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一個享譽世界的童話大王,他用生花妙筆創(chuàng)作出許多飽含深情的童話篇章,為人們營建了一個色彩絢爛、神奇動人的“安徒生童話世界”。在這個虛幻世界里,愛情之光璀璨奪目,在愛的名義下,善與惡、美與丑、喜與悲相互碰撞,正義與執(zhí)著、偉大與犧牲、堅貞與愛情彼此砥礪。但是,鮮為人知的是現(xiàn)實中的童話大師竟終身未娶!愛情,這個令人著魔的字眼留給安徒生的是無奈與傷感。今天,我們就撩開安徒生童話世界的夢幻霓裳,走進他真實鮮活的愛情人生。
安徒生誕生于丹麥歐登賽一間狹窄破舊的小屋,祖上以務(wù)農(nóng)為生。家中雖沒有多大產(chǎn)業(yè),然而量入為出,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到了他祖父手里,家中突遇火災(zāi),他的祖父悲痛得發(fā)了瘋,開始不務(wù)正業(yè),因此家道中落。安徒生的父親做了修鞋匠,僅夠全家人勉強糊口而已,然而父親早亡母親再嫁后,由于繼父沒有能力來資助他,安徒生就不得不自食其力了。從此以后,年少的安徒生幾乎終年漂泊在外,過著一種流浪生活。即使安徒生后來憑借自己的才情與努力躋身上流社會,但在門第等級觀念盛行的時代,他低微的出身往往被上流社會的一些人嘲笑,這甚至成為他遭到自己所愛女性遺棄的原因之一。據(jù)安徒生自傳所載,他被遺棄的主要原因是相貌丑陋:臉型很長,眼睛很小,身軀高大但是手臂長得過膝。其貌不揚倒也算了,但是安徒生根本不修邊幅,衣衫襤褸而又極不合身,如此不注重形象,也難怪年輕女士們對他敬而遠之了。形象不佳確實為安徒生增添了不少煩惱,有一次他拜訪一位著名的女舞蹈家,這家里的女傭人竟然施舍給他一枚硬幣,這件趣聞讓他極為尷尬。
初戀之痛
1822年,安徒生結(jié)識了莎士比亞作品的丹麥譯者沃爾夫氏—— 一個已經(jīng)退職的海軍大將,沃爾夫氏及其家人對安徒生非常和善,尤其是沃爾夫的長女亨利蒂時常去照顧窮困的安徒生。后來,沃爾夫夫婦亡故,亨利蒂同年幼的弟弟一起生活,然而弟弟因感染黃熱癥不治而亡。悲痛的亨利蒂回到丹麥,幾乎天天和安徒生見面,但悲傷和思念之情揮之不去,于是她決定前往弟弟葬地憑吊。1858年的9月,亨利蒂乘漢堡的奧斯特利亞號輪船到英國。時隔不久,安徒生從報紙上驚悉:奧斯特利亞號輪船在大西洋中失火燒毀。亨利蒂香消玉殞,安徒生的初戀也被無情的大海吞噬,悲痛欲絕的安徒生作詩悲悼:
你是我的姐姐,勇敢而同情/你當(dāng)我被人踐踏的時候,曾經(jīng)沉靜地扶起了我的靈魂/……/再會吧,我童年的朋友啊!
日日夜夜,安徒生思念著他的亨利蒂,他常常為這個美麗而不幸的女子祈禱,這不甚明朗的情感經(jīng)歷連同亨利蒂葬身大海,仿佛在冥冥之中預(yù)示著安徒生愛情悲劇的開始。
單相思慕
1830年夏,為創(chuàng)作劇本收集素材,安徒生在丹麥國內(nèi)做了一次為期兩個月的旅行。途中,他到大學(xué)同學(xué)柯里斯琴·沃伊格特的家中做客。在那里,安徒生對柯里斯琴的妹妹里玻格一見鐘情,但是,里玻格當(dāng)時已經(jīng)情有所屬,安徒生非常失望。為此,他寫下了一首小詩《一雙棕色的眼睛》:“我新近看見一雙棕色的眼睛,我的家和我的世界在里頭,那里燃燒著聰穎和童稚的喜悅;我永遠也忘不了它們!”這是安徒生最好的詩歌之一,他惟有在這種單相思中消解心中的痛苦。1831年,安徒生到國外旅行,希望以此忘記憂傷。
1832年,安徒生愛上了約納斯·科林的小女兒——比他小8歲的路易絲·科林,但那同樣也是無始無終的單相思罷了。路易絲的父親科林掌握著整個丹麥財政大權(quán),他雖然對安徒生視若己出,但安徒生還是體察到自己與這個家庭有著本質(zhì)上的隔閡。科林家族對于這段感情一直積極阻止,路易絲一直處在已婚姐姐英格伯的嚴(yán)密監(jiān)視之下。1833年的冬天,路易絲和別人訂婚了,不過,真正結(jié)婚是在7年之后,科林一家為路易絲匆忙訂婚的目的就是盡快擺脫安徒生的糾纏。
1837年,32歲的安徒生暗戀上了偉大物理學(xué)家奧斯特的女兒——16歲的索菲·奧斯特。但是安徒生感覺自己太窮,不可能給她很好的物質(zhì)生活,因此沒有勇氣向索菲求婚。后來一天,當(dāng)索菲告訴安徒生她已經(jīng)訂婚的消息,安徒生表面沒有吃驚,只是在日記里悄悄寫道:“上帝保佑你,我的親愛的,我鐘愛的索菲!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如果我有錢的話,那我和你生活在一起會是多么的快樂!”
