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周弼《唐詩三體家法序》輯考

2009-12-01 02:43:22查屏球
古典文學(xué)知識 2009年4期
關(guān)鍵詞:家法范氏序文

查屏球

現(xiàn)存最早的《三體唐詩》是元刊的圓至注本與裴庾增注本,這兩種注本前有方回序與裴庾序,依常理可以推想在元刊本之前,此書應(yīng)有一個無注本在流傳,原書也似應(yīng)有周弼自己的序,但今存本都未見。萬幸的是,周弼序沒有佚失,筆者在元人吳澄文集《吳文正集》中發(fā)現(xiàn)了這篇序文。

在現(xiàn)存的文獻(xiàn)中,最早提及周弼此書的是范晞文《對床夜語》,其卷二引用了周弼一段話:

周伯弜弼云:言詩而本于唐,非固于唐也。自河梁之后,詩之變至于唐而止也,謫仙號為雄拔,而法度最為森嚴(yán),況余者乎?立心不專,用意不精,而欲造其妙者未之有也。元和蓋詩之極盛,其實體制自此始散,僻事險韻以為富,率意放辭以為通,皆有其漸,一變則成五代之陋矣。

范晞文引用的這段話并不見于今傳各種版本的《三體唐詩》中。細(xì)驗文理,范氏所引之語似出于周弼所作的序中。唯周弼著作全集久佚,難以印證。但由《對床夜語》引用《三體唐詩》其他內(nèi)容看,沒理由判斷這是范氏錯引或誤引的內(nèi)容?!秾Υ惨拐Z》中還有幾處提及《三體唐詩》,其中一處有引用言:

《四虛》序云: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難也。否則,偏于枯瘠,流于輕俗而不足采矣。姑舉其所選一二云:“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fēng)煙?!庇?“猿聲知后夜,花發(fā)見流年?!比粼橙袅艋ㄈ舻┠喝麸L(fēng)煙若夜若年,皆景物也,化而虛之者一字耳。此所以次于四實也。

我們將這段話與今傳本《三體唐詩》比較,元刊本《箋注唐賢三體詩法》卷十四中有:

周弼曰謂中四句皆情思而虛也。不以虛為虛,以實為虛,自首至尾,如行云流水,此其難也。元和已后,用此體者,骨格中存,氣象頓殊,向后則偏于枯瘠,流于輕俗,不足采矣。

兩段內(nèi)容基本相同,文字略有差異處。范氏所引的詩句也見于同卷選的宋之問《新年作》與劉長卿《喜鮑禪師自龍山至》中。這表明范氏所見周弼編的《三體唐詩》與今傳本基本上是相同的。范氏距周弼時代不遠(yuǎn),其引周弼之語應(yīng)是可信的。它們應(yīng)是周弼《三體唐詩》中的佚文。我們由以上兩處異文比較中也可以推斷,元時流傳的《三體唐詩》與范氏在宋時所見的在文字上略有區(qū)別。元刊本既增添了“元和已后,用此體者”這種具體說明,又遺漏了“化景物為情思”這樣的很關(guān)鍵的語言。因此,元刊本不完全是對宋本周弼《三體唐詩》的原樣復(fù)制,周弼原序佚于后世傳本中也是有可能的事。

吳澄(1249—1334)《吳文正集》卷十九有《唐詩三體家法序》一文,曰:

言詩本于唐,非固于唐也。自河梁之后,詩之變至于唐而止也,于一家之中則有詩法,于一詩之中則有句法,于一句之中則有字法,謫仙號為雄拔,而法度最為森嚴(yán),況余者乎?立心不專,用意不精,而欲造其妙者未之有也。元和蓋詩之極盛,其體制自此始散,僻事險韻以為富,率意放辭以為通,皆有其漸,一變則成五代之陋矣。異時厭棄纖碎,力追古制,然猶未免陰蹈元和之失,大篇長什未暇深論,而近體三詩法則先壞矣。一鳩雙燕,或者方且謙遜,而落木長江得意之句,自謂于唐人活計得之,眩名失實,是時昧者之過耳。永嘉嘗有意于變體姚賈以上,蓋未之思故。今所編摭閱誦數(shù)百家,擇取三體之精者,有詩法焉,有句法焉。有字法焉,大抵皆規(guī)矩準(zhǔn)繩之要,言其略而不及詳者,欲夫人體驗自得,不以言而玩也。

