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福寶 駱 川
(海寧市文化館,浙江 海寧 314400)
〔作者信息〕錢福寶,女,助理館員;駱川,男,副研究館員。
海寧,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市之一,浙江省首批小康縣市。特別在近幾年,海寧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經濟和各項事業(yè)都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海寧每年的經濟指標在不斷地刷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早已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那么,今天的海寧人還喜歡看書讀書嗎?他們喜愛看哪一類的圖書?每年為購書會掏出多少錢?日前,海寧日報發(fā)起組織專門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筆者在參與調查中接觸了相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以及典型個體和市民。以下是調查結果和分析。
現象一:大專以上的年輕人最愛讀書
海寧人一年讀多少書?調查數據顯示,“每年讀 5本至 10本書”的比例最高,有 31.3%的人選擇此項。有 21.7%的人“每年讀書,但不超過 5本”,位居第二。選擇“不讀書”的占 3.6%,以中老年人為主。
調查發(fā)現,海寧市民中閱讀量比較大的人群,主要集中在 20歲至 30歲的年輕人,以學歷劃分,又以大專以上學歷的人為主。中小學生年閱讀量遠遠高于成人。在 11份調查對象為中小學生的問卷中,有 9人明確表示“每年讀 20本以上”。
一名大三學生對“一年看多少本書”的問題,給出的答案是“20本以上”。她說:“看書是我業(yè)余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鄙磉叺呐笥岩仓浪龕蹠?就連送她的生日禮物也都是書籍,其中一套價值 100多元的精裝小說,讓她開心了好幾天。50多歲的陳律師一直堅持讀書。他樂呵呵地說:“讀書開闊了我的視野。只有不斷地學習,才不被社會淘汰。”在外企工作的小周說:“雖然我每年讀書不超過 5本,但都能夠達到精讀,遇到對自己幫助特別大的書籍,還會重復閱讀。”一名初二女生告訴記者,每門功課她都買了課外輔導書,此外還特別喜歡看作文書和中外名著,“我的房間里堆滿了書?!?/p>
現象二:最愛看文學類書籍
什么書最受海寧人歡迎?調查顯示,海寧人最愛看文學類書籍。歷史類和勵志心理類書籍分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海寧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文學類書籍的借閱率最高。每逢寒暑假,像四大名著、魯迅文集等學校老師推薦的書,書架上根本見不到影子。我們甚至把書庫中的老版本都拿出來了,有時還是不能滿足小讀者們的需求?!?/p>
在人民路和工人路沿街商鋪,大約 2/3的個體經營戶在回答“喜歡讀什么書”時,都會在“文學類”一項上打鉤。在小商品市場的一家服裝店鋪,一位年輕的女店員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書。她說平時看的最多的是言情小說,還有《知音》、《讀者》等雜志。還有一些小店老板娘表示,她們經常會看網絡流行小說。
在翻閱市圖書館“你點書我埋單”的單子時發(fā)現,22位讀者中有 7人“點”的都是歷史書籍,其中又以男性讀者居多。調查顯示,近 60%的男性都愛看歷史書。一位 27歲的在讀研究生表示,他最近就在看《明朝那些事兒》?!敖陙?勵志心理類書籍的流通量也比往年大了很多?!笔袌D書館工作人員認為,這可能和社會競爭壓力增大有關,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
在“最近你在讀的一本書”的調查中,看到不少流行書的書目,如張愛玲的《小團圓》、易中天的《品三國》、李可的《杜拉拉升職記》等。經典著作也仍然沒有被人遺忘,像《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飄》、《追憶似水年華 》等也有許多人在追看。
現象三:網絡電子閱讀正興起
調查顯示,現在海寧人讀書的方式也日趨多樣化。雖然“捧書看”這種傳統閱讀方式依然是主流 ,但 “網絡閱讀 ”、“手機看書 ”、“P S P閱讀 ”等,正成為不少年輕人的閱讀方式。
調查中,40%人表示會“通過網絡看書”,這個數量僅次于買書閱讀。小陳是一個網絡閱讀愛好者,打開他的電腦,文件夾里分門別類地放著各種類型的電子書籍。“省錢、方便、環(huán)?!?這些就是他選擇閱讀電子書的理由。網絡閱讀已經俘獲了不少 80后、90后年輕人的心。
雖然選擇“下載到手機看”這一選項的人不多,但這種可以“隨時隨地”閱讀的便捷,彌補了出門在外看書不便的遺憾,因此也正在海寧悄然興起。
現象四:每年花 100-500元買書
調查還表示,大多數海寧人一年買書的花銷在 100元至 500元之間,且也在逐漸增長中。從海寧市新華書店了解到,書店賣場純零售同比去年增長了 13.5%。經典類書籍銷售排名居高不下,銷售最好的書分別為《三國演義》、《福爾摩斯探案》、《愛的教育》,年銷售均超過了 1200冊。
人們喜歡到新華書店買,也會選擇到報亭買流行書籍。事業(yè)單位的小魏經常會不定期地到新華書店轉轉,小魏堅持到書店買書的理由是:“網上對書的評價不一定準確,只有親自到書店翻一翻,才能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和喜歡這本書?!边€有一部分人表示,選擇到書店買書是因為注重圖書的版本和出版社。
此外,網購圖書也很流行,周周就是一個網購圖書的“專家”。每個月,她都要上淘寶網或者當當網買幾本書。周周算了一筆賬:“上網買一般都可以打 6折,運氣好還能打到 5.5折,買到的也都是正版書。而到書店買書,有貴賓卡也只能打到 8折?!?/p>
還有不少人表示,只會買一些值得收藏的經典類書籍,一般的書他們會選擇到圖書館借。也有人覺得步入社會后,讀書需要壓力和動力,所以去圖書館多于去書店,也是因為秉承“書非借不能讀也”的古訓。
“時間緊張、生活節(jié)奏快”,成為很多人閱讀量少的一個理由。人們的閱讀時間也五花八門。大部分人選擇在午休、晚飯后、周末等休息時間讀書,有不少市民喜歡睡前看一會書。民政系統的小黃覺得:“睡前看書心情很放松,這時候看書就是一種享受,而且還有助于入眠?!边€有市民表示,他們會在上廁所和乘車的時候看書。
“讀書是一種精神享受,購書是一種財富收藏”。當今時代,在海寧這塊文化底蘊深厚的熱土上,購書、讀書依然是大多數海寧人在余暇時間里的精神追求,也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但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心目當中人生價值取向各異,再加上工作方面壓力較大;充塞書店、書架的大多是教材類、考試類、藝術類的書籍;電腦、電視的普及,也對圖書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昔日購書、讀書、閱報的熱鬧場面也許不再重現。因此,“零星時間讀點閑書”則變得比較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