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 林友樹
興建金廈跨海大橋意義重大
文/香港 林友樹
據報載,臺灣行政主管部門將興建金廈大橋工程列為金門中長程經濟建設計劃。祖國大陸十多年前亦已構思籌建廈門至金門跨海大橋,特別是去年原則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若干意見》,再次將興建金廈大橋推到了媒體關注的焦點。這是金廈兩地乃至海峽兩岸人民關心期待和喜聞樂見的大好事。大橋一旦建成通車,將是連接金廈、接軌兩岸的“臍帶”,會極大地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造福兩岸民眾。
金門在地理區(qū)位上屬于海峽西岸,但又屬于臺灣管轄,故其“身份”較為特殊,這也是金門在兩岸關系中十分重要的優(yōu)勢所在。然而,金廈水上交通僅靠“小三通”仍顯供不應求,于是建造一條跨海大橋之說便呼之欲出,金門方面更是熱心推動,反復派員實地考察,甚至設計出三套建橋方案。去年初,馬英九還指示行政部門和“經建會”加速研議金廈大橋建設方案,要求盡早提出評估報告。此舉令金門民眾為之振奮,期盼醞釀興建中的金廈大橋在不久的將來會像彩虹般出現在臺灣海峽之上。
眾所周知,50年前,金門與廈門還是國共對峙、炮火隆隆的“橋頭堡”。近年來,由于國共兩黨不斷努力,海峽兩岸和平發(fā)展氣氛日濃,馬英九執(zhí)政后漸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喜人局面。隨著海協(xié)、?;鶅蓵_成兩岸“三通”,廈門和金門遂成兩岸交流交往的前沿地。換言之,如今和平發(fā)展之風清馨,共創(chuàng)雙贏響徹兩岸,建造一座橫架金廈的跨海大橋已經不是夢想,也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熱切醞釀中的驚喜,正所謂:盛世建橋數跨海最盛,金廈聯(lián)姻看遍地是金。橋通后的金門就不再是孤島,不但水電問題可獲解決,更可成為廈門的“后花園”,發(fā)展前景無可限量。
今年是福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速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第一年。2009年以來,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先后親臨福建考察。胡總書記考察海西,向臺商拜年,并向臺灣釋放強烈誠意信號;溫總理在廈門海灘深情地眺望金門島并拍照留念。希望這種誠意和深情也有助于促成金廈大橋工程及早上馬。
金門與廈門一水之隔、近在咫尺,相距僅17海里,現時跨??洼喓匠碳s40分鐘,但始終不如有座大橋那樣便捷。事實上,兩岸對此均持積極態(tài)度,希望達成首座跨越臺灣海峽的大橋。臺灣就建橋提出三個方案:一是由金門五龍山基地起,經角嶼、小嶝、大嶝,終點廈門,全長10.3公里;二是由金門五龍山基地到廈門大嶝,全長8.6公里;三是由金門五龍山基地到廈門蓮河,全長11.4公里。評估結果傾向于第一方案,造價約112億元新臺幣,并希望兩岸合作興建。此方案的明顯好處是可以串連臺灣幾個離島。祖國大陸的專家早年就構思過兩岸“北隧南橋”方案,即福州平潭到臺灣新竹建造海底隧道;廈門到金門再到澎湖、云林建跨海大橋。當然,兩岸的“南橋”要分階段進行,而首建的便是金廈大橋。
海西建設與金門發(fā)展息息相關,海西建設的成果可為金門的未來發(fā)展所用,亦即金門接軌并融入海西便可大有作為。然而,海西建設首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要打造與臺灣的直接通道,也要接駁祖國大陸其他地區(qū)以及福建與國際市場的交通聯(lián)系。近幾年來,福建實施海西建設大計,已給金門帶來許多利益。比如,兩岸擴大“小三通”,海峽旅游合作,金門高粱酒行銷祖國大陸等。從2009年起,廈門已加大前期規(guī)劃力度,金門亦正努力扮演新角色,爭取更大作為。
金廈建橋牽動海峽兩岸,對于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提升金廈兩地經濟水平與民生質素大有助益。祖國大陸于是在前年底正式將此橋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網布局規(guī)劃修編,屬于海西路網的一條重要連接線。祖國大陸在修造跨海大橋的技術上沒有問題,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就是一個明證。至于如何修建金廈大橋,那要進行詳細的洽談協(xié)商。例如,是否成立一個雙方各占50%股權的公司;工程費用是否兩地政府分擔投資,或接納部分民間投資;又例如對沿線海床進行勘探,由哪家設計院負責設計,再由哪幾家造橋公司承建,日后管理工作又如何安排等等,兩岸有關方面還得有一段長時間研議。
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堪稱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一場重頭戲。
這是希望之橋。明清以來,金門先民從廈門、泉州、漳州等地遷入。1997年4月,廈門至高雄貨運直航后,打破了凍結半個世紀的堅冰。1992年3月,福建提出“兩門對開,兩馬先行”的“小三通”構想。2001年1月,“小三通”擴大至金門、泉州航線。未來的金廈大橋將成為連接兩岸的希望之橋。
這是聯(lián)絡之橋。由于廈門和金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傳統(tǒng)的民間關系,一個順暢的陸上交通——建跨海大橋更顯重要,令其發(fā)揮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者作用,提供一條全天候的聯(lián)絡之橋。
這是和平之橋。福建東南沿海突出部廈門與臺灣的金門地緣最近,是兩岸最直接和最理想的海上通道之一。早幾年,兩岸專家學者曾建議盡快規(guī)劃興建金廈和平大橋,并與金門大橋相連接,使金門成為兩岸陸上交通的重要動脈,因而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和平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