能下床的病友小解(之前,這位 16歲的華裔姑娘按鈴叫護士未果,又急又窘得啜泣起來)。④Margaret Laurence,The Stone Angel,1964,Toronto:McClell and and Stewart,1968,ch.10.這難道就是阿特伍德所稱的“茍延殘喘”嗎?事實上,小說的結(jié)尾藝術(shù)性地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希普利太太在對自己的一生進行反思之后,思想到達新的境界,情感得到升華,十分滿足地走了。勞倫斯的摯友,同為小說家的阿黛爾·懷斯曼(AdeleW iseman),在小說的后序中精辟地分析了希普利太太的心理特質(zhì):“這是一個類似皮格馬利翁的故事,只不過其中沒有這個希臘人物。從故事的開始到故事的結(jié)束,老婦人在絮絮叨叨中重新發(fā)現(xiàn)了自己。通過給自己的功過‘蓋棺定論’,她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去世之前,她終于百分之百地活了起來”。⑤Adele Wiseman,“After word”in The Stone Angel,1964,Toronto:McClell and and Stewart,1968,p.310.這部小說分明是通過人在“生”“死”之交的時刻所可能產(chǎn)生的醒悟,來傳遞一種頑強向上的精神,與阿特伍德試圖證明的“受害規(guī)律”大相徑庭。阿特伍德在《生存》中說:“如果用針隨機地對加拿大文學(xué)進行穿刺,十有九次你會扎中一個受害者?!雹轒argaret Atwood,Survival: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p.39.可是,她隨機選擇的“受害者”絕不是我們常識中的受害者,充其量是一個“被受害者”,一個被執(zhí)意放入某個理論系統(tǒng)的文學(xué)犧牲品。
在筆者看來,“求生”有兩重含義:其一是僅僅為了活命而做努力;其二是努力克服困難,在逆境中闖出一條生路,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是為了一個人生中更高的目標活了下來。在后一重意義上,一個人即便經(jīng)過奮斗未能成功,其思想也是充實的,其心理也是滿足的;哪怕是死,也會平靜地、從容不迫地離去。也就是說,“生”與“死”在高層次的作品中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阿特伍德恰恰在這一點上強調(diào)消極的一面,把手段與目的混淆了。在闡明“求生主題”的論點時,她用“Island”形象地代表反映英國人心態(tài)的作品,用“Frontier”代表反映美國人心態(tài)的作品,并把兩者同加拿大作品所表現(xiàn)的心態(tài)相比較。她解釋道:“對加拿大人來說,邊疆既不意味著海島所能提供的滿足和 (或)安全感,以及秩序井然的狀況,也不包含激動和冒險的意識。我們的故事往往不是關(guān)于那些事業(yè)有成的成功者,而是關(guān)于那些成功地逃離險境,撿回一條命的失敗者。”①Margaret Atwood,Survival:A Thematic Guide to Canadian Literature,pp.31-32.阿特伍德的英文流暢而俏皮,似乎僅僅一字之差 (“those who made it”相對于“those who made it back”,斜體為筆者所加)便把加拿大文學(xué)的特點勾勒出來,但這的確是一種嚴重的誤導(dǎo)。類似于上邊的“例外”在加拿大小說中不勝枚舉。那么詩歌中是否也是“例外”多于所謂的“規(guī)律”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受篇幅所限,筆者僅舉兩個有代表性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加拿大建國前奧利弗·戈德史密斯 (Oliver Goldsmith)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有名氣的長詩《新興的村莊》,第二個例子是 20世紀加拿大最為著名的詩人?!ぜs·普拉特(E.J.Pratt)創(chuàng)作的一首長詩《泰坦尼克號》。奧利弗·戈德史密斯 1825年發(fā)表的詩作《新興的村莊》之所以出名,部分原因在于它與英國 18世紀的一首詩歌《遺棄的村莊》有著不解之緣。那首詩的作者是其祖伯父戈德史密斯,兩人不僅同名,而且所用的詩歌題材也一樣。祖伯父 1770年發(fā)表的《遺棄的村莊》譴責(zé)英國圈地運動造成村民流離失所。侄孫移民到加拿大東海岸定居后,墾荒發(fā)展,興家立業(yè),在成功之余用相同的詩格(押韻的五音部抑揚格雙行詩)和了一首。祖伯父戈德史密斯通過對比手法,把奧本村以前田園般的幸福生活同圈地運動后被迫離家出走的悲慘生活加以對比,揭露了工業(yè)革命初期資本原始積累過程的殘忍。一些走投無路的善良村民不得不飄洋過海,背井離鄉(xiāng),另尋生計:“Downward they move,a melancholy band,/Pass from the shore,and darken all the strand.”