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08美國總統(tǒng)選舉奧巴馬當選的原因及其政治影響

2009-12-25 10:18:22張鷙遠于祿娟
理論月刊 2009年9期
關鍵詞:美國奧巴馬

張鷙遠 于祿娟 王 偉

摘要:2008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奧巴馬成功當選,美國出現了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究其原因,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奧巴馬最終戰(zhàn)勝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凱思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奧巴馬的當選無疑對美國政治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關鍵詞:美國;總統(tǒng)選舉;奧巴馬;當選原因;政治影響

中圖分類號:D7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9)09-0150-03

2008年11月5日,美國迎來歷史性時刻——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當選為首位美國黑人總統(tǒng)。奧巴馬當晚在芝加哥格蘭特公園發(fā)表獲勝演講。與此同時。麥凱恩發(fā)表演講,承認選舉失敗,并祝賀奧巴馬當選。這樣2008年新一屆美國總統(tǒng)選舉終于落下了帷幕。

一、奧巴馬陣營自身的競選優(yōu)勢是其獲勝的直接原因

1988年2月美國《新聞周刊》曾公布了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測驗:表明62%的黑人和56%的白人認為2008年之前可能出現一位黑人總統(tǒng)。美國有可能出現首位非裔總統(tǒng),這無疑將吸引了很多選民和媒體的目光。在民主黨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著名的黑人政治家和共和黨候選人角逐總統(tǒng)。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新聞效應和沖擊力,已為民主黨奧巴馬圓夢2008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首先,奧巴馬在媒體上塑造了良好的政治形象。大眾傳媒本身憑自己擁有的大量讀者和觀眾主動介入大選進程,對大選的最終結果產生影響。它可以使一個競選者成為白宮的未來的主人,也可以讓一個人永遠徘徊在白宮門口。貝拉克·奧巴馬的名字本意是“幸運的”。奧巴馬是媒體曝光率極高的美國政壇明日之星,在當時許多媒體就認為,奧巴馬很有可能人主白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2004年11月他成為經過改選后的國會中唯一一位黑人參議員,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五位黑人參議員。在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的“2005年最值得關注的美國人”中。他還被評為“最值得關注的政治家”。他是一個親民加低調的關鍵人物。他謙虛地說:“在參議院100個席位中,我的資歷排在第99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主要是傾聽和學習,“還得給別人削鉛筆”。在2008年奧巴馬和麥凱恩的總統(tǒng)競選中,媒體把奧巴馬塑造成和肯尼迪一樣的人物。奧巴馬給美國政壇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從混血的出身到白紙一般的從政背景,遠沒有很多老政客那樣復雜,這也是他在個人魅力之外的吸引力。奧巴馬的主要機會來自于人們對現實政治的不滿。無論是陷入困境的伊拉克戰(zhàn)爭。還是共和黨政府面臨的經濟危機和各種丑聞,都使得很多選民對共和黨感到失望,也萌生了人們改變現狀的愿望。奧巴馬的市場定位是吸引渴望改變政治現狀的人們。伊拉克戰(zhàn)爭之后,渴望變革的國民情緒集結起來,這也是奧巴馬這一新面孔脫穎而出的原因所在。

在媒體的視野中,一位“優(yōu)質”的候選人是競選成敗的關鍵因素,評判“優(yōu)質”的標準至少包括以下幾項:誠實、勇敢和正直的品質,獨特的魅力,受人喜愛的親和力,高超的籌款能力,良好的判斷能力等。據此而言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可以“達標”,但細加分析則會看到奧巴馬的優(yōu)勢:奧巴馬在親和力和籌款能力方面明顯優(yōu)于麥凱恩。從性格特點來講,奧巴馬更適合美國的選舉政治。他能夠廣泛聽取意見,從善如流,具有領導團隊、團結他人的能力。美國總統(tǒng)競選是一個堆砌美元的游戲。總統(tǒng)候選人要想贏得選舉的勝利,靠的是兩票選票和鈔票。選票決定勝負。鈔票則是決定勝負的基礎。2008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已創(chuàng)下美國總統(tǒng)選舉耗資之最,選舉花費總額高達24億美元之多。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奧巴馬已籌得6.2億美元之多,創(chuàng)下美國總統(tǒng)選舉歷史上個人籌款紀錄,這遠遠高于麥凱恩。奧巴馬得票大幅度領先于麥凱恩是順理成章的。

