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玲,劉文權,焦 芳
(河南省平頂山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機械通氣是救治呼吸衰竭和呼吸驟?;颊咦钣行У姆椒?,隨著呼吸機的廣泛應用,由此導致的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已十分常見,為探討其臨床護理特點,筆者對24例行機械通氣的患者,進行分析總結,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腦外科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資料,共24例。其中,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12例,發(fā)生率50%;24例中行氣管插管10例,氣管切開14例;男18例,女6例,年齡35~72歲,≥60歲者15例。病因分別為:腦出血術后未清醒12例,腦出血合并矽肺病6例,腦出血術后血氧飽和度低于80%6例。
1.2.1 氣管插管的護理 氣管插管的患者應頭部稍后仰,并每1~2小時轉動頭部,以變換導管壓迫點。氣管插管應妥善固定[1],避免損傷氣管黏膜,或在挪動患者與呼吸機時導管脫出或滑入一側支氣管。用牙墊避免患者將導管咬扁。做好標記并記錄氣管插管的刻度。
1.2.2 氣管切開的護理 為防止氣管套管脫落,用紗帶縛于患者耳部作固定,每天更換氣管套管墊1~2次,以防切口感染[2]。氣管套管根據(jù)不同的材料選擇消毒方法。
1.2.3 人工氣道管理
1.2.3.1 吸痰的護理 吸痰的護理應注意吸痰的時間和吸痰的方法,①吸痰時間:吸痰是一項重要的護理操作,吸痰間隔時間應視病情而定[3],如患者出現(xiàn)痰鳴音、氣道壓力報警、血氧飽和度(SpO2)下降,或患者要求吸痰等情況時再行吸痰。采用非定時即時吸痰技術可以減少定時吸痰的并發(fā)癥[4],減輕患者的痛苦。②吸痰方法:吸痰時動作要輕柔、迅速,邊旋轉邊吸引[5-6],清醒患者鼓勵咳嗽以吸出深部分泌物,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 s,吸引負壓以不超過50 mm Hg(1 mm Hg=0.133 kPa)為宜。吸痰前后應給予高濃度氧氣或純氧吸入1~5 min。霧化吸入后行吸痰效果較好。霧化用生理鹽水加沐舒坦,或用慶大霉素、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3~4次/d,20~30 min/次。1.2.3.2人工氣道濕化的管理 氣道濕化是保證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F(xiàn)代呼吸機多配有霧化器裝置,可增加濕化效果。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霧化液中加入不同藥物,如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化痰劑,以防治肺部感染。呼吸機濕化器溫度調控在32~35℃,使熱濕化器將水加溫后產(chǎn)生蒸汽,減輕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1.2.4 嚴格無菌技術
呼吸機上的管道、接頭應每隔48小時消毒1次,定期對濕化器、霧化器、吸痰管進行消毒。每天用紫外線進行空氣消毒1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盡量減少探視,減少感染機會。
1.2.5 做好口腔護理
及時清除口、咽部分泌物,每天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拭,做口腔護理2~3次/d,防止微生物侵入下呼吸道,出現(xiàn)霉菌感染時,局部及時用制霉菌素及堿性溶液清洗。
24例患者中,痊愈 14例(58.3%),好轉 6例(24.1%),死亡4例 (16.3%);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12例中,痊愈6例(50.0%),好轉 3例(25.0%),死亡 3例(25.0%)。
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常有意識障礙,機體抵抗力差,加之人工氣道的建立,使氣管直接對外界開放,原病菌可直接侵入下呼吸道,因此,加強人工氣道的管理,是降低肺炎發(fā)生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機械通氣患者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恐懼和不適[7-9],加強護患溝通,提高護理技術水平,掌握各項操作的護理技巧,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是降低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有效措施。
[1]莫蘭鳳,劉春娥.機械通氣的管理及護理進展[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17(6):251-252.
[2]馮小梅.氣管切開術后護理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2,17(11):816-817.
[3]張?zhí)m芳,朱秀華,張玲.適時吸痰對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5,20(11):12-13.
[4]王曰平,劉艷芬.ICU機械通氣患者吸痰方法的改進探討[J].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04,2(1):78-79.
[5]張春燕.機械通氣中氣管插管吸痰方法的護理探討[J].醫(yī)學信息,2009,22(9):1818-1820.
[6]馬敏,劉愛麗,冷亮.機械輔助通氣患者吸痰方法的改進[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09,24(12):73-74.
[7]劉化俠.機械通氣患者的不適與痛苦[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4):52-53.
[8]趙麗娥,彭雪梅.重癥肌無力機械通氣患者撤機的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29):92-93.
[9]孔祥偉,黎子杰,熊志剛.機械通氣撤機困難的臨床分析和對策[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4):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