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音樂家屈原考辨

2010-04-10 13:20:16杜漢華
關(guān)鍵詞:音樂家楚國屈原

杜漢華

(荊楚理工學(xué)院荊楚旅游經(jīng)濟研究所,湖北 荊門 448000)

音樂家屈原考辨

杜漢華

(荊楚理工學(xué)院荊楚旅游經(jīng)濟研究所,湖北 荊門 448000)

通過史料考證屈原生活的音樂之鄉(xiāng)、音樂之國和受到的良好樂教及音樂素養(yǎng),分析屈原詩歌中對音樂的描摹、屈原的音樂創(chuàng)作及其《九歌》唐代在民間的影響,認為屈原是偉大的音樂家。

屈原;樂教;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家

一、屈原生活的音樂之鄉(xiāng)、音樂之國

屈原生于公元前約340年,他的家鄉(xiāng)在楚國的歸鄉(xiāng),即今天湖北秭歸。楚國是一個音樂的國度。據(jù)《唐書·天文志》和《史記·正義》認為:楚國屬于翼星之域,翼星代表鳳凰,鳳凰是音樂之鳥“毛協(xié)四時,鳴中五音”。翼星主管的區(qū)域,就是音樂之鄉(xiāng)。雖然星宿主管音樂的說法是不科學(xué)的,但從地下出土的文物和古人的記述來看,楚國是一個音樂的國度卻是確鑿無疑的。晉代阮籍在《樂論》中就評論說:“楚……之風(fēng)好勇,……故有蹈火赴水之歌。”

1978年6月,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編鐘、編磬、鼓、瑟、琴、笙、排簫、橫吹竹笛等八種共124件樂器,管樂、弦樂、敲擊樂器俱全。其中排簫、建鼓、十弦琴和五弦樂器等在我國考古工作中是首次發(fā)現(xiàn)。竹笛則是已見到的我國年代最早的橫吹竹笛。最引人注目的是編鐘,編鐘共64件,依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八組,懸掛在三層鐘架上。據(jù)鐘上的樂律銘文和實際測音證明,每件銅鐘都能敲出兩個樂音。整套編鐘的音階結(jié)構(gòu)與現(xiàn)今國際通用的C大調(diào)七聲音階屬同一音列。總音域跨五個八度,只比現(xiàn)代鋼琴的音域兩端平均各少一個八度。它運用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五度相生律,十二個半音體系可旋宮轉(zhuǎn)調(diào),能演奏采用和聲、復(fù)調(diào)以及轉(zhuǎn)調(diào)手法的古今中外的多種樂曲。編磬雖已溶蝕朽壞,不能測音,但鐘磬及附件上的銘文尚存有四千多字,二者是相通的。據(jù)殘存磬、銘復(fù)制的編磬,仍然發(fā)出了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同樣可以演奏古代現(xiàn)代的樂曲。曾侯乙墓這個楚國的音樂寶庫,被譽為當(dāng)今“世界第八奇跡”。這說明,兩千四百年前的楚國,音樂已經(jīng)取得了巨大的輝煌。

《楚辭后語》載有項羽唱《垓下歌》的情景:“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乃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起飲帳中,……悲歌慷慨,自為歌詩,歌數(shù)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數(shù)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視。”又載劉邦唱《大風(fēng)歌》的情形:“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上擊筑自歌,令諸兒皆歌習(xí)之,上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shù)行下?!薄稑窌吩?“筑者,形如頌琴,施十三弦,項細、肩圓,品聲按柱,鼓法,以左手扼之,左手以竹尺擊之,隨調(diào)應(yīng)律?!眲?、項羽是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他們一個是沛縣(今江蘇沛縣)人,一個是下相(今江蘇宿遷)人,都是楚族的后裔,文化水平不高,還創(chuàng)作表演了這么動人的歌曲。劉邦甚至還能自己演奏一種樂器,教年輕人表演自己的作品??梢?,楚民族確實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楚國不愧為一個音樂的國度。