其次,奧巴馬牢牢抓住經濟問題這一競選關鍵因素,贏得了大多數選民的支持。在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特別是2008年華爾街金融風暴大幫奧巴馬之忙。在美國次貸危機不斷加深、通貨膨脹日益高漲、經濟增長幾近衰退的大背景下。一場關于“變革”與“保守”的經濟政策較量已經成為兩黨候選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白兏铩笔敲裰鼽h候選人奧巴馬的主要競選口號。而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的政策被奧巴馬攻擊為“布什經濟政策的延續(xù)”、“保守經濟政策的升級版”。麥凱恩與布什的經濟政策進行有效切割,說服百姓自己有能力實現變革的企圖并沒有奏效。而奧巴馬努力把這次金融危機與共和黨政府的經濟政策掛鉤,使人們確信了:只有他才可能使美國實現真正的變革,帶領美國走出危機。麥凱恩與奧巴馬之間進行了三次全國電視辯論,辯論的核心主題是經濟問題。三次電視辯論后的民意調查均顯示奧巴馬明顯高于麥凱恩。畢竟經濟議題是目前美國民眾最關心的頭等大事,而奧巴馬在經濟部分的辯論中表現更好。得益于金融風暴的奧巴馬在民調中一路領先,而麥凱恩盡管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挽回頹勢。奧巴馬已贏得包括《華盛頓郵報》、《洛衫磯時報》及《芝加哥論壇報》等大報在內的51家美國報紙表態(tài)支持,而支持麥凱恩的只有16家,顯示奧巴馬已經取得難以撼動的優(yōu)勢,這樣媒體出現了向奧巴馬一邊倒的局面。

再次,選擇了合適的總統(tǒng)競選伙伴。來自特拉華州的國會參議員、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拜登成為奧巴馬的競選伙伴。這樣,奧巴馬陣營是112歲(47+65),麥凱恩陣營是116歲(72+44)。從年齡結構上講,奧巴馬陣營略占優(yōu)勢。而奧巴馬和“最老的總統(tǒng)候選人”麥凱恩相比卻占盡了優(yōu)勢。在此之前,共和黨一直攻擊奧巴馬從政經驗不足。說美國需要一個有經驗和能力的資深政治家來掌舵。共和黨前任主席弗蘭克說:“奧巴馬不是太黑,而是太綠太嫩?!苯衲?6歲的拜登是典型的華盛頓的資深政客,曾是美國最年輕的參議員,35年的參議員經歷比麥凱恩多16年。在他的參議員生涯中,他為自己建立了外交方面的聲譽。成為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熟悉世界各國的領袖和外交官這個選擇顯然彌補了奧巴馬在外交和國家安全領域的經驗不足,亦有利于提升民主黨競選隊伍的“戰(zhàn)斗精神”。選擇在外交和軍事方面經驗豐富的拜登,無疑確保了奧巴馬的成功。另外,拜登這位號稱“美國歷史上最貧窮的參議員”來自藍領的天主教家庭。這對于吸引與奧巴馬一直有距離的藍領階級也有所幫助。

二、布什政府內外政策失誤和自由主義政治思潮抬頭是奧巴馬當選的深層原因

美國的共和黨素有“總統(tǒng)黨”之稱。選舉的規(guī)則更有利于共和黨。選擇總統(tǒng)的制度——選舉團一直偏向于共和黨。在2000年的大選中布什意外戰(zhàn)勝了戈爾成為美國第43任總統(tǒng),戈爾高于布什53萬張選票。最后法院判決布什獲勝。這種“蛇吞象”的僵局在美國歷史上出現過四次。由于選舉制度的不民主,布什雖然幸運贏得了兩次總統(tǒng)選舉。但民主黨贏得了美國民眾的更多同情。這無疑對2008年民主黨奧巴馬成功當選贏得了先機。

首先,布什的對內對外政策上的日益困頓成為奧巴馬

當選的重要客觀原因。華爾街金融危機如颶風般橫掃全美金融體系,并引發(fā)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美國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誘發(fā)全球一系列經濟動蕩,將有更多大型金融機構在這場危機中倒下。共和黨執(zhí)政八年,人們尚未走出“9·11”的陰影,“金融大廈”又轟然倒塌。麥凱恩雖然也在打“變革”牌,但其實際效果將隨著經濟危機的蔓延和加深而大打折扣。美國經濟走到如此的地步。執(zhí)政的共和黨難辭其咎。華爾街金融風暴沖擊的不僅僅是美國的經濟。還徹底粉碎麥凱恩的總統(tǒng)夢想。“笨蛋。最重要的是經濟”。比爾·克林頓的這句名言對今天的美國大選來講真正是最好的詮釋。

