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壁壘”與“競爭優(yōu)勢”在某種意義上是同義詞——在商業(yè)世界里,擁有了“進入壁壘”的企業(yè)就具備了“在位優(yōu)勢”。成功推出黑莓手機的加拿大Research In Motion公司(簡稱“RIM”),其第一要務就是為競爭對手設置障礙,阻遏它們的進入,因為高枕無憂的時代已成過往。
如果評選細分市場之王,RIM的黑莓手機絕對可算一個。截至目前,黑莓全球用戶已經超過2500萬人,大多數是忠實的商業(yè)人士。許多企業(yè)高管熱愛這個鍵盤狀似草莓表面顆粒的家伙,黑莓已是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根據德意志銀行的研究,黑莓和蘋果的iPhone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的毛利率均在30%以上。然而。即使在根基最為穩(wěn)固的歐美市場,黑莓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蘋果和諾基亞無時無刻不在試圖擴大自己在這一市場的份額。黑莓該怎樣守衛(wèi)自己的“壁壘”?
顯然,在創(chuàng)造和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過程中,技術障礙絕非不能逾越,真正的壁壘其實是市場規(guī)模與客戶忠誠的高度結合。用系統(tǒng)集成不斷將商務用戶的需求引向深入、以獨有的方式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也正是面臨外敵覬覦的RIM“高筑墻”的著力點。
2009年5月,RIM與全球最大的企業(yè)管理軟件供應商SAP推出了新的集成解決方案——這一方案使其用戶能夠通過黑莓,隨時隨地訪問SAP客戶關系的管理應用程序。在此之前,RIM還與惠普建立了戰(zhàn)略聯盟,共同設計推出新的移動商務解決方案?;萜諡楹谳脩粼O計的HP CloudPrint(云打印)方案可令用戶在移動中通過簡單的互聯網存取步驟,使用距離最近的打印機打印文件,而無須下載任何驅動器。
通過新的集成方案,RIM試圖在未來更深入地介入企業(yè)在移動狀態(tài)下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借機將黑莓與商務活動更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相比傳統(tǒng)的Pushmail(電子郵件推送)業(yè)務,這些舉措頗富深意。誰動了我的黑莓?
黑莓的崛起源自獨有的Pushmail功能,通過基于移動終端的郵件推送服務,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黑莓處理郵件。這種靈活機動的辦公方式深受跨國公司歡迎。業(yè)界甚至有一種說法,由于黑莓的出現,企業(yè)高管“被迫”每天需要多工作半個小時,黑莓手機因此成為跨國企業(yè)為高管“標配”的移動辦公裝備之一。此外,簡潔的設計、穩(wěn)定的性能、超強的數據壓縮能力,使得黑莓的擁躉越來越多,還由此出現了一個新的族群——“黑莓控”,意指離開了黑莓就無法生活的商務人群。
獨特的用戶體驗也使得黑莓手機在全球手機巨頭三分天下的大勢下,得以夾縫中求得生存。這種另類的活法既是手機產品同質化時代的一個奇跡,也印證了市場多樣需求的存在。最直觀的表現是,如果與其他通信設備同時出現在某個句子中,“黑莓”一詞必須獨立。然而,當蘋果這類富有潛質的對手開始覬覦商務人群市場,智能手機廠商間的競爭似乎一夜之間曝光于聚光燈下。北美市場調研機構ChangeWave最新發(fā)布的、關于企業(yè)智能手機市場的調研報告顯示。盡管iPhone在企業(y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很小(只有5%),用戶的滿意度卻達到了59%,相比之下,黑莓的滿意度還停留于47%。
這反映出用戶消費行為正在發(fā)生某種微妙變化,即隨著數碼一代逐漸成為市場中堅力量,商用技術與消費用技術之間的界限正趨于模糊化。伴隨著谷歌地圖、Facebook等消費用技術快速滲透入企業(yè),企業(yè)的運轉生態(tài)正在發(fā)生變化,人們對移動終端功能的需求越來越多,這恰恰是黑莓的短板——其所依托的相對封閉的系統(tǒng)決定了軟件的兼容性不夠強大。而對iPhone或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手機來說,兼容性似乎不是問題,因為它們的平臺是開放式的。