這段材料前半部分與《對床夜語》所引周弼的話完全相同,據(jù)此基本可斷定本序作者應(yīng)是周弼。理由見下:

首先,在時間上,范氏一書比《吳文正集》早很多年?!秾Υ惨拐Z》前有馮去非序,曰:

景定三年(1262)十月,予友范君景文授以所著書一編,語甚綺而文甚高。時夜將半,剪燭疾讀,不能去手,大類葛常之《韻語陽秋》。雞戒晨而畢,株連節(jié)解,激發(fā)人意,作而曰:美哉此書也。杜子美詩,王介甫談經(jīng)以為優(yōu)于經(jīng),其為史學(xué)者又視為史,無他,事核而理勝也。韓退之謂李長吉歌詩為騷,而進張籍詩于道,楊大年倡西昆體,一洗浮靡,而尚事實,至《送王欽若行》君命有所不受,其名節(jié)有如此者,若論詩而遺理,求工于言辭而不及氣節(jié),予竊惑之,輒序于《對床夜語》之首,以補其遺,景文然之不?深居之人馮去非可遷甫。

此序的第一句話表明《對床夜語》一書至少成于1262年,而周弼《三體唐詩》應(yīng)在此之前就已完成。范氏生平雖不甚詳,但據(jù)程鉅夫《送范晉教授江陵序》看,范氏約卒于1300年左右,《對床夜語》應(yīng)是其早年時的著作

(程鉅夫《雪樓集》卷十四:至元丁亥(1287),“余以侍御史奉詔求賢,馳驛至杭,眾言范君晞文之賢,余因薦于朝時……范君由是連佐憲府,自爾契闊。不四三年而聞范君沒。大德壬寅(1302)孟夏之月,余方坐雨黃鵠山下,乃有二士踵門,俾僮奴問焉,曰:‘杭范也。延之而望之,長身颙昂接武以進,予驚曰:‘藥莊固在乎?曰:‘其仲子也?!耆艉?‘四十一矣?!篂檎l?‘仲子之子也,二十二矣。嘻,予至杭時,范君未老,仲子弱冠,其孫甫勝衣,別半世而未老者不復(fù)可見,可見者骎骎中歲,幼者亦挺然成人?!睋?jù)此推斷,1287年,程初見范,范氏未老,似不過六十,其生年似在1237年前。其作《對床夜語》應(yīng)似在其三十五歲前。依吳澄生平看,1262年他才13歲,這之前似不能寫出如此的序文。且在《吳文正集》末列其年譜、行狀、列傳、神道碑等傳記資料,比較全面地記錄了他的著作,均未提及他有《唐詩三體詩家法》一書,故本文應(yīng)不是出于吳澄之手。

其次,現(xiàn)存方回《至天隱唐賢三體詩序》中有言:“其(周弼)說以為有一詩之法,一句之法,有一字之法,止于此三法而江湖無詩人矣?!贝司鋺?yīng)與上序中“有詩法焉,有句法焉。有字法焉,大抵皆規(guī)矩準(zhǔn)繩之要”一語相對,這說明方回也見過周弼此序,并從中提取了周弼的詩學(xué)觀點。方回序作于1305年,此事可表明周弼此序仍保存在當(dāng)時的刊本中。方回轉(zhuǎn)述與序文的相似性,也證明了吳澄集中的這篇序的后面內(nèi)容,雖然不在《對床夜語》的引文中,但也應(yīng)出自周弼之手。