屈原的家鄉(xiāng)秭歸,古稱夔國,是樂夔的封地。夔是夏民族的一個擅長音樂的部族首領(lǐng),堯舜時代是樂官。《尚書·堯典》上記載道: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辟缭?“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薄豆盼肪暋飞弦舱f:“昔歸典協(xié)聲律。”《尚書》云:“伯禹稽首,讓于益歸?!编嵖党勺⒃?“益歸賢者,堯臣,歸讀曰夔?!薄端?jīng)注·江水》曰:“秭歸縣,故歸子國也?!薄稘h書·地理志》曰:“歸子國即夔子國也。”宋忠注曰:“歸即夔,夔鄉(xiāng)即歸鄉(xiāng)?!薄蹲髠鳌ふ压四辍?“樂正后夔生伯封,有窮后羿滅之,夔是以不祀。”但仍延續(xù)到了殷商時代。鄧延良的《楚裔入巴王蜀說》寫道:甲文中已出現(xiàn)過“夔”乃“夔方”(《甲骨文編》),是殷商時,早有此部族。《玉篇》釋夔云:“神也,如龍,一足?!贝巳琮堉缗c殷代人巴方(龍方)同在江漢,與褒及巴方同為龍蛇系(夏系)一支,且“夔”字從“已”,亦是夔為蛇系之旁證。《華陽國志·巴志》說:“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歸,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湖北通志》也說:“巴人好歌?!睎|漢張衡《南都賦》、晉張華《輕薄篇》云:“漢女擊節(jié),巴姬鼓琴”、“妍唱出西巴”??磥?,巴族和夔族是有親緣關(guān)系的,難怪他們這么樣的擅長歌舞。夔族、巴族都是楚族的來源之一,這對楚民族成為一個音樂民族關(guān)系極大。長沙陳家大山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帛畫就被郭沫若認為是描繪了一婦人虔誠地向一鳳一夔祈禱。鳳和夔這兩個音樂動物都成了楚國的圖騰,可見楚國作為一個音樂民族源遠流長。

屈原出生在秭歸這個音樂之鄉(xiāng),生活在楚國這個音樂的國度,這是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的良好的社會條件。

二、屈原的樂教與音樂素養(yǎng)

西周以來,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學(xué)校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為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音樂占六門必修課的第二位,可見其地位的重要。

“樂”,教授的是古代最輝煌、最優(yōu)秀的樂曲,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之類及“詩三百”?!抖Y記·曲禮》上說:“君無故玉不去身,大夫無故不徹懸,士無故不徹琴瑟。”玉是能發(fā)出樂音的佩玉,所謂“右徵角,左宮羽。”“懸”,是有鐘磬之類的樂隊[1]??梢姡湃藢σ魳分匾暤胶蔚瘸潭?。

屈原的父親,據(jù)姜亮夫的《楚辭今繹講錄》考證是史官,他的祖先是莫敖,掌管天文、郊祀。郊祀,是一定要動樂的,并且是奏圣樂,用八音。匏、土、革、木、石、金、絲、竹,全部樂器都用上。正如《樂記》所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節(jié),故祀天祭地?!笨磥?,屈原是出生于一個文化教養(yǎng)底蘊極厚的音樂世家,他所受的音樂教育,在士大夫中一定是楚國當(dāng)時的最高水平。

屈原是一個天賦聰明,“博學(xué)強記”的人。從他《天問》中一口氣提出了一百七十二個天文、地理、神話、歷史無所不包的問題,以及他能創(chuàng)作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以地域命名的音樂文學(xué)樣式《楚辭》來看,就可想見他幼年所受教育的良好,他知識的博大精深。宋鄭樵《樂略樂府總序》中說:“自后夔以來,樂以詩為本,詩以聲為用,八音六律為之羽翼耳。”屈原的時代,士大夫們無論是進行外交活動,還是平時參加宴會應(yīng)酬對答,常常靠賦“詩”、唱“詩”、奏“詩”表達情意,這就是他們必須學(xué)好音樂的原因。所以,吳公子季札成了音樂家,可以在出使魯國觀詩樂時,發(fā)一篇宏論[2]。孔子要教育學(xué)生,向師襄學(xué)過琴,整編過《詩經(jīng)》,也成了音樂家。屈原是一個外交家,他多次出使齊國,應(yīng)付了大場面。他也是一個大教育家,曾任職為三閭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少不了用“六藝”去教學(xué)生。從楚辭《離騷》看,他確實也培養(yǎng)出了一批人才。他的音樂水平該不會比吳公子季札和孔老夫子低吧?相傳為屈原弟子的宋玉,也是人們公認的音樂家。晉代習(xí)鑿齒在《襄陽耆舊傳》中說他:“識音而善文?!睆埲A的《博物志》也說:“白雪以其調(diào)高和寡,自宋玉以來,迄及千祀,未能歌白雪者?!睆那叭丝洫勊斡竦脑捴校餐嘎冻隽饲瑯邮且粋€了不起的音樂家。如“宋玉識音而善文,襄王好樂愛賦,既美其才,而憎之似屈原也?!保?]這明明是說,宋玉既是一個文學(xué)家,又是一個音樂家,他的氣質(zhì)才華都和屈原相似,因此襄王才既喜歡他的才華,又恨他酷似屈原。