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后,布什和新保守主義者一拍即合。推行單邊主義的政策,這種居高臨下的做法,不僅把一種平等的文化交流變成一種完全單向行為的“文化輸出”,而且還給本來就不安寧的國際社會增加了新的沖突根源。同時宣布推行新的“反恐怖主義戰(zhàn)爭”。要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捕獲或殺死本·拉登。到2004年后期,美國不僅沒有發(fā)現薩達姆和基地組織聯系,更不用說與9·11事件之間的任何聯系,也沒有發(fā)現薩達姆已經掌握了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任何證據。美國在伊拉克的困境使布什主義名譽掃地,并使外交政策的現實主義者逐漸恢復了權威。這時“布什主義”實質上已經名存實亡。在2006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之后,伊拉克問題使美國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外交困境和挑戰(zhàn)。隨著美國在伊拉克遇到的麻煩日益增大和美國國內對布什政府伊拉克政策的懷疑日益加深,世界范圍內反美主義高漲,廣受國內外爭議的布什主義”走到了盡頭。

在布什政權執(zhí)政的八年里,以“反恐”名義發(fā)動的兩場對外戰(zhàn)爭導致了新保守主義外交政策的失敗,今天的金融危機又宣告了布什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破產。由于外交困境和挑戰(zhàn)及華爾街金融風暴使共和黨重蹈歷史的覆轍?!胺丛诼毧偨y(tǒng)的情緒”最終使民主黨奧巴馬獲利。據此而言。麥凱恩不是輸給了奧巴馬,而是輸給了小布什的內外政策。

其次,美國社會政治思潮的變動對奧巴馬當選起了決定性影響。從1860年以來,保守主義政治思潮和自由主義政治思潮一直交替左右著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結果。美國人一直在自由與平等之間擺動。能夠順應美國社會政治思潮發(fā)展趨向的政黨或總統(tǒng)候選人,其取勝的機會相對要大得多。一般來說,當自由主義思潮居主流地位時。美國民主黨獲勝的機率就大于共和黨;而當保守主義思潮處于主流地位時,共和黨的成功率就高于民主黨。應該說,美國總統(tǒng)選舉結果是美國社會政治思潮變化的風向標。在當今美國社會政治思潮正在發(fā)生重大變化,這顯然對于民主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是有利的。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自由主義思潮發(fā)展到頂峰開始緩慢下滑,而保守主義思潮開始復興。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受保守主義思潮的影響。美國社會日益趨于保守。里根總統(tǒng)于20世紀80年代初發(fā)起的所謂“保守革命”,經過里根和老布什兩屆共和黨政府的努力。終于在1994年中期選舉時完成。這標志著美國保守主義思潮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思潮。在這股思潮的推動下,保守派兩次沖擊白宮,終于在2000年大選中成功地把打著“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旗幟的布什推上了美國總統(tǒng)寶座。但“9·11事件”后。尤其是近三年以來,美國保守主義思潮的上升勢頭有所減弱,自由主義思潮有所抬頭。2006年中期選舉民主黨在國會參眾兩院大獲全勝。這一結果可以看作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的美國保守主義思潮開始走下坡路的一個征兆??梢钥醋鹘陙砻绹杂芍髁x思潮有所反彈或抬頭的一個標志,這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2008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奧巴馬當選的最終結果。而奧巴馬的當選又加速了這一進程的到來。難怪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丹福斯曾感慨地說:“2008年一切可能的有利于奧巴馬的因素都繼續(xù)向著有利于他的方向發(fā)展,一切不利于麥凱恩的因素都向著不利于他的方向發(fā)展?!?/p>

三、2008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奧巴馬當選產生的政治影響

首先,奧巴馬的當選標志著美國黑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已開始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是美國黑人爭取自身權利特別是選舉權利的里程碑。美國是一個由外來移民以及移民后裔組成的國家。然而,在所有的移入人口中,只有非洲人是帶著鎖鏈來的。美國首位總統(tǒng)華盛頓主張“能制定某種計劃。借以慢慢地、穩(wěn)當地和不知不覺地廢除這個國家里的奴隸制”。美國內戰(zhàn)以后,憲法第十五條修正案(1870年批準)保障了黑人的選舉權。但隨著南方重建的結束和白人至上的確立。南方黑人逐漸喪失了這一基本公民權利。隨后南方各州限制黑人選舉權的法律措施紛紛出籠:“文化測驗”:“人頭稅”條款;“祖父條款”;“白人預選制”。歧視性的法律加上種族主義暴行,到20世紀初南方各州黑人的選舉權幾乎被剝奪殆盡。二戰(zhàn)的爆發(fā)是黑人民權運動斗爭史上的“轉折點”和“分水嶺”,它“播下了50、60年代抗議運動的種子?!彪S著黑人種族意識的覺醒。爭取民權的斗爭再次興起。經過上個世紀50和60年代的激烈群眾斗爭,1964年民權法和1965年投票權利法通過。黑人爭取平等權利在法律上和實際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黑人的狀況有了顯著改善。在南方11州能夠投票的黑人人數急劇上升。回顧70年代以來的黑人爭取平等的斗爭,適應新的情況斗爭的目標和方式都發(fā)生了明顯變化。斗爭的目標是爭取政治上的更大發(fā)言權,即爭取政治平等地位。斗爭方式,則從群眾直接行動轉入參政活動。使用黑人的選票力量競選公職、影響選舉結果和政府政策。從洛杉磯、芝加哥、費城到紐約市長美國最大的四個城市先后出現了黑人的面孔。1984年和1988年黑人杰克遜兩次參加美國總統(tǒng)競選。它激發(fā)黑人參政的積極性,使黑人競選公職成為上世紀黑人運動的一個明顯特點。它也表明黑人已不滿足于低層次的參政。開始向高層次的參政進軍。