再次,由《唐詩三體家法序》的內(nèi)容看,其言“今所編摭閱誦數(shù)百家,擇取三體之精者”,應(yīng)是出于本書編者自己之口吻,而非他人之序。其“猶未免陰蹈元和之失”之論,也與周弼在書中所說的“元和已后,用此體者,骨格雖存,氣象頓殊”的觀點是一致的。由這一段前后文關(guān)系看,《對床夜語》卷二一開始列述晚宋四家詩論,多是對當(dāng)朝以文為詩、以學(xué)為詩的批評,其順序為嚴(yán)羽(1192?—1245?)、蕭德藻、劉克莊(1187—1269)、周弼(1200—1257),劉克莊在周弼之前,當(dāng)因其年資與影響更大。因此,這一段引用文字,與書中內(nèi)容甚合,也不應(yīng)是后人添加出來的。它出于周弼之書,也應(yīng)是無疑問的。

最后,再由《吳文正集》形成的方式看,本文入選文集,吳氏可能并不知?!端膸烊珪偰?吳文正集》提要有言:

是集為其孫當(dāng)所編,永樂丙戌其五世孫爟所重刊,后有爟跋,曰:《支言集》一百卷,私錄二卷,皆大父縣尹公手所編類,刊行于世,不幸刻板俱毀于兵火,舊本散落,雖獲存者,間亦殘缺,迨永樂甲申,始克取家藏舊刻本重壽諸梓,篇類卷次悉仍其舊,不敢更改,惟卷首增入年譜、神道碑、行狀、國史傳以冠之,但舊所缺簡,遍求不得完本,今故止將殘缺篇題列于各卷之末,以俟補續(xù)云云。則此本乃殘缺之余,非初刻之舊矣。然檢其卷尾,缺目惟十七卷《徐君順詩序》一篇,五十四卷《題趙天放桃源》,卷后一篇五十七卷《題約說后》一篇,又三十七卷《滹南王先生祠堂記》末注:“此下有缺文”而已,所佚尚不多也?!瓍钱?dāng)所編,過于求備,片言只字,無不收拾,有不必存而存者,未免病于稍濫。然此亦南宋以來編次遺集之通弊,亦不能獨為當(dāng)責(zé)矣。

《吳文正集》是由其孫吳當(dāng)在明代永樂年間編纂而成的,非吳澄本人手定。吳當(dāng)在搜輯中唯恐有遺,只言片紙都羅列其中,部帙龐大,四庫館臣也以為其“未免病于稍濫”。竄入其他人的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新文豐出版公司刊《元人文集珍本叢刊》中的《吳文正集》四十九卷外集三卷,是明成化二十年刊本,是取百卷本重加編次,卷十一仍留有《唐詩三體家法序》,在卷中排序與百篇本同)。這篇序文也許是吳澄抄書時留下的手稿。

另外,《吳文正集》中所存的周序,稱《三體唐詩》書名為《唐詩三體家法》,與現(xiàn)存周弼《三體唐詩》傳本書名不同。現(xiàn)存本或名《(箋注)唐賢三體詩法》,或曰《(箋注)唐賢絕句三體詩法》,皆非其舊。吳集中的序文所稱也可在《對床夜語》中得到印證?!秾Υ惨拐Z》卷二有評周弼此書曰:

周伯弜選唐人家法以四實為第一格,四虛次之,虛實相半又次之。其說四實,謂中四句皆景物而實也。于華麗典重之間有雍容寬厚之態(tài),此其妙也。昧者為之,則堆積窒塞而寡于意味矣。是編一出,不為無補后學(xué),有識高見卓不為時習(xí)熏染者,往往于此解悟;間有過于實而句未飛健者得以起,或者窒塞之譏。然刻鵠不成猶類于鶩,豈不勝于空踈輕薄之為,使稍加探討,何患不古人之我同也。

范氏所稱就是“選唐人家法”,這可能是比較符合本書原貌的。本書起初的書名應(yīng)是“唐人家法選”或“唐人三體詩家法”之類。“家法”之稱在先,“詩法”之名應(yīng)在后。至于所謂“唐賢絕句三體詩法”,有明顯的辭不達(dá)意的錯誤,它應(yīng)是“唐賢絕句”與“三體詩法”二種書名的組合。元中期,“二泉唐賢絕句選”與“周弼三體唐詩法”,是私塾中兩種最流行的蒙學(xué)教材。書賈可能將兩書名合成為一書,才形成這樣一種不倫不類的說法?,F(xiàn)存元刊本方回序也作《至天隱注周伯弜三體詩序》,并未寫出書名的全稱,其簡稱可能是“周弼選三體唐詩”,已失“家法”一名的原貌了。序文與范氏之稱相符,也足可證明《吳文正集》中的《唐詩三體家法序》應(yīng)是周弼之作。

