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光
(天津市信息中心,天津 300201)
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實踐與理論思考
馮 光
(天津市信息中心,天津 300201)
通過對行政服務中心的現(xiàn)狀分析,展望了未來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藍圖。運用決策分析和系統(tǒng)科學方法,對中外行政服務中心運行模式及服務內容進行了比較分析。針對我國行政服務中心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對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必要性的認識不足,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在全國的發(fā)展還不平衡,以及“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作用問題,提出了明確行政服務中心的法律地位,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國行政服務中心體系,將行政服務中心明確納入地方電子政務發(fā)展規(guī)劃,行政服務中心應該在地方政府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在協(xié)調和整合對外服務具有更大權力等對策。對策對行政服務中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
1.行政服務中心的提出
行政服務中心管理模式,又稱行政審批中心或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最早起源于英國的“一站式”服務。根據(jù)國外學者威瑪?shù)热说亩x,“一站式”政府是指“為所有顧客提供一體化的公共服務。它允許公民、企業(yè)和其他機構能夠擁有24小時的全方位公共服務,無論他們在家里,還是辦公室或者是移動中”。
在我國,行政服務中心就是將省區(qū)市及縣一級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集中起來,實行“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通過辦事流程再造,達到簡化審批程序的目的。解決審批程序繁多、收費不規(guī)范、服務質量和水平不高、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及審批行為不規(guī)范、審批標準不統(tǒng)一等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25條指出:“經(jīng)國務院批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jù)精簡、統(tǒng)一、效能的原則,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此條款為行政服務中心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據(jù)。
2.我國有關省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進程
自1999年我國第一家綜合性的行政服務中心——“浙江省金華市設立全國首家集中辦事大廳產生以來,這種‘一站式辦公’的新型行政服務機構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普遍建立”。
天津市實行的“一站式服務”是依據(jù)《行政許可法》關于統(tǒng)一、聯(lián)合、集中辦理行政審批事項的規(guī)定,確定了“一門受理、相關聯(lián)辦、現(xiàn)場審批、限時辦結”的運行方式,特別強調必須充分授權、現(xiàn)場審批、便民高效和服務企業(yè)。
大連市的行政審批與行政服務在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大連市各地區(qū)、各部門緊緊圍繞全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任務開展行政審批與行政服務工作。市區(qū)兩級行政服務中心認真實施大項目綠色通道制度、超時默許制度,不斷推進網(wǎng)上審批工作。
浙江省臺州市在創(chuàng)新上做文章。他們認為行政服務中心是政府轉變職能、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產物。通過聯(lián)合年檢,該市的760家外資企業(yè),在行政服務中心和外貿局牽頭下,半天時間就完成了年審任務。
3.行政服務中心的主要功能和經(jīng)驗
(1)行政服務中心的基本功能:一是服務功能,即能夠通過“一站式辦公”平臺,減化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方便企業(yè)和群眾辦事;二是監(jiān)督功能,即能夠規(guī)范審批行為,防止“吃拿卡要”,通過對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的統(tǒng)一收取,加強了對預算外收入的監(jiān)督管理,從源頭上預防腐敗;三是協(xié)調功能,即在涉及多部門聯(lián)合審批、多單位推諉扯皮時能夠協(xié)調幫助有關部門分清職能,理順職責促進工作配合;四是紐帶功能,即能夠通過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塑造親民為民的政府形象,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五是示范功能,即能夠通過行政服務中心建立的新型運作機制,成為政府轉變機關作風,建設法治型、服務型、責任型和效能型政府的示范和標桿。
(2)取得的成效。行政服務中心近年來主要取得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成效:一是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形式,初步構建了集行政審批、行政信息公開、行政監(jiān)督和政策與咨詢?yōu)橐惑w的政府公共服務平臺;二是對提高行政效率,實現(xiàn)行政公開,鞏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成果,促進依法行政,破除部門利益以及建設服務型政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三是作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為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積累了經(jīng)驗;四是建設“一廳三網(wǎng)”,顯著提高了地方政府行政信息化和行政公開水平;五是實行“五個一”運行機制,即“一個中心對外、一個大廳辦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一次性收費”,全面推行“即時辦理制、承諾辦理制、聯(lián)合辦理制、網(wǎng)上并聯(lián)審批制、全程代辦制”等快捷高效的服務模式,讓辦事群眾事半功倍;六是實施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適時監(jiān)督,顯著提高了行政監(jiān)察效能和反腐倡廉工作水平;七是增強了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基礎。