一方面是由于多年來黑人反對種族歧視、種族隔離以及追求平等權利而進行堅持不懈斗爭的結果,另一方面它還與二戰(zhàn)后美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變化,黑人的經濟地位不斷改善,種族意識不斷覺醒是分不開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在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其中,追求種族平等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不斷發(fā)展的原動力。而二戰(zhàn)后美國黑人經濟地位的改善與思想上的轉變又為奧巴馬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可靠的保障。美國對黑人的偏見和歧視已經深深植根于社會的文化土壤之中,即使黑人在名義上擁有了法律的平等保護,擁有了選舉權,但其社會地位得到實質性的提高的提升,完全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旅途依然遙遠。

其次,它還推動了其他美國少數民族和婦女積極參政。特別是為華裔政治地位的提升開辟了道路。與黑人的處境類似的,還有被稱為“新移民”的亞裔、拉美裔等非歐洲商移民,他們的權利問題也是長期以來美國公民權利保障制度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大批來自亞洲和拉美洲等地區(qū)的移民長期遭受歧視。得不到平等的權利保障。美國少數民族面臨的不平等仍然是美國最嚴重和難以解決的挑戰(zhàn)之一。在美國政治制度的發(fā)展史上。浸透了對有色人種及少數民族的人權的限制。實質上剝奪或變相限制了他們的選舉權,尤其是選舉的權利。但是,盡管少數民族為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仍始終是美國這個“第一世界中的第三世界”,處于被遺忘的邊緣。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籍華人人口已超過日裔,取得在美亞裔人口的首位。資料表明。自1970年以來,亞裔人口已經增加一倍,預估到2020年將增至2000萬人,占全美人口的6%。華裔人口雖然增加很快,但畢竟只占美國總人口的1%。在2004年大選中,亞裔仍感到受到兩黨候選人的忽視,除與亞裔人口相對少有關。也因為亞裔原國籍多,政治態(tài)度復雜有關。同時亞裔集團之間彼此溝通也十分有限,往往是老死不相往來,所以長期不能積聚強大的政治力量。加之白人的種族主義,亞裔被排斥在美國的主流社會之外。長期處于二等公民的地位。亞裔希望在政治舞臺上有所作為。只有走團結的道路,包括內部團結和外部團結。

奧巴馬通過一場威力無窮的“人民戰(zhàn)爭”打敗麥凱恩而入主白宮。奧巴馬掀起一場美式“顏色革命”,實現了少數族群—非裔、西裔、亞裔和印第安人等族群利益的整合。金融危機還促使作為黑人政治家參選的奧巴馬史無前例地獲得了美國猶太裔選民的認同和支持。在2004年和2008年總統(tǒng)大選中。華人與黑人相比差距很大。華裔在參選方面固然有令人贊嘆的成就,但在美國的政治文化版圖上沒有體現出力量,華人參政在美國雖還沒有形成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量尚顯單薄。華人未來的政治走向是團結起來。走進主流社會。為華族整體的權益爭取應有的地位。當然這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楊小民

猜你喜歡
美國奧巴馬
奧巴馬一家的總統(tǒng)假期
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 04:18:37
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19:08
美國商業(yè)銀行衍生品業(yè)務的特點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5:39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09:36
奧巴馬PS趣味惡搞
奧巴馬巧為三人解圍
公務員文萃(2013年5期)2013-03-11 16:08:44
奧巴馬道歉兩邊不討好
奧巴馬“舞劍”
奧巴馬來了等
延安市| 广安市| 延庆县| 涿州市| 枞阳县| 垣曲县| 永仁县| 哈尔滨市| 静宁县| 巩义市| 留坝县| 汉中市| 东光县| 土默特左旗| 岫岩| 吉安市| 达州市| 梁平县| 乃东县| 建水县| 安新县| 寻甸| 淅川县| 阆中市| 横峰县| 台南县| 仁化县| 龙海市| 锦州市| 泸定县| 调兵山市| 镇安县| 嘉禾县| 乌拉特后旗| 新竹县| 武陟县| 平乡县| 虎林市| 东至县| 乌兰察布市|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