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霞
數字X線攝影—CR、DR的比較
郭蕊霞
影像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普通放射技術逐漸向數字化邁進,因此也出現了諸多的影像設備,普通放射技術中常見的有DR和CR系統(tǒng),二者相比:DR系統(tǒng)優(yōu)于CR系統(tǒng)。
DR;CR;數字化;影像
醫(yī)學影像的數字化近年飛速發(fā)展,上世紀七十年代醫(yī)學數字影像系統(tǒng)相繼問世,出現了CT、MRI、DSA等,但是,占臨床影像檢查近70%的X線攝影檢查的數字化步伐進展緩慢,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富士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種間接數字X線攝影系統(tǒng)—CR系統(tǒng),從此,X線攝影邁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九十年代后期,直接數字X線攝影—DR系統(tǒng)的問世,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X線攝影的全面數字化。如今,CR和DR在我國大中城市已普遍使用,我們有必要細致地比較一下二者的優(yōu)缺點。
CR:X線——人體——IP板——掃描讀取——圖象處理——打印——照片。
DR:X線——人體——圖像采集板——圖象處理——打印——照片。
CR與DR成像過程比較如下。
1.1 二者的程序較傳統(tǒng)X線為簡,特別是DR系統(tǒng)更為簡捷。
1.2 圖像的采集不同,CR是由IP板記錄了空間上連續(xù)的模擬信息,再由激光掃描獲取光圖像,原理是由IP板記錄經過人體后帶有信息的X線(IP板中的熒光物質記錄),形成潛影,再由激光束掃描讀取潛影信息,最后經模擬數字轉換為數字信息,計算機處理后經數字模擬轉換為可見圖像。DR則是圖像采集板直接將經過人體的X線光子轉化為電子再轉為數字信息。
1.3 圖像的處理方式不同 CR對IP所轉載的原始圖像進行協調和空間頻率處理(通過窗位窗寬的調整)以獲取較好的對比度和銳利度,如此,原始信息的丟失是不可避免的。DR是在按一次曝光鍵的情況下獲取兩次獨立的圖像與信息,進行圖像減影與數據分離(能量減影),使圖像的“骨”與“肉”分離,獲得純粹的軟組織像和骨像并整合成標準的圖像,且DR在高信噪比和寬動態(tài)范圍的探測器下將圖像分解成不同密度區(qū)域的優(yōu)化圖像,然后加權整合得到一幅新的圖像,使不同密度的組織得到很好的顯示,無需調制窗位與窗寬,這使得圖像中的“骨”和“肉”同時清晰顯示。而且其信息傳遞是一個光子傳一個電子,相較之下信息丟失較少。
1.4 圖像顯示 CR照片的質量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拍片機的性能、IP板的質量、掃描機的性能以及IP板中潛影的“逃逸”現象等,而且對技術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DR強大的后處理功能對技術要求不高。在顯示細微病變上優(yōu)于CR片,特別是在一張照片上同時清晰顯示軟組織和骨像方面是CR不可比擬的。
1.5 曝光劑量與曝光寬容度 相比之下CR曝光劑量較DR為大,曝光寬容度較DR為小。
2.1 DR工作程序少、技術要低、曝光寬容度大、便于隨意操作,工作效率高;CR則在一定條件下需返工,故CR效率低于DR。
2.2 DR攝影板和球管可協調多角度旋轉,擺位方便,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又減少患者痛苦。
2.3 DR機房機械設施少、靈活度大、占地面積小,攝影擺位簡便易行,病人可在“保護”體位下行攝影檢查,如此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CR機房與普通X線機房相同,特別是攝影床和球管不能協調隨意轉動,對病人擺位要求較高。
CR屬間接數字成像,其轉換過程為:潛影——模擬圖像——數據——建立圖像。DR為直接數字成像,其轉換過程為:X線光子——電子——數據——圖像。
數字圖像是將連續(xù)象場離散化再用矩陣的方式表達,而圖像的處理一般情況下都是為加強特定信息的識別能力而損失一些信息,增強圖像沒有通用的理論標準,圖像質量的好壞主要靠人的視覺來評定,這是主觀的,且每個操作人員的處理之間存在差異。DR的圖像處理并不靠操作人員的主觀判斷,它是在曝光時就已經實行“骨”與“肉”分離的處理,并在加權圖像時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不存在主觀差異。數字圖像的信息量在實際工作中很重要,特別是對一些細微病灶的分析上特別突出。DR系統(tǒng)的成像過程少、轉換直接,故信息表達高于CR系統(tǒng)。
4.1 DR僅適用于固定的機房操作,CR可做床旁攝影;
4.2 CR屬過度兼容技術,DR是數字化技術的最終方向;
4.3 DR為一次固定投入,CR的IP板是消耗品,每塊可使用一萬次左右,需更換;
4.4 DR的投資高、價格貴,CR相對較低;
4.5 DR的圖像中有計算機輔助檢測,號稱醫(yī)生的第二雙眼睛,可防止細微病灶的漏診,減輕診斷醫(yī)生的負擔,且DR片清晰度高,漏診率低。
總之,CR和常規(guī)X線攝影相比較,在實現數字化的同時也提高了影像的分辨率與清晰度,還可進行床旁攝影,對經濟尚欠發(fā)達地區(qū)較適用,但CR在IP板間接轉換時因熒光散線導致分辨率降低,因潛影的“逃逸”使信息量減少,大大影響診斷,況IP板屬消耗品,無形中增加了投資。另外CR工作效率提高不大,未真正解放勞動力,只是從勞動者的心理減壓而已。DR方便快捷,成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工作人員勞動強度低,X線輻射少,影像的空間和密度分辨率高,DR板的壽命長。唯有DR價格高,非晶硅圖像采集板成品率低,采集板尺寸受限。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4.019
730050 甘肅省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郭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