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翠
新課程從未來人發(fā)展需要的角度倡導自主學習這種新型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zhì)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在自主學習中教師將成為一個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而決不是課堂學習之外的旁觀者。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呢?
一、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要更多地考慮到學生實際和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
學生是平等的,他們都是有著美好的心靈,帶著渴求的雙眼,滿懷信心,充滿希望地來到學校的,教師要精心保護好每一個學生心靈的火花,讓它愈加明亮,繼續(xù)燃燒下去。這亮光不僅照亮了學生自己,還照亮了教師,照亮了更多的學生!
二、尊重學生的差異
學生各自條件的不同,如自身的基礎、知識的積累、理解力的深淺、對文本的感悟能力等,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也就存在差異。因此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選擇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途徑、達成目標的時間和程度也就不一樣。如有的同學讀一遍課文便能準確把握文本的結構和寫作特點等,而有的學生甚至讀幾遍才能略知文章的大體含義。學生的這種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作為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的這種差異性來組織教學,進行臨場備課,合理調(diào)整教學思路,科學安排教與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三、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1. 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個性
個性因為它的不同而富有魅力。我們教師面對的是一幫活生生的人,是有生命充滿靈性的獨特的個體。學生的這種特殊性就是教育教學賴以進行的根據(jù)。
不要害怕學生有個性,不要希望學生特別聽話。只聽話意味著滅亡,說一個民族聽話無疑是在罵這個民族,那么,要求孩子聽話又何嘗不是罵他呢?
2. 我們的教育要引導、啟發(fā)、“擴充善端”,尊重學生的本性,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早在20世紀初,陶行知就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即教育要解放兒童的眼睛、頭腦、雙手、嘴、空間和時間。語文教學中,要允許學生的個性展示,給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如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對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個性化的分析、對文本結構和語言進行個性化的賞析、對有關小說、記敘文的結尾進行個性化的改寫續(xù)寫等,當然這個過程中也離不開教師恰當而適時的指導。
這些個性化的教學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也更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四、創(chuàng)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
1. 引情入境,以境激情
教育就像一顆種子,從播種、發(fā)芽到開花結果有一個過程,因此教育需要耐心,教育需要等待。教育中的情感為這顆種子孕育萌發(fā)提供了充足的源源不斷的養(yǎng)料,以至于生長、開花、結果、繁衍。
語文教學中尤其如此。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必要時附以肢體語言,以增強教學語言的感染力,要深入理解文章,走進文本,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再現(xiàn)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去影響教育學生,達到情景交融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場景中心靈得到震撼,感情得以迸發(fā),促進了學習文本的情趣和動力。
2. 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合作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與人進行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合作是一種主體行為、主動行為而非他動的行為。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一些個人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文本,在體驗中感悟、理解,走進生活,了解社會。
例如初三總復習熟悉教材階段,我采用學生討論交流的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研讀教材后,找出每一單元的重點難點,指導他們先進行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時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就連學困生也講得很好,同學們不時會對他投去鼓勵的目光,掌聲常常響徹我們的教室。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同學們大方得體的語言表達,高昂的興趣,真正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的優(yōu)越性。
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語文是一門交際性語言,學生讀寫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之一。如何養(yǎng)成學生閱讀的好習慣呢?
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去閱讀文本,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更進一步走進文本,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感受文本的語言特色,體會文本的思想情感。經(jīng)常向?qū)W生推薦一些中外名著和報紙雜志當中的好文章。讓學生走近名著,了解名家;讓學生留意身邊事,注意身邊人,做觀察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自主學習過程中有可能枯燥乏味,有可能困難重重,教師應及時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添色加彩。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的成功體驗來自于兩方面:一是自己獲得知識、技能的價值感的滿足,這是內(nèi)在因素;二是別人的表揚、獎勵所帶來的榮譽感的滿足,這是外在因素。教學中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一本獎勵的日記本都會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吶喊助威;課堂中讀準一個生字詞,理解一個句子,分析一段文本,書寫一篇連貫的作文,進行一次即興的表演,學生會在教師為他們搭建的平臺上時時感悟到成功帶來的樂趣,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愉悅。自主學習過程中一個個成功點便會成為學生成長歷程中的一個個加油站。
另外,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幫助他們制定一個切實有效的計劃。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制定計劃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 計劃要有助于養(yǎng)成自己的學習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2. 計劃要切實可行,切忌過大,以免影響自信心。3. 合理安排時間除了完成書面作業(yè)外,還要有課外閱讀訓練的時間。4. 備有錯字、詞語本,記錄自己存在的問題,并經(jīng)常進行復習反思。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成長道路上的引領者,只有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大語文教育的海洋中自由暢游,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師生才能同樂于語文天地,書寫光輝燦爛的明天,抒寫美麗而又富有魅力的教育詩篇!
參考文獻:
[1]《教育的問題與挑戰(zhàn)》
[2]《初中新語文課程教學法》
[3]《教育原理與教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