1.國內行政服務中心的性質及職責
(1)組織性質。目前,我國各地的行政服務中心在組織歸屬和形式上具有多元性:有政府派出機構,如天津市、大連市、青島市等;有政府直屬機構,如馬鞍山市、西寧市、泰州市和安徽無為縣等;還有政府管理的事業(yè)單位,如杭州市、漳州市、內江市和象山縣等。不管是哪種形式和組織歸屬,作為政府服務社會的窗口和平臺,行政服務中心承擔著對政府所屬部門及其窗口工作人員辦理的審批業(yè)務進行管理、協(xié)調、指導、服務和監(jiān)督的職責,根據(jù)行政許可法第10條第一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jiān)督制度,加強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jiān)督檢查”的規(guī)定,行政服務中心應當定為行政機構,才能對政府所屬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為切實履行監(jiān)督、協(xié)調的職責。
(2)職責范圍,政府所屬部門進行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進行監(jiān)督、管理和協(xié)調。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行政服務中心的職責在逐步拓展:一是納入國有資產交易;二是納入建設工程招投標;三是納入公共服務事項。
2.國內外行政服務中心的主要模式
(1)根據(jù)“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的“一站式”程度所進行的分類。庫彼克等人通過對歐洲“一站式”政府建設情況的研究,認為當前歐洲的“一站式”政府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來進行分類。第一個維度是“一站式”政府的實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物理位置”、“英特網(wǎng)”、“服務亭”和“呼叫中心”等幾種。其中的“物理位置”,也即是“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第二個維度是“一站式”政府的“一站式”水平,可以分為“第一站式”、“便利店式”和“真正一站式”等幾種。
(2)根據(jù)“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的組建方式所進行的分類。瑞士發(fā)展與合作機構通過對越南“一站式”政府建設的調查,發(fā)現(xiàn)其“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有兩種組建模式,即“受理-處理-反饋”模式(PPR)和“受理-反饋”模式(PR)。在PPR模式中,“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與既有的行政組織之間是一個矩陣結構,其工作人員要受到來自于原主管職能部門和“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的雙重管轄;而在PR模式中,“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只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機構,其工作人員不受到任何其他職能部門的管轄。這兩種模式的“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各有優(yōu)劣。PPR模式的優(yōu)點是因為在人員、工資和管理責任方面很少被改變,不足是“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工作人員之間很少有相互分擔工作的意愿,工作人員對“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缺乏。相比較而言,PR模式的優(yōu)點則表現(xiàn)為比較容易根據(jù)實際的服務需求(旺季和淡季)來調度工作人員,在相互分擔工作方面也有較大的靈活性。“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的領導有較強的控制能力,可用來提高服務文化。而PR模式的不足則表現(xiàn)為因為需要在預算、人員、工資方面進行配置和從職能部門拿走行政權力。在“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和職能部門之間需要額外的協(xié)調。由于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不足,因而就不能保證向公民提供恰當?shù)姆铡?/p>
上述兩種組建模式的選擇問題也是困擾我國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關鍵問題。如果采用PPR模式,就會使工作人員過多地受到原有職能部門的牽制,起不到“一站式”辦理的作用;而如果采用PR模式,使行政服務中心完全獨立于其他職能部門,因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不足,又會降低行政服務中心的辦理能力。由于當前我國大多數(shù)行政服務中心采用的均是PPR模式,原有職能部門對進駐“中心”的辦理項目和工作人員仍享有絕對的控制權,致使“中心”的調控能力極為有限,其蛻變成“收發(fā)室”或是“物業(yè)管理部門”也就不足為奇。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提供“一站式”的行政服務是一個普遍趨勢,我們應該將“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納入到整個國家的“一站式”政府戰(zhàn)略體系當中;信息技術在“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建設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不是它的全部,它的核心應該是一個政府流程再造(GPR)的問題;“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的建設經(jīng)驗具有普遍性,境外實踐對于完善我國“一站式”行政服務機構建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3.行政服務中心的基本模式
通過對行政服務中心的模式分析,一般行政服務中心的模式種類主要有:虛體型行政服務中心模式;協(xié)調型行政服務中心模式;實體型行政服務中心模式;綜合型行政服務中心模式。