(原詩 401-402行)②Oliver Goldsmith,The Deserted Village i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ed.M.H.Abramset al.,11thed.,Vol.1,New York:Norton,2000,p.2866.與此情此景形成對照的是侄孫戈德史密斯在大西洋彼岸作的應(yīng)和詩《新興的村莊》。這首詩熱情地描述了新移民建立社區(qū),喜獲豐收,憧憬美好未來之心境:“How pleasing,and how glowing with delight/Are now thy budding hopes!How sweetly bright/They rise to view!How full of joy appear/The expectationsof each future year!”(原詩 495-498行)③Oliver Goldsmith,The Rising Village in Literature in Canada,ed.Douglas Daymond and Leslie Monkman,Vol.1,Toronto:Gage,1978,p.111.不言而喻,雖然兩首詩的格律相同,但是后者所展現(xiàn)的精神面貌和物質(zhì)狀況,同前者所表達的情形構(gòu)成了鮮明的對比:昔日的憂傷和痛苦在加拿大新移民的記憶中消失,和諧的生活和豐收的喜慶躍然紙上。在這首詩中,既感受不到弗萊的“守備心理”,也品不出阿特伍德的“犧牲品”味道。泰坦尼克號的失事是個悲劇,但是被加拿大文學(xué)批評家基思稱之為“加拿大詩歌史中的先驅(qū)”的普拉特④W.J.Keith,Canadian Literature in English,Vol.1,Erin,Ont.:Porcupine’sQuill,2006,pp.88-9.,怎么看待它怎么描寫它呢?按照“守備心理”和“生存主題”理論的說法,1935年發(fā)表的《泰坦尼克號》應(yīng)該是悲觀的、宿命的、消極的??墒?普拉特的長達 1032行的敘事詩不僅講述了泰坦尼克號巨輪的誕生和死亡,大自然與現(xiàn)代科技的矛盾,而且記錄了人們在接受生死考驗時的表現(xiàn),既有可憎可唾的卑鄙自私,更有可歌可泣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在巨輪觸冰開始下沉?xí)r,輪機艙的水手們堅守崗位,直到冰水吞噬他們:“Knee-deep,waist deep in water they remain,/Not one of them seen on the decks again.”(原詩 763-764行)⑤E.J.Pratt,The Titanic in E.J.Pratt:Selected Poems,ed.Sandra Djwa et al.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0,p.74.按照船長的命令,婦女和兒童先上為數(shù)不多的救生艇。當(dāng)?shù)?14號救生艇就要被降置海面時,船長允許一些男士使用剩余的空位,登艇逃生??墒?當(dāng)這艘救生艇剛被放到海面時,船艙口突然涌出一群從下等艙掙扎著跑上來的女人。眼看就要死里逃生的男人們,在生死抉擇的時刻,從容地做了紳士應(yīng)該做的事:“without commands/Barked from the lips of officers;without/A protest registered in voice or face,/The boat was drawn up and the men stepped out.”(原詩 849-852行)⑥E.J.Pratt,The Titanic in E.J.Pratt:Selected Poems,ed.Sandra Djwa et al.p.77.更有一位勇敢堅貞的女士,把自己的大衣給女仆穿好并把她送上救生艇,然后無視要她上艇的命令,鎮(zhèn)靜地返回到夫君的身旁,神色坦然地說:“We’ve been together now for forty years,/Whither you go,I go.”(原詩 866-867行)。⑦E.J.Pratt,The Titanic in E.J.Pratt:Selected Poems,ed.Sandra Djwa et al.p.77.普拉特擅長描寫人與自然的沖突,往往能入木三分地剖析沖突中顯露的復(fù)雜、多樣的人性。但他總是客觀地并且理性地看待自然和生活帶給人的挑戰(zhàn),而不是一味居高臨下地做出主觀臆斷?!吧妗痹谶@首詩里只是一個具體的“敘事事件”(narrative event),而普拉特的“敘事方式”(narrative statement)①這里借用法國著名結(jié)構(gòu)主義理論家 Gerard Génette的敘事理論,詳見其專著Narrative Discourse:An Essay in method,trans.Jane E.Lewin,fwd.Jonathan Culler,1969,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并沒有刻意宣揚這個事件的正面或負面,而是盡量客觀地回顧冰海沉船這一重大慘案,真實地記錄人性中的污點和亮點。
三
