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玲
(廣東警官學(xué)院 文學(xué)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232)
元雜劇中的冠衣履衣民俗風(fēng)情
周 玲
(廣東警官學(xué)院 文學(xué)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232)
元雜劇中因劇情和反映生活之需要,保存了大量的服飾民俗風(fēng)情,其中不乏冠衣履衣風(fēng)俗的描寫,男冠中有唐巾、抹額(又稱抹頭、包頭)、磕腦等,而女冠中有包髻等。冠衣中述及皮鞋、布鞋、麻鞋、木履以及纏足婦女所穿的“半弓”和非纏足婦女穿的靸鞋之類。表現(xiàn)為亦蒙亦漢、亦南亦北、亦古亦今的特點,呈現(xiàn)出元人在民俗風(fēng)俗上的包容性、承傳性、變異性諸特色。從劇情上表現(xiàn)和發(fā)展的需要上看,元劇中的服飾風(fēng)俗文化的展示是附著在劇情和劇中人之上的,因而這種習(xí)俗的展現(xiàn)不是平面的靜止的,而是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正因為有了這些真實生活習(xí)尚的描述和表現(xiàn),才賦予戲劇深廣時尚的藝術(shù)魅力。
元雜?。还谝侣囊?;民俗
元朝是蒙古人所建立的統(tǒng)一的帝國,因其所征之地包舉大部分亞洲,并跨有歐洲的一部分,這使其民俗風(fēng)情呈現(xiàn)豐富多采的狀態(tài)。其中有蒙古人、漢人傳統(tǒng)的習(xí)俗,亦有境內(nèi)其他 少數(shù)民族的習(xí)俗的自然傳承與存在,也有各族間的相互影響融合的一面,尤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首先得到最為直觀的表現(xiàn)。本文重點觀照元人服飾民俗文化遺存中的冠衣履衣習(xí)俗,尤其是以元雜劇為研究范圍,看看元劇中是如何表現(xiàn)這一習(xí)俗的。
元人的帽子可分為男冠和女冠,如按民族來分,又可分為漢人和蒙古人等,若按封建等級來分,可分為士庶平民及官服等。為了敘述方便,簡單分為兩大類即男冠和女冠。
先看元代漢族士庶及平民巾帽。元代漢族士庶與平民服飾基本上繼承了唐宋以來的遺風(fēng)。民間男子多戴頭巾(幞頭),有唐巾、抹額(又稱抹頭、包頭等)、磕腦等流行式樣。當(dāng)然,元代士庶及平民巾帽也有不同。其中,幞頭這一包頭巾,不僅為官吏貴族所戴,而且也是士庶及平民百姓的頭飾。但質(zhì)料與形制方面有所不同。平民百姓幞頭質(zhì)料,以粗布青紗為主。官員所戴幞頭形制與宋代長腳幞頭相似,只是展角較偏后,也有用交角幞頭。而士庶所戴的幞頭,一般多用唐巾。
唐巾亦稱唐帽,元劇中多有描寫。無名氏雜劇《盆兒鬼》第二折[中呂粉蝶兒]:
按唐巾將俺這角帶頻挪。
元劇無名氏《朱砂擔(dān)》第三折[正宮端正好]:
我將這帶鞋來攙,我把這唐巾按。
宮天挺《死生交范張雞黍》第一折[金盞兒]:
(王仲略云)我們飲不多幾鐘,早天色明了也。行人貪道路,哥哥慢行,您兄弟先行。哥哥,您兄弟無伴當(dāng),于道路上自做飯吃,這些果子下飯,您兄弟將去,路上 他耍子。(做取按酒放唐巾內(nèi)戴上,揭衣服取飲筒裝酒科,下)
“ 他耍子”猶云吃著玩,“ ”,吃之意。元劇無名氏《藍(lán)采和》第三折白:
(正末拍板引 兒上,云)……金陵不住,直至汴梁,勾欄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撒云陽,腰系編帶,舞袖衫長,倒大來幽靜也呵。
上述諸戲文中所描寫的戴唐巾者,不是買賣人,就是士人。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農(nóng)服一》中謂唐巾:
非士大夫服也,今率為士人服矣。
從以上元劇描寫看,在元明時唐巾已不是帝王冠了,而是一種各階層人士皆可戴的頭飾。
抹額,古代漢族男人束額之巾。亦稱抹頭、包頭等。以各色紗絹為巾,裹在頭額上。在元代,抹額也是男人們所戴頭飾之一。尚仲賢的雜劇《三奪槊》第二折[哭皇天]:
來日你若那鐵幞頭抹額,烏油甲皂羅袍,敢教你就鞍心里驚倒。
又鄭光祖的《三戰(zhàn)呂布》第三折白:
紫(冠,分三叉;紅抹額,茜紅霞;絳袍似烈火,霧鎖繡團花。
無名氏的《小尉遲將平將認(rèn)父歸朝》雜劇第二折[醉春風(fēng)]:
我與你忙弓鐵幞頭,緊拴了紅抹額。
“抹額”也叫“抹頭”,是頭巾,由上述描寫不難看出它是元代男人中官員或武士的服飾。
磕腦,元代男人裹頭的頭巾,亦作搕腦。戲文《張協(xié)狀元》第八出:
有采時提一兩個大蟲,且落得做袍弓腦。
磕腦有時作“虎磕腦”。如關(guān)漢卿雜劇《哭存孝》第二折[尾聲]白:
將我虎皮袍、虎磕腦、鐵燕撾與鄧夫弓,就是見我一般也。
《張協(xié)狀元》第一出[犯思園]白:
如何打扮?虎皮磕腦虎皮袍,兩眼光輝志氣豪。
“虎磕腦弓,用虎皮制成的磕腦,多弓武士所戴。
按《元史·輿服志》的記載,宮廷護(hù)衛(wèi)人員使用的巾、冠等就有13種之多,現(xiàn)錄如下:(一)交角幞頭,交折其角于巾后。(二)鳳翅幞頭,形制類似唐巾,兩角上曲作云頭,兩旁覆以兩金鳳翅。(三)學(xué)士帽,形制類似唐巾,兩角如匙頭下垂。(四)唐巾,橢角,兩角上曲作云頭。(五)控褐幞頭,形制同于交角幞頭,金縷額。(六)花角幞頭,形制同于角幞頭,兩角及額上簇象生雜花。(七)平巾幞,用黑漆革制成,形制如進(jìn)賢冠之籠巾。(八)緋羅抹額,上繡寶花。(九)五色 巾,上畫寶相花。(十)錦帽,用漆紗制成,后幅兩旁前拱而高,后畫連線錦,前額作聚文。(十一)武弁,用皮革制成。(十二)甲騎冠,用皮革制成,加黑漆,雌黃為緣。(十三)金兜鍪,用皮革制成,金涂五色,與衣甲同色。[1]P87-89
此外,在元劇中還有多處述及男用帽子的。男子結(jié)婚時要戴帽,有宋元時婚禮上對新郎的打趣語為證,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寄生草]:
(張驢(云)我們弓日招過門去也。帽(光光,弓日做個新郎;袖(窄窄,弓日做個嬌客。
梁山好漢常戴一種帽兒,叫煙氈帽。高文秀《黑旋風(fēng)雙獻(xiàn)功》第一折[二煞]:
我將煙氈帽遮了眼睛,粗布制縛了腿,著誰弓識破我喬行徑?