在我國各地建設的行政服務中心主要趨向于綜合型行政服務中心模式,即“一站式”。
1.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全國很多地方和部分的國務院部門,都已經(jīng)建立了行政服務中心,全國綜合性的行政服務中心已有2 100多家,行政服務中心已經(jīng)成為轉變政府職能、推行依法行政和行政公開、促進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形式。但是,從其實際的運行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1)對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必要性的認識不足,有待進一步增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發(fā)展,全憑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而領導的重視程度,取決于領導的認識程度。從全國各地行政服務中心的發(fā)展情況看,解決認識問題是全國各地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關鍵所在。
(2)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在全國的發(fā)展還不平衡。從了解的情況看,全國地縣兩級行政中心建設,發(fā)展較快,而且?guī)缀跎婕暗剿械牡乜h。而省級行政中心建設,仍不在多數(shù)。
(3)行政服務中心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面的作用,還不明顯。是由于新舊體制交替過程中,舊體制的排異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行政中心的發(fā)展。
(4)行政服務中心的窗口一般沒有審批權,只是派出單位一個收發(fā)室。這種狀況不是普遍現(xiàn)象,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5)全國行政服務中心的名稱繁多,機構性質各異。如天津叫“行政許可服務中心”,有的稱之為“便民服務中心”,有的稱之為“政府服務中心”或“政務服務中心”。作為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理應有統(tǒng)一的名稱。
出現(xiàn)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但歸根結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法律地位的缺失。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到目前為止,仍是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自發(fā)性,存在一定的區(qū)域性和局部性,在改革方面,往往是中央沒有文件,地方是不會主動改革現(xiàn)行體制的,這點在中國的一些地區(qū)較為明顯,這就需要國家對建立服務型政府的歷史進程加以推動。也應對地方這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創(chuàng)新成果,及時加以確認和推廣,按照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行政服務中心還不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政府部門,這就對該機構,在國家層面的合法性帶來問題。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是創(chuàng)新、改革的時代,中央應及時總結,地方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成功經(jīng)驗,加以推廣。同時,對其法律地位,盡快加以明確,這樣既保護了地方黨委、政府改革、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也可推動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進程,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向深入。
(2)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任重道遠。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政府部門服務意識還不強,轉變政府職能,還需一個較長的過程,全能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的意識,在部分干部的頭腦中,根深蒂固,這在經(jīng)濟落后地區(qū),尤為突出,以“審批代管理”的工作方式,在現(xiàn)實工作中,仍占上風,在強調“特殊”的名目下,強調平穩(wěn)改革,職能部門的審批權、審批程序是法定的,不是隨意可以改變的。這種認識上的差異,導致在行政服務中心建設上的水平不一。而且有個別人還發(fā)出:審批項目進入行政中心,部分人員從事審批業(yè)務,還有部分人員干什么去?是乎這個部門就是為審批而設立的。在這種思想觀念的支配下,行政中心建設和發(fā)展的阻力是非常大的,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工作任務還十分繁重。因為這畢竟是政府管理體制改革,涉及到部門的權和利。在這種狀況下,國家應加大改革力度,確保全國在體制上銜接,框架上一致,不應該有特殊地區(qū)。國家應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面,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時間表,以推動行政中心的發(fā)展,使建設服務型政府工作向縱深發(fā)展。
(3)沒有形成上下聯(lián)動,左右互通的格局。據(jù)有關資料反映,全國地、縣兩級都基本建立了行政中心或類似的機構,省一級的行政中心仍不在多數(shù),不是說省級各職能部門沒有審批項目,也不是他們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到了不需要改革地步,而是阻力大,再說國家也沒有把各部委集中起來,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這就很難形成上下聯(lián)動,左右互通的格局,單就審批而言,理應形成全國性互動的網(wǎng)絡體制,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簡化辦事程序,杜絕暗箱操作,克服審批中的隨意性。從長遠看,建立行政服務中心不是權益之計。需要國家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推動各地區(qū)擴大開放,優(yōu)化投資環(huán)境改革的力度,盡快轉變政府職能,增強經(jīng)濟發(fā)展的能力,盡快推動產業(yè)升級,不斷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壯大地方經(jīng)濟總量,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面,全國應有統(tǒng)一的步伐。