綜上所述,雖然加拿大文學(xué)中的“多元文化”性質(zhì)已得到多方驗證,但“守備心理”和“求生主題”這兩個長期以來為研究加拿大文學(xué)與文化的學(xué)者所熟知的導(dǎo)向性理論,被證明缺乏準確度和可靠性。事實上,加拿大批評家布·威·鮑威(B.W.Powe),早在 1984年就開始挑戰(zhàn)弗萊的“守備心理”和阿特伍德的“求生主題”。在他的論文集《不測風(fēng)云》一書中,鮑威鮮明地指出這種單一性、模式化思維的主觀性和不可靠性。他指出,弗萊“無視作家的不同個性和性格,等于無視每首詩或每部小說中的獨特聲音……而藝術(shù)所反映的人類經(jīng)歷——我在這里重申——是多種多樣的、本能的、自相矛盾的,并且很可能不會被某種華麗的、單一的有關(guān)文學(xué)形式的概念所囊括”。②B.W.Powe,A Climate Charged:Essays on Canadian Writers,Oakville,Ont.:Mosaic,1984,pp.50-51.而對于阿特伍德的“生存 -受害”論,鮑威也表示了異議。他認為“生存 -受害”論不過是“阿特伍德自己遵循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理論”,這使得她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僅僅是“事先設(shè)計好的轉(zhuǎn)化模式的體現(xiàn)……而不是真實可信的個體”。③B.W.Powe,A Climate Charged:Essays on Canadian Writers,pp.145-146.筆者認為,弗萊的文學(xué)批評大師的地位應(yīng)該是不可撼動的,阿特伍德在加拿大文學(xué)界的地位在可預(yù)見的將來也應(yīng)該是穩(wěn)定的,但是他們的這些似是而非的文學(xué)理論確實值得質(zhì)疑。
在觀察和總結(jié)加拿大文學(xué)所走過的歷程時,我們還是要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以文本細讀為前提,以不同的歷史階段為背景,直率地、實事求是地按照文學(xué)藝術(shù)的普世標準進行評價:既不高唱頌歌,也不全盤抹殺。根據(jù)某個理論主觀地設(shè)立一個框架,再把各種范疇的文學(xué)作品機械地對號入座,這種本末倒置的理論研究是無助于客觀地認識并欣賞生動活潑的文學(xué)個體的。
[責(zé)任編輯:劉光磊 ]
A Critique of“Cultural Mosaic”,“Garrison mentality”and“Survival Thesis”in the Study of Canadian Literature
GENG Li-Ping
(The Centre for Sino-Canadia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P.R.China)
Canadian literature(mainly in English)is a vibrant and rising literature.With its fast and impressive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50 years or so,it has firmly established itself in the realm of world literature.Over the years of its development three popular notions have formed themselves and are widely accepted,namely,the“garrison mentality,”the“survival thesis”and the“cultural mosaic. ”It is important to trace these theoretical notions to their origins,assess their validity through analysis,and distinguish what is viable from what is not.Such a critique will help us to appreciate Canadian literature as it really is.
Canadian literature;garrison mentality;survival thesis;cultural mosaic
2010-06-18
加拿大政府國際學(xué)術(shù)交流基金項目“加拿大文學(xué)與文化”(項目號 PRE-A8040)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耿力平,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中加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多倫多大學(xué)文學(xué)博士(北京 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