李文蔚《同樂院燕青博魚》雜劇第四折:
[離亭宴歇指煞]半合(歇息弓牛王廟,一(的走到梁山泊,若見俺公明太保,還了俺這石榴色茜紅巾,榴葉砌烏油甲,荷葉樣煙氈帽,百煉鋼打就的長樸刀,五色絨刺下的香綿襖。
無名氏《爭報恩三虎下山》雜劇第一折[村里迓鼓]:
(搽旦云)他笑里有刀哩,正是賊。(正旦云)你道他是賊呵,(唱)他頭頂又不又不曾戴著紅茜巾、白氈帽,他手里又不曾拿著粗檀棍,長樸刀;他身弓又不穿著這香綿衲襖。
“白氈帽”,舊時綠林好漢戴的帽子。
另有一種叫“折支巾”的,即折疊的布帽。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三:
幞頭之制,本曰巾,弓弓曰折,以三尺皂絹,向后裹發(fā)。晉宋曰幕后,周武帝遂裁弓四腳,名曰幞頭,逐日就頭裹之,又名折弓巾。
“折支巾”即“折上巾”。李文蔚《同樂院燕青博魚》雜劇第二折[金盞兒]:
我這里搶起折支巾,拽起夜叉裙。
又如楊顯之《臨江驛瀟湘秋夜雨》第二折[醉太平]:
只弓你弓材是整齊,將經(jīng)史溫習(xí),聯(lián)詩猜字盡都知,因此弓將女孩(配你。這幞頭呵,除下來與你戴只。(做除幞頭科)這羅弓呵,你下來與你穿只。(做你羅弓科)只的來身(弓只只只只的。(云)張千,跟著我來。(唱)我去那堂子里把個澡洗。(下)
“幞頭”古代男子所戴的一種頭巾?!缎绿茣ぼ嚪尽吩疲?/p>
幞頭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
后成為常服,貴賤通用,歷代形狀多有變化。除此之外,元劇中還有泛稱帽或帽兒的,現(xiàn)舉幾例:無名氏《包待制陳州糶米》雜劇第二折:
(旦兒云)好老兒,你跟我家去,我打扮你起來,與你做一領(lǐng)硬掙掙的弓蓋,再與你做一頂新帽兒,一只搽褐絳兒,一對干凈涼皮靴兒,一張凳兒。
關(guān)漢卿《溫太真玉鏡臺》雜劇第三折[滿庭芳]:
量這些(個甚的!忒斟得(杯瀲滟,因此弓把宮錦淋漓。大弓家展污了何須計,只要你溫夫弓略肯心肯,便弓到一兩肯香肯弓肯,肯到百肯個公服朝衣,弓夜里我早知他來意。酒淹得袖濕,幾時花壓帽檐低?
舊時男人考中狀元或結(jié)婚時,帽子上要插戴花朵,以示榮耀和喜慶。此例是比喻在愛情上得志。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一折:
(凈扮葛彪弓,詩云)有權(quán)有勢盡著使,見官見府沒廉恥,若與小民共一般,何不隨他帶帽子。
“何不隨他帶帽子”意為如果與百姓一樣,那就要像他們那樣戴便帽。古代貴族戴冠,帝王及諸侯加冕,武將戴武弁,都顯示出尊貴的身份,而布衣百姓只能用布包頭。《釋名·釋首飾》:“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庶人只能認(rèn)巾幘為帽。
另外,還有一些巾和笠。如高文秀《黑旋風(fēng)雙獻(xiàn)功》第二折[后庭花]:
那廝綠羅衫絳是玉結(jié),皂頭巾環(huán)是減鐵。他戴著個玉頂子新棕笠,穿著對錦沿邊干皂靴。
范康《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三折:
(正(改扮漁翁弓,詩云)江弓撐開一葉舟,竿頭收起釣魚鉤。箬笠蓑衣隨意有,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憂。俺這打漁弓,好不快活也呵。
有一種包頭用的網(wǎng)巾叫“網(wǎng)兒”,秦簡夫《東堂老勸破家子弟》雜劇第一折:
(柳隆卿云)自家柳隆卿,兄弟胡子弓。我兩個不會做什么營生買賣,全憑這張嘴抹過日子。弓城有一個趙小哥揚州奴,自從和俺兩個拜弓兄弟,他的勾當(dāng),都憑我兩個弓。他無我兩個,茶也不吃,飯也不吃。俺兩個若不是他呵,也都是餓死的。(胡子弓云)哥,則我老婆的褲子,也是他的;哥的網(wǎng)兒,也是他的。
又如無名氏《包待制陳州糶米》雜劇第一折[金盞兒]白:
(楊(吾云)打的還輕,依著我弓,則一下打弓腦漿來,且著他包不成網(wǎng)兒。
其實,“網(wǎng)兒”是用絲織的網(wǎng)狀的束發(fā)的頭巾,從此二例中可看出它是男用的。清王棠《知新錄》卷廿六:
元謝宗可詠物詩,內(nèi)有《網(wǎng)巾詩》云云。詩序乃元至正癸巳正月汪澤民所作。
于此可知元代確有此物。
綜上可見,元人男子戴冠和扎頭巾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且有時有獨特的作用,諸如《死生交范張雞黍》中看到的,用唐巾來包裹水果等物。
元代民間女子亦戴頭巾,稱為包髻。所謂包髻指當(dāng)時婦女用以包裹發(fā)髻的各色頭巾。它與團衫、繡手巾成為金元時娶妾訂婚的彩禮,這在元劇《西游記》、《望江亭》、《調(diào)風(fēng)月》等劇目中有所表現(xiàn),因在敘述“團衫”已觸及,此不贅敘述。
在元劇中描寫富家小姐尤其是富貴人家的妻妾時,多有“珠冠兒”、“鳳冠霞帔”的說法,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圣藥王]:
(正旦唱)珠冠兒怎戴者,霞帔兒怎掛者,這三檐傘怎向頂門遮?喚侍妾簇捧者,我從來打魚船弓扭的那身子兒別,替你穩(wěn)坐七香車?
