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才
摘要: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臨終關懷與安樂死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兩者孰優(yōu)孰劣的爭論從未停止。本文試圖從終極關懷的理念出發(fā) ,以追求完滿的死亡品質為愿望,尋求兩者有機結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臨終關懷;安樂死;死亡品質
中圖分類號:C912.68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6—0031—02
據(jù)現(xiàn)有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中國每年有700萬人去世。也就是說,中國現(xiàn)在每年有700萬人要走向臨終直至死亡,經(jīng)歷這人世間最大最深刻的痛苦。非但如此,若以每個逝者約有5個直系親屬,10個左右的朋友計算,則中國每年約有3500萬人要承受喪親之痛,7000萬人要承受喪友之痛。因此,對臨終者及其親友提供支持和安慰,讓他們能正確面對死亡,鼓起勇氣面對死亡,這是人們所需要的,也是終極關懷所需要的。
科學不是萬能的。在死亡面前,科學無能為力。就醫(yī)學來說,安樂死應運而生,它力圖使病人死得尊嚴,死得安樂,獲得完滿的死亡品質。
宗教不是萬能的。在死亡面前,宗教無能為力。就佛教來說,臨終關懷應運而生,它強調(diào)使病人獲得有尊嚴,活得安樂,平靜地體驗生命的每一面,包括死亡。
安樂死與臨終關懷,誰是真正的智慧?完滿的慈悲?筆者認為,兩者都是人類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產(chǎn)物,都是大智慧,大慈悲,殊途同歸。生命與死亡本為一體,安樂死與臨終關懷的結合勢在必行。
一、安樂死是社會各界和患者自身對絕癥病人的臨終關懷
安樂死(Euthanasia)一詞源于希臘文,本意是指“無痛苦幸福地死亡”,顯然,這個詞的初衷是要表達人們的一種希冀和向往:在身心安泰之中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路,從容地告別人生。實際上,這類似中國人的壽終正寢、無疾而終的“優(yōu)死”之意?,F(xiàn)代意義上的安樂死概念通常是指身患絕癥的病人,于治愈無望、生命垂危而又極度痛苦的情形下,自愿要求盡早結束生命,在此前提下所實施的保持人的尊嚴與安詳?shù)乃劳鎏幹梅绞健?/p>
我國不少贊成推行安樂死的專家學者參照國外關于安樂死的一些理論,為安樂死的實施提供了倫理依據(jù),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點:
第一,對患者本人來說是人道主義的體現(xiàn)。對于那些身患不治之癥、生存無望而又極度痛苦的患者,與其任其茍延殘喘、痛苦不堪,或者在忍受不了痛苦折磨之下采用殘忍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還不如以“優(yōu)死”的方式使之安詳、尊嚴地離世,以盡早結束痛苦。這實際上也是人道主義的一種體現(xiàn)。
第二,對患者家屬來說可以解除他們心理與經(jīng)濟上的負擔。為了親人無可挽救的生命無意義的延續(xù),親屬出于親情,承擔著精神、經(jīng)濟的雙重負擔,不僅弄得精疲力竭,甚至還可能傾家蕩產(chǎn)。合法地實施安樂死,無疑可以減除親屬因患者病痛而引起的心理痛苦,并減輕他們的經(jīng)濟負擔。
第三,實施安樂死對社會而言也符合社會公益原則。它可以使我國有限的衛(wèi)生保健資源用于多數(shù)人必要的常規(guī)醫(yī)療服務。如果把有限的資源花在無可挽救、茍延殘喘的絕癥患者身上,實際上是違背了社會公正與效用的原則。故實施安樂死從社會角度而言也是可取的。
安樂死問題涉及的主題是死亡,故人們無法回避對死亡的認識。正確地理解死亡及其意義十分重要。就人類整體而言,死亡關系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對人類個體來說,死亡可以促使人去領悟生命的真諦以及生存、生活的價值意義。
西方哲學家海德格爾對死亡問題作過深刻的論述,他認為:死亡不能只理解為“臨終”這一生理上的結局,而應看成是人的存在的一種方式。死是包容每一個人的整個生活以及承擔自身責任的實際存在,它籠罩、覆蓋、貫穿整個人生的過程,并決定著生的內(nèi)容、內(nèi)涵價值與責任,以及生活的走向。因此,正確認識死亡有助于人們反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了解死亡與死亡的意義,無疑對我們破除死亡的神秘感和恐懼感,以及以理智的心態(tài)看待安樂死等問題是大有裨益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整個社會大多數(shù)人接納了正確的死亡教育,對死亡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才可能更深刻地思考安樂死之類的問題,并以平常的心態(tài)看待死亡和選擇死亡的方式。
當優(yōu)生學終于被承認后,以安樂死為代表的優(yōu)死學,來自人類生命末端的一系列生死有關的理論、法律、社會問題又向人們發(fā)出強勁的沖擊波,同時也是現(xiàn)代醫(yī)學工作者所面臨的嚴肅問題。目前,荷蘭是世界上安樂死唯一合法化的國家,世界絕大多數(shù)的國家都未立法。。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生命質量的重要性,意識到生命自主是病人的權利,公眾要求實施安樂死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在我國安樂死立法還處于探討階段,國內(nèi)普遍認可的安樂死定義是:患不治之癥的病人在病情危重、精神和軀體極端痛苦的情況下,要求醫(yī)生采用人為的方法使其在無痛苦狀態(tài)下渡過死亡階段、終結生命的全過程。我國研究安樂死的專家組提出:安樂死的本質,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樂;它所回答的是“死得如何”,而不是“為什么死”。安樂死重視病人死的尊嚴,死的安樂,停止生命及強調(diào)家屬的感受,臨終關懷強調(diào)病人活得有尊嚴,重視病人自身及家屬的感受,安樂死是終止生命,屬于臨終關懷的范疇之內(nèi),是臨終關懷的一部分。