三、屈原詩歌中的音樂描摹

翻開中國文學(xué)史,有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凡是在文學(xué)作品中描摹過音樂,體驗過音樂的魅力的文學(xué)家,差不多都是酷愛音樂或音樂上造詣很深的人,其中水平特出者甚至是了不起的音樂家。

以唐詩人為例:

劉禹錫“能唱竹枝,聽者愁絕”。(見《白居易詩集·憶夢得自注》)他進行了民歌的研究提高工作,所作的竹枝詞,轟動一時,影響深遠,明清時期尚為文人所效法。他說:“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余來建平,里中兒聯(lián)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jié)。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轉(zhuǎn),有淇澳之艷?!笾霭蜌Q,知變風(fēng)之自焉?!保?]他還寫了《調(diào)瑟詞》《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箏歌送酒》《觀舞拓枝二首》等不少音樂詩。從詩中可知,劉禹錫對器樂演奏和舞蹈表演也很精通,他作為一個杰出的民歌研究家,作為一個音樂家,是當(dāng)之無愧的。

白居易,擅長演奏古琴等多種樂器,毛奇令《西河詩話》中說他“善歌,每識歌法”。白居易不僅作了千古絕唱《琵琶行》等七十多首音樂詩,還有不少詩文錄入了中央音樂學(xué)院中國音樂研究所編集的《中國古代樂論選輯》。他可以說是一位音樂評論家了。

王維,“妙能琵琶”,作有《郁輪袍》等曲,他的音樂詩《竹里館》是膾炙人口的佳作。這首詩含蓄深沉,余味無窮,引起人們解詩時的不少爭議。非音樂造詣極深的人寫不出這樣的好詩。王維還當(dāng)過皇家樂團負責(zé)人“太樂丞”,《新舊唐書·王維傳》說他能從畫中樂隊演員的動作,看出演奏的什么樂曲,到了哪一段。這說明他他高超的音樂造詣。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原因在于我國春秋戰(zhàn)國以前,就有重視音樂教育的傳統(tǒng),即使時代變遷,也以文人琴棋書畫樣樣都能為美。

屈原的《九歌·東皇太一》、《九歌·湘君》、《九歌·東君》、《九歌·禮魂》、《招魂》、《大招》等詩歌中描寫的歌舞和奏樂的場面,細膩逼真,全講的是內(nèi)行話。他不僅寫到了歌舞表演、樂隊演奏,有演員的活動,甚至還有觀眾的活動。就屈原詩歌中的音樂描寫而言,遠超過了《周南·關(guān)雎》《邶風(fēng)·簡兮》《鄭風(fēng)·萚兮》《陳風(fēng)·宛丘》《小雅·鹿鳴》《小雅·鼓鐘》《大雅·靈臺》《周頌·有瞽》《魯頌·有駜》《商頌·那》等《詩經(jīng)》中的音樂描寫水平。在《詩經(jīng)》的時代,《詩經(jīng)》詩歌中的這些音樂描寫,肯定是最高水平的。但屈原詩歌中的音樂描寫水平,比他們高得更多,是當(dāng)時的最高水平,即使對后人來說,趕上屈原也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據(jù)此,我們說屈原既是眾所周知的文學(xué)家,也是了不起的音樂家。