這支曲子提示了戴冠、掛帔、遮傘等身段與舞姿,表演做侍妾時洋洋得意的神態(tài)?!爸楣趦骸奔淳Y有珠寶的帽子;“霞帔兒”指花色長背心;“三檐傘”是三道檐的陽傘;“七香車”用多種香料薰過的車子。前三物都是貴婦人的穿戴用物。同樣楊顯之《臨江驛瀟湘秋夜雨》雜劇第四折[醉太平]:
(搽旦云)阿喲!我戴鳳冠霞帔的夫弓,是好鎖的?待我來。(除鳳冠科,唱)解下了這金花八寶冠兒。兒你霞帔科,唱)解下這云霞五彩帔肩兒,都送與張家小姐妝臺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聽使。
白樸在《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雜劇中寫到了王昭君出塞后所戴的暖帽,充分反映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習(xí)尚。該劇第二折[烏夜啼]:
王嬙這運添憔瘦,翠羽冠,香羅綬,都做了錦弓頭暖帽,珠珞縫貂裘。
最具特色的女冠當(dāng)屬姑姑冠了。它是一種制作獨物而頎高的帽子。多已婚貴族婦女戴之。在此不贅述。
履即鞋也。元人的鞋有很多種,而且因民族、地域以及人們地位、職業(y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偟闹v北人多穿靴,而內(nèi)地平民以鞋為主、靴次之。
鞋,內(nèi)地漢人的鞋類中有皮鞋、布鞋、麻鞋、木履以及纏足婦女所穿的“半弓”和非纏足婦女穿的靸鞋等。
皮鞋布鞋,分冬季穿的和夏季穿的。夏季的叫“涼鞋”。元無名氏《包待制陳州糶米》雜劇第三折[梁州第七]白:
(旦兒云)好老兒,你跟我家去,我打扮你起來,與你做一領(lǐng)硬掙掙的弓蓋,再與你做一頂新帽兒,一只搽褐絳兒,一對干凈涼皮靴兒,一張凳兒。你坐著弓門著,與我家照管門戶,好不自弓哩。
“絳兒”是指用絲編織的帶子或繩子。
元人中多流行的兀剌靴是來自北族的皮質(zhì)或布質(zhì)足衣,后傳至內(nèi)地,各族通用,流傳至今。如本章開篇提及的《漁樵記》、《宋大將岳飛精忠》均有關(guān)于“兀剌靴”、“歪兀剌”皮靴的描寫,可以參看。
在這里需特別提及一下元平民或道人隱士喜歡穿的“八答麻鞋”,亦稱八答鞋、八踏鞋。元雜劇《墨旋風(fēng)》第一折[滾繡球]白:
你這般茜紅巾,腥衲襖、干紅褡膊、腿繃護(hù)膝、八答麻鞋,恰便似煙薰的子路,墨染的金剛。
又如《玩江亭》第二折白:
(牛員外云)理會的。(做弓門科云)……我弓家去不是這般打扮。著我頭出出弓髻,身穿粗布袍,腰系雜彩絳,腳下行纏八答鞋,手拍漁鼓簡子,口念黃庭道德經(jīng)。
再如《朱砂擔(dān)》第二折[隔尾]:
一領(lǐng)布衫我與你剛剛的扣,八答麻鞋款款的兜。我又不敢高聲大咳嗽,我將這廝左瞅、右瞅。哎!天也,怎的他一陣(昏迷穩(wěn)放我走。
婦女纏足,始于五代,北宋時纏足婦女還不多,南宋時多起來,到了元朝時江南地區(qū)婦女“札腳”蔚然成風(fēng),“人人相效,不為者為恥也”[2]P6266。元代漢族婦女纏足,皆穿弓鞋。高文秀《黑旋風(fēng)雙獻(xiàn)功》楔子[越調(diào)金蕉葉]:
(正末唱)你看他那行動處呵,(帶云)娘也,又不是那小腳兒,豎里一尺,橫里五寸。(唱)做多少家鞋弓襪窄,可怕不打扮得肯分像胎?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煞尾]:
下香階,懶步蒼苔,動弓處弓鞋鳳頭窄。
弓鞋,一般全長三寸,布制,亦有緞制,鞋面多繡花鳥圖案,也有作鳳頭形的?!靶?,底中弓起,合于腳骨之裹折者。所以元人又稱弓鞋為“半弓”。元李好古的《張生煮?!返谝徽踇油葫蘆]所謂即指此類鞋也:
袖(籠,指肯蔥,裙(籟鞋半弓。
翻開《全元散曲》,不難發(fā)現(xiàn)文人多詠寫“三寸金蓮”、“半折金蓮”,如無名氏《喜春來·四節(jié)》中云:
湘裙半露金蓮剪,翠袖輕舒玉筍纖。[3]P1703
無名氏《醉中天·詠鞋》中曰:
料想人如畫,三寸玉無瑕,底樣兒分明印弓沙,半折些娘大,著眼柳條兒比下,實實不耍,陰干時刻兩個桃牙。[3]P1673-1674
無名氏《快活年》中謂:
小小鞋(四季花頭,纏得尖尖瘦。[3]P1762
蓋因鞋面多繡花寫圖案,故有此之謂也。
關(guān)漢卿《玉鏡臺》第二折[隔尾]:
他藉妝梳顏色花難并,宜環(huán)佩腰肢柳笑輕,一對不倒踏窄小金蓮尚古自剩。想天公是怎生?這世情,教他獨占弓間第一籌。
不纏足的婦女,則穿靸鞋。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八中“靸鞋”有云:
西西之弓,以西弓履而無跟,名曰弓鞋,婦女弓纏足者,通曳之。[2]P6369
元劇范康的《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三折[烏夜啼]:
(正末唱)隨你便意徘徊詩吟就,怎寫的弓一段離愁,兩處凝眸。這一個裊金鞭遙拂酒家樓,那一個泣陽關(guān)暗滴香羅袖。蚤去來,休生受,則我這麻絳西履,不傲殺你肥馬輕裘。
“草履”是民間流行的鞋子。
從元劇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豐富多采的冠衣履衣服飾習(xí)俗,可以看到元人服飾風(fēng)俗文化的諸多特征,這里有人的尊卑等級,有因氣候等環(huán)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南北服飾文化之差異。再次,從劇情表現(xiàn)和發(fā)展的需要上看,元劇中的服飾風(fēng)俗文化的展示是附著在劇情和劇中人之上的,因而這種習(xí)俗的展現(xiàn)不是平面的靜止的,而是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正因為有了這些真實生活習(xí)尚的描述和表現(xiàn),才賦予戲劇深廣時尚的藝術(shù)魅力,使后代讀者深感元劇歷史文化蘊含之深之博之廣之大。讓讀者感到這才是我們自己的藝術(shù),是中國的藝術(shù)瑰寶。我們從另一個側(cè)面亦可反觀元雜劇之所以成為一代文學(xué)的奧秘所在。
[1]陳高華,史衛(wèi)民.中國風(fēng)俗通史:元代卷[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2]陶宗儀.南村輟耕錄[A].宋元筆記小說大觀[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隋樹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華書局,1964.
(責(zé)任編校:張京華)
book=36,ebook=234
I222.9
A
1673-2219(2010)05-0036-04
2010-01-10
廣東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項目“元雜劇中的民俗文化遺存研究”(項目編號03/04H1-14)。
周玲(1965-),女,河北靈壽人,廣東警官學(xué)院教授,文學(xu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