更重要的是,iPhone已經實現了與微軟Exchange電子郵件系統(tǒng)的緊密對接,通過促使消費者在工作情況下更多地使用iPhone,蘋果已將挖掘公司用戶的使用價值視為下一階段的業(yè)務重點。而一直在北美高端智能手機市場進展乏力的諾基亞,也將與電信運營商AT&T公司合作,并在今年內推出諾基亞E71X手機。此外,諾基亞還承諾將在北美市場持續(xù)推出商用新品手機。無疑,這些對黑莓來說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與歐美市場遭遇的強大競爭不同,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黑莓的挑戰(zhàn)可能更多來自3G通信標準的實行。一定程度上,黑莓能夠憑借Pushmail贏得商務人士的青睞,恰恰得益于電信與互聯網的分離——它在特定時期通過電子郵件推送聯接起了兩張網絡。但是,在電信與互聯網發(fā)生深刻融合的新興市場,很難因先發(fā)優(yōu)勢而培養(yǎng)客戶持久的忠誠度。畢竟,一旦移動互聯成為常態(tài),電子郵件推送只是手機紛繁互聯網功能中的一種。
相比在歐美市場長達10年時間的耕耘,RIM在2007年后才綁定中國移動正式銷售黑莓。雖然占據了一定的先機,但與國外電信運營商需要依賴終端設備商爭取用戶不同,體量巨大的中國移動對RIM這種“小打小鬧”的合作并無十足動力,何況移動自己還有移動郵箱業(yè)務。
“壁壘”的新含義
商務手機市場的競爭擠壓,對RIM來說,如果選擇去除黑莓的商務氣質,完全擁抱消費潮,也無異于殺雞取卵。如若黑莓完全滑向消費者終端市場,以一款普通智能手機的形象出現,能夠比拼的也就只是品牌和使用品質了。事實上,RIM一直主張黑莓是一個融合了軟件(BlackBe rry Enterprise Server等)、服務(BlackBerry業(yè)務)和硬件(智能手機)的端對端無線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一個移動電話,其主要特點不在終端,而在服務。因此,就定位而言,黑莓的商務形象仍需不斷強化,而隨著Pushmail技術優(yōu)勢的相對弱化,RIM亟待找到一個新支點來支撐黑莓“商務手機之王”的地位。
黑莓亞太區(qū)副總裁勞偉強曾對“智能商務手機”下過一個定義:“無線和移動解決方案本質上是讓企業(yè)內部網絡外延擴展到隨身攜帶的移動終端上,既滿足企業(yè)流動辦公的需求,又能與公司內部管理系統(tǒng)無縫對接?!痹谝苿訝顟B(tài)下,許多商務人士訪問公司內部管理軟件的第一要求是安全。由于以往相對封閉的使用系統(tǒng),黑莓在無線網絡安全性這一領域可以說是目前做得最好的。另一方面,基于在無線加密認證上的超強實力,近年來RIM已經開始與一些公司結成聯盟,共同開發(fā)各類企業(yè)無線管理的解決方案。
這是一個持續(xù)加深客戶忠誠的過程,其最終目標是令黑莓變得無可替代。由于客戶忠誠度主要取決于轉換與搜尋成本,黑莓與企業(yè)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關聯度越高,替代者的機會就越小。
以RIM與GE Money(GE金融)的合作為例,GE Money的銷售人員需要經常開展各種客戶跟進活動,包括電話訪問、客戶調查及有關競爭對手動態(tài)的市場情報搜集。過去,銷售人員采用一種專為黑莓定制的無線聯絡管理表格,但所有成員只能采用同一種表格來處理數據收集任務。GE Money希望能夠有一種反應更快、更靈活的方案,讓銷售管理人員及時掌握從客戶訪問中搜集到的商務情報,從而更好地進行決策。隨后。通過與Flowfinity Wi reless Inc,這類為無線企業(yè)提供“即開即用”適應性應用方案的供應商合作,在黑莓的企業(yè)解決方案上安裝了FlowfinityActions企業(yè)版,無需任何專業(yè)編程技術就能使銷售人員在移動狀態(tài)下編制各式各樣的數據表格。目前,GE Money在美國和加拿大共有150多名銷售人員都使用了Flowfinity Actions,黑莓也因此獲得了GE方面的肯定:“擁有移動電子郵件很好,但擁有移動商務應用,能夠搜集和使用商務數據感覺則更佳?!?br/> 這是在成熟市場培育客戶忠誠的新舉措。而按照RIM在中國的業(yè)務發(fā)展策略,跨國公司是黑莓的首要目標客戶群;其次是中國的大型企業(yè);接下來才是中小型企業(yè)用戶。雖然中國的3G牌照已經發(fā)放,但由于攜號轉網政策并未出臺,在可預見的兩年內,3G暫時還不會沖擊中國移動的黑莓用戶,加之iPhone及諾基亞的E系列正版智能手機都還在國門外徘徊。對于黑莓而言,這些都意味著競爭對手因政策原因造成的轉換成本反而成為黑莓“中國計劃”繼續(xù)先行的保障。
以時間換空間,黑莓苦心孤詣打造的戰(zhàn)略壁壘,仍將在未來的兩年里繼續(xù)顯示出不凡的競爭優(y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