四、屈原的音樂創(chuàng)作

中國遠古時代,文學(xué)、音樂,常常是結(jié)為一體,互不分家的,有時甚至包括繪畫、舞蹈在內(nèi)。如《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彈歌》唱道:“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宍(肉)。”這是一首原始人的勞動歌曲。詞是文學(xué)作品,唱起來的曲調(diào),就是音樂作品了。也許他們還會在洞穴里、在巖壁上,畫一些狩獵的場面,一群部落民圍著壁畫邊唱邊舞,向他們所崇拜的自然神祈禱,以為在畫中的野獸身上畫上他們投擲的石塊和標(biāo)槍,這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也會像畫中一樣取得更大的狩獵豐收。在這個時期,他們還沒有文字,他們的想法只能靠繪畫記錄下來。這樣,他們唱的詞是文學(xué)作品,曲子是音樂作品,繪畫就是圖畫語言、圖畫文字,他們跳的就是舞蹈了。由于這個歷史原因,文學(xué)和音樂保持了長久的一體關(guān)系,即使后來分開了,仍然聯(lián)系非常緊密,屬于姊妹藝術(shù)

《呂氏春秋·音初篇》中記載了中國有史以來最早的抒情詩:“候人兮猗!”這是大禹的愛人涂山女在等候大禹回來時讓人唱的歌曲,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首女聲抒情歌曲。它的詞,是抒情詩,是文學(xué)。它的曲子,就是音樂作品。

《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本史書,它里面的材料較為可靠,像《湯誓篇》,記述了夏人的民歌,“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币彩且魳肺膶W(xué)合而為一的?!对娊?jīng)》,也是音樂、文學(xué)結(jié)為一體的歌曲集。唐順之《送陸訓(xùn)導(dǎo)序》說:“六籍皆以文傳,而詩獨以聲傳……然則詩之為詩不專以其文,以其聲也?!边@就強調(diào)了作為文學(xué)作品的《詩經(jīng)》,它的流傳也靠它的音樂。

屈原的時代,詩歌和音樂還沒有完全分家,他的大部分文學(xué)作品還是音樂作品,是可以入樂演唱的。如《離騷》、《九章》,朱謙之先生在《中國音樂文學(xué)史》中有專章論述,摘錄如下:“因為《離騷》本是一種長篇的樂歌,所以總結(jié)有‘亂曰’一段。注:‘亂者樂節(jié)之名,凡作篇章既成,撮其大要以為亂辭也’;假使《離騷》不可歌,哪里有這個樂節(jié)之名呢?蔣驥《山帶閣楚辭余論》(卷上)解亂辭最好,他說——‘舊解亂為總理一賦之終;今案《離騷》二十五篇亂辭六見,唯《懷沙》總申前意,小具一篇結(jié)構(gòu),可以總理言。騷經(jīng)《招魂》則引歸本旨,《涉江》、《哀郢》則長言詠嘆,《抽思》則分段敘事,未可一概論也。余意亂者蓋樂之將終,眾音畢會,而詩歌之節(jié),亦與相赴,繁音促節(jié)。交錯紛亂,故有是名耳??鬃釉?‘洋洋盈耳,大旨可見’。又如《九章·抽思》有‘少歌曰’一段——‘少歌樂章音節(jié)之名’,——又有‘倡曰’一段,——《集注》‘倡讀曰唱,亦歌之章節(jié),所謂發(fā)歌句者也?!薄毒鸥琛肥浅耖g的祭神歌曲,屈原在它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整理和創(chuàng)作,完成了自己的《九歌》?!毒鸥琛返脑搭^可上溯至夏朝,傳說是夏后啟從天下偷下來的[5]。楚是夏人的一支,他們由西北沿漢水南下,在荊山山麓定居下來之后,隨著疆域的擴大,也把民間保存的、經(jīng)過衍變已經(jīng)楚國化了的《九歌》,傳布到云夢澤沿岸和大江南北。這就是湖南沅湘一帶屈原時民間有《九歌》,湖北各地歷史上民間也演唱過《九歌》,漢江流域的襄陽一帶也能搜集到帶有《九歌》色彩的巫歌的原因。

