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荻
編者
時下,對意識流的愛好、借鑒,不僅成了新時期文學家的主流之一,也受到了廣大文學愛好者,尤其是中學生的追捧。意識流,究其實,是對自己思考的一種再現(xiàn),并非是一種雜亂的拼合,而是有著一定的組織或內(nèi)在聯(lián)系。因為文學畢竟是文學,是一種審美的產(chǎn)物,是須有使其成為美的內(nèi)在規(guī)律。本文作為意識流的嘗試創(chuàng)作,寫得有趣有味,值得很多人借鑒。
記憶里的河,不是江南隨處可見的小河,而是一條稍稍寬闊的河流,河中有小小的高地,幾株高高的蘆葦,有著神秘而陌生的氣息。
第一次看到河流的淡然,看著粼粼波光里,碎碎的日影,他的一切便是他的透明。小時候常常是望著河水就開始發(fā)呆,沿著河流卻忘記了家的方向。一直覺得河流有種極致的吸引力,憑他流淌千年的磁場與積淀,憑他不計較的個性,憑他執(zhí)著的清泠和一如既往的透明。常常是玩著水就有想哭的感覺,在河里幼小的自己,總是在他的流動里看見了自己的渺小與無助,無能為力的恐懼,為這一方流水的淵源。
而小時候,也曾有過溺水的經(jīng)歷。記得大人抱著我在水里劃游,在一片波光下,和水波一起起伏,后來就掉到了水里。無聲無息的,在水里睜開眼,望見清澈河水里的秘密,望著直立于水上的人們有些變形的臉孔,以水的視角望這個世界,紛繁得可怕。后來是大人的手拉起了我。而我覺得他們這是打擾了水,亦打擾了我,或許小小的我就應(yīng)該這么與水為伴,成為水中永恒的魂靈了。水下的我張著嘴卻發(fā)不出一丁點的聲音,原來,河流是喜歡寧靜的,于是魚便成了與水相依為命的生物。
后來就一直這樣依戀著水,再后來,水與我便有了隔閡。曾經(jīng)在水里摸魚兒,曾經(jīng)在夏日里河水不濟時翻找石頭下面的小蟹,這些日子也隨著建河堤工程而變成了永恒。
只是河流一直是植根在我的生命里的,河流骨子里的孤獨與淡泊愈來愈在記憶深處涌動,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用他的清泠滋潤著我。哲人說:“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現(xiàn)在的我卻發(fā)現(xiàn),我一直在我生命的河流里,不知道是否會匯入大海,不知道還有多少路要走,邊走邊唱,觀賞著兩岸的風景。以自己的節(jié)奏,汩汩而行,細小而清澈,不再徘徊,不再畏懼,一改渺小的姿態(tài),不再卑微地向前。
而歲月真的是河流,無言卻歡快,不為悲喜停留,不為哀傷駐足,他只是一如既往地淺笑。他是屬于大海的,他曾驕傲地說過。在一次次的迂回與障礙中泅渡,他依舊無言地唱著愛著追求著沉默著流淌著遺忘著,在流淌中讓自己的身軀映照出天空的一片蔚藍,他笑著說,那是大海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