裴氏增注本在后來的影響超過了圓至原本。陶宗儀(1329—1410)《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六還曾提到了注中的內(nèi)容:“《三體唐詩》裴庾注云:《廣州記》:盧橘皮厚,大如柑,酢多,至夏熟,土人呼為壺橘,又曰盧橘。”今存裴注本卷一戴叔倫《湘南即事》“盧橘花開楓葉衰”一句下注曰:“《廣州記》:盧橘皮厚,氣色大如甘酢,夏熟,土人呼為壺橘。”

(《李太白集注》卷五《宮中行樂事八首》注:《廣州記》云:“盧橘皮厚,大小如甘,酢多,九月結(jié)實正赤,明年二月更青黑,夏熟?!薄秴卿洝吩?“建安有橘,冬月樹上覆裹,明年夏色變青黑,其味甚甘美,盧即黑色是也。”《施注蘇詩》卷三十六:《廣州記》:“盧橘皮厚,味酸,大如柑,至夏熟,土人呼為盧橘?!敝T家皆引《廣州記》解“盧橘”,文字稍有不同,亦屬常見之事,皆出于《事林廣記》、《文事類聚》等類書)陶宗儀所引這則內(nèi)容與此基本相符。這說明增注本在元已是眾人熟知的書籍。又如明人瞿佑(1341—1427)《歸田詩話》上卷“三體唐詩序”一則在抄錄了方回序后言:“按此序議論甚正,識見甚廣,而于周伯弼三體詩則深寓不滿之意,書坊所刻皆不載,而獨取裴季昌序,近見唐孟高補寫三體詩二帙,書此序于卷首,故特全錄于此,與篤于吟事者共詳參之?!?瞿佑《歸田詩話》,《續(xù)修四庫全書》1694冊)足見,在明初,坊間更加流行裴氏增注本,以致完全失去了有方回序的原書之貌了。在瞿佑看來,當(dāng)時方回序已稀見。至于在此之前的周弼自序,他自己也不知道了。周弼《三體唐詩家法》一書,約在1250至1262年間開始流行,圓至注刊刻于1305,裴庾增注作于1305年。方回為圓至注本作序時,還提到周序的內(nèi)容,顯然,在最初的圓至注本中可能還有周序。圓至注是“磧砂唐詩”的祖本,原來是供僧人習(xí)詩之用的教材。周序的佚失,應(yīng)是它流入坊間之后的結(jié)果。僅由此事,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元代初期,一些詩學(xué)著作在普及化的同時,又在出版商業(yè)化的作用下,多有變形走樣的命運。

(作者單位: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

猜你喜歡
家法范氏序文
惡不去善
考慮體積勢能的范氏氣體定壓熱容公式和內(nèi)能公式
家法
劉禹錫詩序研究
家法:整齊門內(nèi),提斯子孫
新傳奇(2018年15期)2018-05-14 17:41:26
從包拯家法說起
魏晉南北朝序文芻議
王羲之與《蘭亭集序》
“老子這是執(zhí)行家法”
雜文選刊(2013年2期)2013-05-14 13:38:05
掩耳盜鈴
永福县| 定兴县| 阜康市| 舒兰市| 昌宁县| 永和县| 镇赉县| 沅陵县| 湖州市| 新建县| 尚志市| 天祝| 上蔡县| 长治县| 潞西市| 三河市| 信阳市| 杂多县| 宿州市| 新安县| 都兰县| 延庆县| 杭锦后旗| 德安县| 宝兴县| 丘北县| 昔阳县| 乌审旗| 托里县| 梓潼县| 博爱县| 遂川县| 桦甸市| 乡城县| 鄱阳县| 称多县| 建湖县| 宁陵县| 阳江市| 石景山区|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