2.進一步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對策
(一)建議明確行政服務中心的法律地位
從“法律制度”角度看,行政服務中心雖已登上大雅之堂,但其毋庸置疑缺乏清晰的法律地位和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要求。
縱觀我國各地的行政服務中心,它的建立帶有濃厚的自發(fā)性,除天津、安徽、浙江、四川等少數(shù)省份對市、縣一級“中心”的建立提出了要求并建立了省級“中心”外,至今仍有一些省級沒有建立,而市、縣一級都是自發(fā)建立,上下沒有隸屬關系。市、縣中心都是由地方黨委、政府發(fā)文明確其為政府的一個工作部門,給一點“地方糧票”的編制,賦予其“協(xié)調、服務、監(jiān)督、管理”的職能。為便于協(xié)調相關平級部門,“中心”主任大多由分管市、縣長掛名,政府一名副秘書長或政府辦一名副主任直接兼任“中心”主任。這種地方政府自行組建的機構和自行賦予的職能在各地實踐中具有組織上的趨同性。盡管“中心”的建設通過這些方式尋求合法性,但是與全國自上而下建立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機構,如公安局、環(huán)保局、統(tǒng)計局等仍然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其名稱而言,全國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叫法,除了較普遍的“行政服務中心”外,還有“便民服務中心”、“行政審批中心”、“行政中心”、“365便民中心”等。為此,也有業(yè)內人士提出質疑:“中心到底是一個場所,還是一個機構”?相比之下,國外在制度上較為規(guī)范,“西方國家一般還通過立法明確了其一站式服務機構的法律地位,例如澳大利亞的 Centre link機構”。
(二)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國行政服務中心體系
行政服務中心是政府設立的面向社會公眾集中辦理行政審批項目和其他服務事項的機構和場所,是政府把與社會公眾密切相關的、具有行政審批權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各部門集中起來為社會公眾辦事的新型辦公場所。2000年以來,從國務院到各省、市、縣基層政府對行政審批項目、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進行全面清理,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推行行政公開,行政服務中心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陸續(xù)建立的,2004年3月,國務院頒發(f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7月開始實行的《行政許可法》,各地出現(xiàn)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高潮??梢?,行政服務中心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推進行政公開的直接產物。建立行政服務中心,就是為了全面推進行政公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xiàn)執(zhí)政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就是為了加強對權力的有效監(jiān)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考察全國各地行政服務中心的運行,一般都包含兩個機制構成行政服務中心的運行機制。
(1)行政公開的機制。在行政服務中心建立之時,地方政府就按照行政公開的要求,把部門的審批服務事項集中起來,實行“一站式”辦公,窗口服務,陽光操作,即“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次性收費、限時辦結”的運作模式。凡進入中心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服務事項,其審批的法律依據(jù)、申報材料、辦理流程、承諾時限和收費標準、辦理結果等都向社會公眾公開。在大廳服務窗口,每一個審批事項或服務事項都有一份內容全面、表述規(guī)范的《辦事指南》。在行政大廳內一般都專門設立了銀行收費窗口,使各部門窗口收費統(tǒng)一公開進行,所有窗口的收費都必須在此統(tǒng)一辦理,有效杜絕了行政審批亂收費和“搭車”收費行為。此外,各地行政服務中心在服務大廳一般都設有觸摸屏、顯示屏、網(wǎng)站等,將本大廳辦理的審批服務事項的依據(jù)、申報材料、辦理流程、承諾時限和收費標準及這些要素的變動等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公示。將窗口工作人員或窗口負責人的單位、姓名、職務、照片等信息在大廳的專欄或網(wǎng)站公布,工作人員實行掛牌上崗,接受辦事群眾監(jiān)督。
(2)監(jiān)察投訴機制。在行政服務中心,監(jiān)察機關設有工作窗口,派駐有工作人員,專門監(jiān)察窗口工作人員的廉政情況、處理辦事群眾的投訴。在服務大廳還設立了公眾意見反饋監(jiān)督機制,如制定了大量的“服務意見反饋卡”,有的行政服務中心還設置了電子評價裝置,放置在顯眼的地方或每個窗口,辦事群眾可以對服務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業(yè)務能力等進行現(xiàn)場評價。
在這里,行政公開已不再是制度、標語上墻,取而代之的是印刷精美的辦事指南,規(guī)范的服務流程,工作人員掛牌上崗,服務必須以服務對象的滿意為準。盡管各地行政服務中心成立的時間都不長,但它的服務質量、服務效率、服務水平得到了辦事群眾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從行政公開的內涵和行政服務中心的運行機制和實際效果可以看出,行政服務中心是行政公開多種形式集中體現(xiàn)的重要載體之一,各級政府和部門通過這個載體,實現(xiàn)政府信息公開和辦事公開,通過對行政審批和服務項目的整合、辦事流程的優(yōu)化,辦事手續(xù)由繁變簡,辦事形式由暗變明,辦事速度由慢變快,大大縮短了項目審批時間,提高了行政效率,實現(xiàn)了行政公開的目標。
