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朝輝
師愛是教師順利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尤其對于班主任來說,師愛是組織和管理好班集體的重要保障。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老師:為了學生早起晚歸,為了學生顧不上照顧家庭,為了學生殫精竭慮,為了學生身心疲憊。對學生,他們唯恐責其不嚴,唯恐管其不全,對于學生大大小小的錯誤無不給以嚴厲的批評,大大小小的事情無不面面俱到地加以管束……他們全身心地投入,真的很愛自己的學生,可是我們卻很少聽到學生對他們有稍許的感謝和理解,也很難看到一種良好、自覺而向上的風氣。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也許我們表達愛的方式不正確。如何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給他們的愛,并為之而感動,而成長,這才是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所有成年人(包括教師)都容易忘記或都已忘了自己曾經年少,曾經也犯過錯,當學生犯錯時,往往都會以成年人的判斷標準、成年人的思考方式去責怪他們,說他這樣不行,那樣不對;大道理說了一遍又一遍,而不是換位去思考,以平等心態(tài)去溝通,與學生達成共識,讓他們樂意去改,愿意和教師交心。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娘打不丑,爺打不羞,老師打了有官做”的民諺。也正因如此,我們的教師也不自覺地走進了一個愛的誤區(qū):學生犯錯了,我們要愛他,要對他(她)負責,就必須對他們給予嚴厲的批評,如通知家長,令其寫保證書,或是多少給一點懲罰,以期使其記住教訓。然而,幾千年來,這種方式的呀沿用,除了個別胸有大志、自尊心極強的學生在一次或幾次傷痛中成才、成就外,又有多少學生記住了教訓呢?我們的“愛”為何要這般嚴肅和激進?我們就不能讓它以溫柔、包容的形式出現(xiàn)嗎?其效果就必定不好嗎?
我現(xiàn)在帶的班已經是九年級了,本學期的兩次大型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這讓許多老師驚訝:七年級時我們班是一個全校公認的差班,七個平行班,每次考試我們總有兩到三科是第七名,年級前五十名最多五人,還排在后面。而且班上的紀律也極差,上課鈴響了,教室里還是一團糟;下課鈴剛響,不管老師是否下課,就有人從教室跑出去,科任老師經常怨聲載道。面對這些,我知道問題相當嚴重,而且我更知道七年級學生我完全可以用威嚴將他們鎮(zhèn)住,但我不能,因為八年級、九年級時我還得當他們的班主任。我必須在科任老師的怨聲和學生問題的頻發(fā)中穩(wěn)定情緒,與學生慢慢溝通,相互了解。我的目的不是七年級時學生的馴服,而是九年級時,學生對我的真心信任。因此,我從未嚴厲責罰過他們,每次出問題時我都平心靜氣地問他們的原由,試著理解、認同他們的感受,給他們改過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期望與重視。而他們也感覺到我的平心靜氣與寬容不是對他們錯誤的縱容,每次都讓我看到了他們在犯錯之后的成長。
特別讓我難忘的就是八年級下學期,班上有一個男生在開學的第二周因晚寢時查寢方法不當,打了一個七年級的男生,被學校通報批評,當周罰我們班班級分20分。這樣一來我們便失去了獲取流動紅旗的資格,而且還成了公布欄中的最后一名,同學們個個都怨氣十足,責怪的情緒溢于言表。面對這一情況,我首先找該同學談話,先肯定了他的人品;再問他的感受,他說他很后悔;我又問悔什么,他說他后悔的就是自己給班級造成了嚴重影響,再者就是自己受到了學校的嚴厲處分。聽到他的回答,看著他那還顯稚嫩的臉上的悔意,我心痛了一下,我知道這個孩子需要的是我的幫助,而不是訓斥與說理。我馬上將他帶進了教室,讓他坐下,當著全班同學,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說:“我愿意并希望同學們以失去獲取流動紅旗的資格為代價換取一個同學的改過,只要他能改,這比什么都重要,犯錯誤沒什么了不起,我們誰都將在犯錯中不斷成長、成熟。只要吸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希望同學們能原諒他,幫助他。”話剛完,同學們就紛紛表示同意。我特意望了一眼這個同學,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竟然紅了。這以后,較長的一段日子里,他的表現(xiàn)都很好。但在第六周他又因和一個九年級的男生在雙休日進入學校寢室樓亂翻,被學校抓住,再次被學校通報批評,本班又一次因此扣去10分。這一次,沒等我說話,他就自己找來了家長,告訴我他不讀書了。我知道他這是無法面對我,面對同學。我沒去責怪他,并告訴他,我愿給他一次機會。他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我,滿眼是淚。我輕輕地將他拉到我的身邊,告訴他,我愛他就像愛我的兒子一般,希望他不再讓老師失望。我沒給他說理,理就在他心里。這以后,他真的變了,他主動承擔起班級衛(wèi)生的管理工作,而且干得很出色。而我對他的處理和態(tài)度也讓更多的學生加深了對我——他們的班主任的了解與尊重,他們慢慢變得不再毛糙、不再無故生事,他們學會了怎樣正確處理問題,如何遵守班紀校規(guī),他們還會在日記中充滿熱情地贊美他們的班主任,他們會將他們的心事、秘密全部告訴我,因為他們相信,對他們錯的思想行為我都不會簡單地橫加指責。
因此,當眾人驚訝于我們的成績和表現(xiàn)時,我不驚訝。我知道,這是愛得以溝通后的力量。心與心的貼近會將愛不斷地傳遞。
人們常將老師比作園丁,所謂“園丁”就是花匠。試想,哪個園丁在花兒茁壯成長的時候,不是施肥、澆水、遮風、擋雨,極力呵護她們?哪個園丁會在花苗長勢不好的時候給以剪枝、摘葉的懲罰?教師,作為特殊意義上的園丁,我們?yōu)楹尾粚W學真正的園丁,讓我們的愛如春風般和煦,如陽光般燦爛?我們是除學生父母外又一個最能影響他們一生的人,就讓我們的愛伴著他們一起成長吧!這將成為孩子們心中的一生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