二、臨終關懷在生命質量的追求上是另一種“安樂死”
臨終關懷(Hospicecare)是對臨終階段的病人包括其家屬的一種“特殊服務”,實際上也是一種對臨終患者處置死亡的方式。我國臺灣、香港稱之為“寧養(yǎng)服務”、“善終服務”。臨終關懷主要是向臨終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包括醫(yī)療、護理、心理和社會等各方面的照護,使臨終患者的癥狀得到控制,痛苦得以緩解,生命質量得以體現(xiàn),生命受到尊重,同時,病人家屬的身心健康也能得到關照,最終使病人能夠無痛苦、無遺憾、安詳或舒適地告別親友和人生,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眾所周知,目前人類疾病譜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以我國為例,以往的傳染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的位次則不斷前移,逐漸成為主要死因,這些疾病在臨床上均表現(xiàn)為一個相對緩慢的發(fā)展過程,從而使臨終患者的數(shù)量日益增多。
臨終關懷不僅是對病患者最后生命程途的醫(yī)療呵護,而且是人類在基本解決生存問題之后,進一步解決如何面對死亡時的痛苦、畏懼、絕望和憂愁的一種情感關懷,是現(xiàn)代人類社會最具人性化、人道主義和人文精神的一方面體現(xiàn)。它是人類在生活品質提高之后,努力提升“死亡品質”,從生理、心理、精神、靈魂諸方面追求最后圓滿與徹底解脫的精神慰藉。
臨終關懷不僅對病人采取積極的支持治療和護理,而且還給予病人、家屬精神上的支持,使他們能正視、承受現(xiàn)實。同時,也關心家屬的身心健康,使病人和家屬始終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從而共同去坦然面對生存與死亡問題。
由此可見,臨終關懷對臨終患者實行的是一種全方位的人道主義服務,它的目的不是要盲目地投入大量醫(yī)藥、設備去救治回天無望的病人,它也杜絕簡單、冷漠、草率地對待病人,而是希望讓臨終病人在人生的最后歷程中,于身心兩方面都能充分感受人間的溫暖,真正體現(xiàn)出他們的生命價值和生命尊嚴。每個人都希望生得順利、活得幸福、死得安詳。當一個患者處于生存無望的人生終末階段時,除了緩解肉體的痛苦,最需要的就是能享有人間的溫暖、社會的尊重、精神的照護、以及親情的關懷。臨終關懷恰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
顯然,醫(yī)學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臨終關懷,臨終關懷的發(fā)展,也是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道德要求的,在一定意義上,它也是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貫徹“尊老敬老”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臨終關懷的迅速興起和蓬勃發(fā)展是勢所必然的。
三、兩者的有機結合是當代社會最佳的選擇
隨著醫(yī)療保健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預期壽命也在增長,整個世界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我國也將步入老齡化社會。據(jù)專家預測,到204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增加到3.74億,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24.5%。屆時,每4個中國人中就會有1個老人。據(jù)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年邁體衰、身患重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照顧的老人(特別是終末期癌癥患者)就有數(shù)10萬之多,因此,在人生歷程的最后階段,如何能得到特別的關懷和照顧,也被提到了議事日程。加上我國傳統(tǒng)死亡觀念歷來是重視生命,避諱死亡,不輕言死,就更有一個如何妥善處理臨終患者的合乎倫理的方式要求。
把臨終關懷與安樂死相對照,兩者的對象都是臨終患者,但在處理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安樂死處于對臨終患者身心痛苦的關懷,希望賦予他們死得尊嚴,然而它側重于無痛的迅速死亡,忽略了對患者心理上,心理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料;而臨終關懷采取適宜性和支持性的照料方法,在身心上給患者全面的護理,但無可否認患者仍然遭受著病魔的折磨與痛苦,承擔著身心上的嚴重傷害。兩者互有優(yōu)劣,各有偏重,他們的結合將為老年人贏得終極的關懷,他們的結合勢在必行。
對現(xiàn)代人來說,活在當下是幸福的。擁有安樂死和臨終關懷的選擇,本身就是莫大的機緣與幸運。能夠積極地面對生命,同時又積極地面對死亡;勇敢的享受生命,同時也勇敢的享受死亡。對生命充滿期待,也對死亡后的生命充滿期待。完滿的死亡品質,也不過如此吧。
參考文獻:
[1]方立天著.中國佛教哲學要義[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孟憲武著.臨終關懷[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陳藩,李偉長著.臨終關懷與安樂死曙光[M].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
[4]索甲仁波切著.西藏生死之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5]鄭曉江著.善死與善終[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6]靳鳳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現(xiàn)象學視閾中的生存?zhèn)惱韀M].人民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