《太平御覽》卷五百七十八引大周正樂曰:“屈原自傷懷忠而見疑,憂愁幽思,面目黎黑,臨河而哀思,著《離騷》《九歌》……之辭,仰天而嘆,援琴而鼓之?!鼻苓^精深的音樂訓(xùn)練,他會演奏古琴,能作曲,在情理之中。屈原的楚辭“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帶有巫的色彩,它的曲調(diào)也一定很神秘,很優(yōu)美。

五、屈原《九歌》傳承至唐代

屈原的楚辭,基本上是帶有地方音調(diào)的歌詞。地方音樂和當(dāng)?shù)氐姆窖哉Z音關(guān)系非常密切。這種民族、這種語言、這種方言語音還有殘存。那么,這種民族音樂、這種地方音樂也還可能殘存著。像湖北,是古代楚國所屬的區(qū)域,楚民族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早已不存在這個民族了,所以在今天的湖北,再也沒有當(dāng)時的楚樂了。但是,今天的湖北,是楚故地的一部分,是它的歷史的發(fā)展,這種歷史淵源關(guān)系是源遠流長的,永遠也割不斷的。因此,在一定的時期內(nèi),含有濃郁楚樂因素的“活化石”還是能在湖北的某些地方找到的。我們現(xiàn)在,就仍處在這個時期。湖北省歌舞團、武漢市歌舞劇院,能在對楚文化研究的基礎(chǔ)上,在湖北民歌的基礎(chǔ)上,用編鐘樂舞和《九歌》的演出形式重現(xiàn)楚文化的輝煌,展示美妙神秘的楚國音樂,就是例證。

唐人編的《隋書·經(jīng)籍志》云:“隋時有釋道騫,善讀之(指楚辭)能為楚聲,音韻清切,至今傳楚辭者,皆祖騫公之音?!笨梢?,楚方言語調(diào),唐代猶存。

那么,楚國的音樂,唐代還有沒有呢?民歌研究家唐人劉禹錫《竹枝詞·并序》記述說:“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歌舞之?!笨磥?,屈原的《九歌》是他在對民間《九歌》的整理研究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他對楚文化的深刻了解重新創(chuàng)作的。那屈原《九歌》中的曲作者是誰呢?漢代王逸在《楚辭章句·九歌序》中說:“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屈原放逐,……愁思怫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俚,因為作《九歌》之曲?!鼻毒鸥琛返那{(diào)和民間《九歌》的曲調(diào)有關(guān)系,像水和奶一樣不可分離。但是,屈原決不會像那些不會作曲的人一樣,用民間《九歌》的調(diào)子來套自己的詞,這是行不通的。我們知道,屈原《九歌》的詞,內(nèi)容上比民間《九歌》更高雅、大方、健康、積極向上,它的句式也與民間《九歌》有很大不同。格調(diào)句式大有不同的新體詩歌,是無法用陳舊的音樂形式來生搬硬套的。這還可以從主要是北方民歌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與南方民歌——楚歌的比較中來進一步說明。

其一,《詩經(jīng)》里面的詩歌比較工整,基本上屬于四言詩體,而楚歌卻是以長短句和多用“兮”字為特征的;其二,《詩經(jīng)》中的詩歌容量大、篇幅長,而楚歌容量小、篇幅短,甚至大多僅兩句;其三,和《詩經(jīng)》中的“兮”字相比,楚歌中“兮”字用得不僅更多,而且更巧妙、更靈活,讀起來有一種委婉激蕩之感,唱起來婉蔓悠長。據(jù)此,我們可以說楚國民間的《九歌》不會超出楚歌的一般特點。它會和楚國其他的民歌一樣,是長短句錯落,多用“兮”字,篇幅不太長的。而屈原《九歌》的每一句中間都帶“兮”字,或六字句、或七字句、或五字句,排比式的組合成全文,句式既活潑跌宕又顯得很工整。這就把北方民歌的工整、篇幅較長和南方民歌的錯落,多用“兮”字的特點融為一爐了。由此,我們可知,屈原《九歌》的樂句、樂段、旋律、情緒、節(jié)奏,都會和民間《九歌》有很大不同。這些改變,就是再創(chuàng)作,就是“作曲”了。屈原是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wù)的,前人就有追述:他一寫完了歌詞,就“援琴而鼓之”,就意味著他自己在作曲,作出了曲子。劉禹錫的記述,說明了唐代荊楚人民還在祭神時演唱屈原的《九歌》。