“嚴(yán)寒的天氣正是雪人最快活的日子,而他卻感受不到歡樂,因為他得了火爐相思病,氣候越變越暖,雪人也漸漸虛弱下去。他什么也不說,也沒有一句抱怨,一天早晨,他終于癱倒了,只剩下那個支撐他的火鉤?!边@是安徒生童話《雪人》中的內(nèi)心獨白。在安徒生身上,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多種性格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多情、自負(fù)、充滿想象力,同時卻又自卑、敏感、內(nèi)向——這一切似乎都是為單戀預(yù)備的。
有緣無份
1839年夏,安徒生第二次到瑞典旅行,他應(yīng)邀居住在瑞典蘭格爾伯爵家,在那里結(jié)識了巴爾克伯爵的兩個女兒——路易斯和馬蒂爾達·巴爾克。1840年,安徒生第三次去瑞典時再次拜訪巴爾克伯爵,他對馬蒂爾達萌發(fā)了愛慕之情。這一年10月,安徒生到歐洲和近東做了一次長達近一年的旅行。行前他給馬蒂爾達寫了一封很憂傷的信,信中有這樣的話:“你比你能想到的更經(jīng)常在我思想中出現(xiàn),你對我妹妹一般的溫柔的善意讓我產(chǎn)生了希望,你寫一封信會使我快樂?!?br/> 馬蒂爾達給安徒生寫了回信,但是由于傳信人的失誤,安徒生兩年以后才看到那封回信,這時安徒生已經(jīng)移情詹妮·林德了。這或許是一次真正可能成功的戀愛,很遺憾,安徒生錯過了。
終未成功
安徒生情感豐富,在年輕時他對待愛情不免有些躁動,經(jīng)過幾次打擊,安徒生對女歌唱家詹妮·林德的感情就是頗為成熟了。
1840年,安徒生在哥本哈根下榻的旅店里結(jié)識了瑞典女歌唱家詹妮·林德。詹妮比安徒生年幼15歲,被譽為瑞典的“夜鶯”。1843年秋天,詹妮·林德第二次來到哥本哈根,經(jīng)丹麥芭蕾舞大師和安徒生的安排,詹妮在哥本哈根演出。
詹妮的演出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安徒生不僅被詹妮的容貌迷住,而且被她的藝術(shù)征服。安徒生說:“我可以這樣說:從詹妮那里我才算了解了藝術(shù)的圣潔……沒有哪一本書,沒有哪一個人能比詹妮對我,作為一個詩人,有過更好、更加高貴的影響。”在長達14年的時間里,安徒生一直癡心的迷戀著詹妮,追隨她到倫敦、柏林和魏瑪,向詹妮求婚的話幾次涌到口邊。但是詹妮一開始就表明她只把安徒生看成是自己的兄長。1854年詹妮和鋼琴家奧托·格爾德施米特結(jié)婚,并在美國定居。
不諱言地說,安徒生當(dāng)然很想通過在上層社會找到自己的愛情,以消解這種無歸屬感,做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流人物,可是在感情上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這樣一種尷尬的處境:在上層社會許多女性的眼中,她們雖醉心于安徒生的才華,但若言及婚嫁,則現(xiàn)實得很,因為她們深知安徒生雖可以出入上層社會,但只是個窮作家,微薄的出版收入根本不夠自己一個人生活,又如何愿意成為他的妻子呢?安徒生在童話中反復(fù)經(jīng)營著美麗夢幻的情境,用詩人般的想象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完美的單戀對象,愛情在他的童話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童話中的愛情又往往來自于現(xiàn)實中失意的情感生活,伴隨著他吟唱著那美麗而憂傷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