基于全國各地興建的行政服務中心的共同點,我認為應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組織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公安部等部門制定全國行政服務中心的組織條例,制定行業(yè)服務標準,統(tǒng)一方案,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實施,統(tǒng)一規(guī)范。使全國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為民服務,使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高度統(tǒng)一起來,使行政服務中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三)管理體制必須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體制是行政服務中心的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具體地來說,各級政府在建設行政服務中心、深化電子行政發(fā)展的過程中,應該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
(1)應該將行政服務中心明確地納入地方電子政務發(fā)展規(guī)劃,將兩者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實施,克服以前行政服務中心和電子行政各自單獨發(fā)展的狀況。此外,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行政服務中心,將辦證中心、市民中心、行政服務中心、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經(jīng)濟服務中心等諸多名稱統(tǒng)一為“行政服務中心”。
(2)應該明確未來地方電子政務建設的規(guī)劃目標是建立電子政務前臺-后臺服務體系。
(3)行政服務中心應該在一級地方政府序列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在協(xié)調和整合各部門對外服務方面具有更大的權力。
(4)行政服務中心的“機構集中”一定要與政府門戶網(wǎng)站的“業(yè)務整合”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可以將這兩者看作是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在現(xiàn)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對應,相互之間不能偏廢、不能缺失。
(5)各級“條”的職能部門如工商、稅務、海關、質監(jiān)等部門,應該對行政服務中心和政府門戶網(wǎng)站的集中和整合給予充分的支持與合作。
(6)行政服務中心最終應朝著代表政府服務社會公眾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市政廳”方向發(fā)展。
[1] 趙永偉,唐 璨.行政服務中心:理論與實踐[M].北京:企業(yè)出版社,2006.
[2] 段龍飛.我國行政服務中心建設[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3] 李軍鵬.公共服務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 張康之,李傳軍.公共行政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 四川行政服務網(wǎng),全國政務(行政)服務中心理論和建設研討會綜述[EB/OL] http://WWW.sczw.gov.cn/scwed/show.jsp.[2009-01-06].
[6] 馮 光.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信息界,2009(6):39-41.
[7] 張雯星.行政許可服務中心職能作用及發(fā)展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6(2):37.
[8] 馮 光.發(fā)揮行政服務中心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中的作用[J].天津經(jīng)濟,2008(8):41-42.
Construction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enter
FENG Guang
(Tianjin Information Center,Tianjin 300201,China)
Based on the curent situation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enter this paper applies decision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systematic method,comperatively amalyzes the operation mode and servic cont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dministrative service centers,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enter construction.Some counter measures are proposed:crystalizing the legal status of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enter,establishting the national top-down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enter,incorporating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enter into the local e-government plan at an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greater power in the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xternal services.The counter measure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service center.
administrative service center;one-stop work;one continuous line service
C931.2
A
1008-4339(2010)04-0333-05
2009-08-28.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2009JDSZK009).
馮 光(1956— ),男,高級工程師.
馮 光,msc8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