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平,郭旭東,張飛雁,葉 忠
(寧波大學理學院,浙江寧波315211)
隨著激光技術(shù)的廣泛應用和不斷發(fā)展,對高斯光束的研究和測量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對高斯光束束腰半徑的測量曾有過多種方法,如針孔掃描法、狹縫掃描法[1]、刀口掃描法[2-3]、CCD法、掃描Ronchi刻尺法[4-5]和激光散斑法[6]等.傳統(tǒng)的針孔法(狹縫法或刀口法)通過尋找光功率分別為2個特殊值時針孔(狹縫或刀口)所在的位置,來獲得束腰的尺寸,測量數(shù)據(jù)點單一,通常難以準確找到所需的針孔(狹縫或刀口)位置,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隨機誤差;CCD法測量中,通常必須對測量光束進行衰減以避免CCD的飽和,而衰減裝置的引入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光斑變形;Ronchi刻尺法既需要制作高精度的特殊光柵,又需要有1臺電機帶動光柵做連續(xù)的勻速移動,以找出透射光強的極大值和極小值;激光散斑法不僅需要CCD和計算機與相關(guān)軟件,測量誤差也相對較大.本文從高斯光束的性質(zhì)出發(fā),根據(jù)其橫向光強分布,采用2種不同的擬合方法(多孔徑光功率擬合法和多點光強擬合法)測量高斯光束束腰半徑,得到了較好的結(jié)果.
根據(jù)高斯光束的性質(zhì),在z處橫截面內(nèi),高斯光束的場振幅分布可表示為[7-8]
式中:r為考察點離光斑中心的距離,C為常數(shù)因子,ω(z)為z處橫截面上的光斑半徑,即振幅降為中心值的時的半徑.高斯光束的光斑半徑ω(z)隨坐標z(即傳播方向的坐標)按雙曲線規(guī)律變化,即:
式中ω0為束腰半徑(即光斑最小時的光斑半徑),λ為激光波長.
在高斯光束束腰處,橫截面內(nèi)的光強分布為
對光強歸一化后有
從而得出
其中P0為高斯光束的總功率.
因此,高斯光束束腰處的光強分布表達式最終可寫為
實驗中如測出多個位于不同r處點的光強I(r),便能利用(6)式擬合出P0和束腰半徑ω0.
若在激光束的束腰處加一小孔半徑為R的小孔光闌(小孔中心與光束中心重合),則從小孔中透過的光功率為
如測出不同孔徑光闌的光功率,利用(7)式也可擬合出P0和束腰半徑ω0.
圖1為實驗裝置示意圖.為減少氦-氖激光器輸出光強不穩(wěn)定帶來的誤差,實驗中采用了雙光路測量.入射激光束通過分光鏡一分為二,一束用于束腰測量(測量光束,由硅光電池1測量),一束用于記錄激光器光功率的變化(參考光束,由光電池2測量),以測量光束的讀數(shù)和參考光束的讀數(shù)之比作為各不同孔徑的相對功率或各不同點的相對光強.兩硅光電池(連同前面的小孔光闌)分別裝在2個三維調(diào)節(jié)架上,以便于對其位置進行較精密的調(diào)節(jié)和較準確的讀數(shù).圖中擴束鏡用于改變高斯光束的束腰位置并對高斯光束進行擴束,以方便測量.
圖1 測量裝置示意圖
利用(6)式進行多點光強擬合時,采用足夠小的針孔,用透過針孔的功率來代表光斑某點的光強.實驗時讓針孔(連同硅光電池)沿著與高斯光束軸線垂直的方向移動,可得到不同半徑r處的光強.本實驗中,所用針孔的直徑為0.15 mm.
利用(7)式進行多孔徑光功率擬合時,通過改變探測器前光闌的大小,得到不同的光電流,用理論公式擬合所得的實驗曲線,得到了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徑.如此,避免了傳統(tǒng)掃描測量方法中由于單數(shù)據(jù)測量存在的誤差.另外,通過測定透過激光能量與光闌大小的關(guān)系來確定束腰半徑,在實驗方法上更簡單,操作上更方便.
此外,從光電池的光照特性可知,在光電池的特性參數(shù)中,與入射到光電池上的光強或光功率成線性關(guān)系的是光電池的短路電流[9],而只有在外接負載電阻(包括儀表內(nèi)阻)RL?Rd(Rd為光電池內(nèi)阻)時,才可認為接近短路.Rd一般屬低值范圍,其大小會隨光強的增加而急劇下降.為保證測量具有較好的線性關(guān)系,實驗中,光電流測量電路中的負載應控制在50Ω以內(nèi).
表1為用圖1裝置測出的不同r點的相對光強大小.由表1可以看出,測量起點并沒有選在光束的中心,這樣做更方便于實際操作.此時擬合公式(6)應改為高斯函數(shù)的一般形式:
表1 不同位置點r的相對光強I測量結(jié)果
采用(8)式取代(6)式擬合數(shù)據(jù)的好處是可減少確定光束中心時由于不準確而帶來的誤差.
圖2為利用(8)式對表1數(shù)據(jù)的擬合結(jié)果.從圖中可以看出,擬合曲線與測量數(shù)據(jù)能很好吻合.擬合出的束腰半徑為ω0=6.364 mm.
圖2 不同位置點的光強擬合曲線
表2為不同小孔光闌透過光功率的測量結(jié)果.圖3為用(7)式對表2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的結(jié)果.從圖3可看出,擬合曲線與測量數(shù)據(jù)符合得較好.擬合出的高斯光束束腰半徑為ω0=6.392 mm.可以發(fā)現(xiàn),兩種擬合方法所得結(jié)果基本一致.
表2 不同小孔光闌對應的光功率
圖3 不同小孔光功率的擬合曲線
在分析傳統(tǒng)測量方法不足的的基礎(chǔ)上,從高斯光束的橫向光強分布特性出發(fā),建立了小孔光闌透過功率與孔徑的關(guān)系式.采用2種不同擬合方法對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徑進行了測量.為減小激光器功率不穩(wěn)定帶來的不利影響,實驗中采用雙光路進行測量.結(jié)果表明,用擬合法測量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徑不僅合理,而且可行,能有效防止傳統(tǒng)孔徑法或針孔法等由于測量數(shù)據(jù)單一而可能出現(xiàn)的較大誤差.
[1] 蔡伯榮,魏光榮.激光器件[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1:38-39.
[2] 熊小華.刀口法測量高斯光束腰斑大小實驗設(shè)計[J].南京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2000,14(3):1-3.
[3] Bilger T H,Habib R.Knife-edge scanning of an astigmatic Gaussian beam[J].Applied Optics,1985,24(5):686-690.
[4] Cherri A K,Awwal A A S,Karim M A.Generalization of Ronchi,sinusoidal,and triangular nulings forGaussian-laser-beam-diametermeasurements[J].Applied Optics,1993,32(13):2 235-2 242.
[5] Dickson L D.Ronchi ruling method for Gaussian beam diameter[J].Optical Engineering,1979,18(1):70-75.
[6] 姚昆,侯碧輝,張增明,等.散斑位移法測高斯光束的空間分布[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0,12(2):141-144.
[7] 邱元武.激光技術(shù)和應用[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42-57.
[8] 王濤,吳福全,馬麗麗,等.尼科耳棱鏡對單模高斯光束光強分布的影響[J].物理實驗,2008,28(4):1-5.
[9] 唐爽,岑剡.利用硅光電池測量硅單晶半導體材料的禁帶寬度[J].物理實驗,2008,28(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