為什么屈原的《九歌》唐代的人民還在演唱?而楚國其他的名曲《涉江》、《采菱》、《揚荷》、《勞商》、《陽春》、《白雪》、《朝日》、《魚麗》,包括很普及、有群眾性的《下里巴人》都失傳了?這與屈原的創(chuàng)作是吸收了民間的營養(yǎng),表達了人民的感情,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化為了人民的鄉(xiāng)土父母之音有關(guān)。

在世界音樂史上,和屈原同時代的大音樂家有古希臘的阿里士多遜(約公元前354年),他的貢獻是著有和聲學(xué)、節(jié)奏學(xué),是西洋十二平均律最初的創(chuàng)始人。此外,行吟詩人荷馬(約公元前十至前八九世紀之間),作為說唱藝術(shù)的始祖也有可能是一位音樂家。屈原在音樂史上的貢獻和阿里士多遜不同,比荷馬也更有深度。而且,他們都沒有像屈原那樣創(chuàng)作了人民演唱了一千多年的音樂作品。一談到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人們不約而同地會認為是音樂巨杰貝多芬。確實,在眾多的音樂之星中,貝多芬的貢獻是很突出的,影響也很大。1952年,在貝多芬逝世125周年紀念大會上,民主德國總統(tǒng)威廉·皮克曾經(jīng)給予貝多芬以很高的評價,并且指出貝多芬像每一個真正偉大的音樂家一樣,作品的源泉是來自于人民,作品建筑在民間音樂和音樂古典傳統(tǒng)遺產(chǎn)的基礎(chǔ)之上。

而我們的屈原早在2300年前,就開拓了這一條道路,不是更加偉大嗎?像屈原這樣既是詩人、文學(xué)家,又是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還是音樂家的人,像他這樣對一個占世界人口1/4的大民族兩千多年來的文化發(fā)展、政治變革、民族,社會解放產(chǎn)生過積極的影響,具有普遍的世界意義的人,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僅見的。

[1] (清)乾隆十三年官撰.欽定禮記義疏[M]//四庫全書·經(jīng)部·禮類,中國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98:125.

[2] 中國音樂研究所.中國古代樂論選輯[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2-3.

[3] 習(xí)鑿齒.襄陽耆舊傳[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2.

[4] 劉禹錫.劉禹錫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51-150.

[5] 杜棣生.谷城縣端公舞源流初探[M]//楚史論叢(初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252-257.

責(zé)任編輯:謝婭萍

An Investigation into Qu Yuan:the Musician

DU H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ngchu Tourism Economics,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gmen 448000,China)

This paper regards Qu Yuan as a great musician by historical investigating into the music township and music kingdom in which Qu Yuan lives,his musical education and music accomplishments,his musical description in his poetry,his music cre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is“Jiu Ge”in the tang dynasty.

Qu Yuan;music education;music creation;musician

J603

A

1004-941(2010)05-0073-05

2010-08-16

杜漢華(1955-),男,河南內(nèi)鄉(xiāng)人,教授,現(xiàn)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統(tǒng)文化與旅游開發(fā)研究。

猜你喜歡
音樂家楚國屈原
音樂家,也愛花
從默默無聞到遐邇聞名的音樂家
姚銅(音樂家)
《自相矛盾》擴寫
恣意浪漫的楚國器物
夢見屈原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26
端午思屈原
少先隊活動(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4
小燕子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1:02
論楚國樂律的自成體系及其樂學(xué)實踐
自治县| 恩平市| 上思县| 洪湖市| 铜陵市| 元江| 封丘县| 嘉义县| 大余县| 德令哈市| 朝阳市| 瓦房店市| 湖南省| 聂拉木县| 吐鲁番市| 民乐县| 陈巴尔虎旗| 修文县| 通江县| 天门市| 牙克石市| 屏东县| 田阳县| 济阳县| 绥芬河市| 廊坊市| 仪陇县| 萝北县| 景洪市| 于都县| 玛曲县| 九江市| 洛扎县| 柞水县| 遵化市| 芜湖县| 龙泉市| 西林县| 毕节市| 资中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