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圣琴
奧格·曼狄諾曾說:“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大門?!苯處煶3=逃龑W生養(yǎng)成好習慣會成就其優(yōu)秀的人生。其實,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失敗,同樣源于所養(yǎng)成的習慣。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感受和體會,談談班主任工作中應養(yǎng)成的幾種好習慣。
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一個個鮮活、有思想、有主見、有感情的人,作為班主任每天都要面臨很多根本無法預料的問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勤奮、積極、自信、熱情的心態(tài)逐漸轉為抱怨、煩躁、厭倦。所以班主任遇事時,要隨時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以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迎接每一天的挑戰(zhàn)。要時刻學會以平靜的心態(tài)沉穩(wěn)處事,克服爭名逐利的浮躁情緒,保持冷靜的頭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始終如一地將班級各項工作進行到底。
班主任工作面對諸多的人際關系:與學校領導間的關系、與同事間的關系、與學生家長以及社會有關人員的關系。班主任應習慣于加強與領導的溝通,加強與同事的合作,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加強師生間的平等相處。以真誠的情感與領導、同事、家長、學生進行積極地溝通、交流時,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人陪在你身邊,信任你,支持你。而當班主任在領導、同事的眼中有了較高的威信,在學生家長及社會組織成員中有了很好的口碑,就會贏得更多學生的信任、尊敬和愛戴。
班主任的工作不只是管理和教育學生,還要教學,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進行繼續(xù)教育,接待家長,參加各種培訓等日常事務。所以對于班主任而言,最為重要和緊迫的是,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高效地處理班級日常事務,反思自己的日常管理、教學行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力量,班級工作就會有條不紊。班主任的負擔減輕了,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對自己的教學與管理進行反思。
做一名反思型的班主任是優(yōu)秀班主任素質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功。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會不斷獲得很多的感性經(jīng)驗。如果不及時積累,不經(jīng)常反思,最終留下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就會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只有反思才能讓班主任從經(jīng)驗型向研究型轉變。班主任要習慣于不斷地對教育中的新情況、新熱點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確的結論,進而改善自己的教育管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多思考,想想哪些地方是成功的,用文字記錄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如果某些事讓自己很頭疼或者很遺憾,可以進行反思,并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尋求相應的解決對策。
班主任工作平時非常忙,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深入細致地做每個學生的思想工作,但可以習慣性地在每個學生的作業(yè)本上給他們留言,讓“筆談”成為班主任和學生交流的一種方式,讓“筆談”成為聯(lián)絡師生感情的紐帶,進而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1)從書本上獲取理論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班主任素養(yǎng)和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的同時勤于學習,努力鉆研,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結構,努力使自己成為智慧型、專業(yè)型班主任,以盡快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平時要習慣于多擠時間閱讀有關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習慣于時刻關注和學習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與經(jīng)驗,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習慣于結合大量的案例分析,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從而獲得持續(xù)的專業(yè)成長。
2)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知識不等于技能,班主任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教書育人、管理班級的真知。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班主任要把握時代特點、學校特點、班級特點、學生特點,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有效的教育。而且班主任要在學習的同時,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別人的先進理論、先進經(jīng)驗,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班集體。
3)隨時積累。很多時候,班主任會在工作中產(chǎn)生一些好想法好見解,但一忙起來就沒時間寫,等到有時間想寫的時候,先前的領悟、靈感稍縱即逝,已經(jīng)沒有想法了。因此,一旦在工作中產(chǎn)生新的感受與靈感,要習慣于馬上就近拿一張紙或隨身帶個便捷的本子記下來,或者一句話,或者幾個字,或者一個提示語、一個關鍵詞,等閑下來的時候再詳細展開寫作。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班主任工作出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面臨著新挑戰(zhàn)。尤其是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對象的新變化,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繁重,對于班主任而言,如何在幸福、快樂和成就感中工作、學習、生活,好習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讓好習慣成就班主任工作,更成就班主任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