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閱讀,對于一個正常的當代人來說,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懊褚允碁樘臁?“食”便成了生存的第一要義。一個人食不果腹、饑腸轆轆,除了只想吃飽之外,或許不會有其他精神需求。一旦物質上的問題得到解決,精神需求便接踵而來。人們在謀求生理需要之食,并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同時,又在謀求精神需要之食、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因為人是有精神的,人不僅有生理之需,亦有精神之求。社會財富僅有物質財富是不完整的財富,物質財富加精神財富才構成了完整的社會財富。社會財富和精神財富都需要交流,社會財富交流的方式是經濟,精神財富即文化財富也需要交流、需要傳承、需要載體。于是便有了語言,先是口頭語言,口頭語言作為文化、思想、情感的交流、傳承的載體或形式,有它的局限性,受時空的限制,于是便有了文字,有了書面語言,也就有了文章,便有了閱讀?!拔恼抡呓泧髽I(yè),不朽之盛事”也。寫文章最直接、最簡單的目的是讓人讀,讀文章雖然是吃飽飯才能做的事情,雖不如吃飯那樣重要,但經曹子桓這樣一說,和吃飯這樣人生第一大事也差不了哪去。吃飯可以養(yǎng)活肌體,讀書則可以養(yǎng)活精神,由此觀之,讀書也是人生大事。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墩Z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我們應該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確實,現(xiàn)在的學生甚至于老師閱讀量太少,閱讀的水平也不高。如果一個小學生對一個語段或短文都不能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那是十分可悲的,也是十分令人擔憂的。過去幾年的語文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農村學生的閱讀水平急待提高。在農村由于各種條件和因素的制約,農村學生的閱讀量不可能比城里的學生多,可如果學生在有限的閱讀條件下卻不能好好的閱讀,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將是失敗的,這也將會成為學生的悲哀。筆者根據自己幾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在文中例舉出幾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膚淺看法,供大家參考、討論。
一、利用情境,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認知客體與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yōu)化的環(huán)境中開展,讓學習者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以期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從而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活動。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表演,以提高他們準確把握重點字詞的能力。教師要了解課文“寫什么”,這是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質量的關鍵。比如,設計《烏鴉喝水》一課的教案時,課前可以先制作一個烏鴉的模型,準備一個瓶子和水,另外可以準備一些石子,這些教具準備是為了給學生演示烏鴉喝水的過程,在演示的同時可以提出問題: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烏鴉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讓學生在課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讀出來。下節(jié)課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講烏鴉喝水的故事或者類似的故事,讓學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經遇到過的難題,自己是怎樣解決的?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引導提問,激發(fā)學生求知愿望
在小學生閱讀教學中,在學生不能完全自學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閱讀的引導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的引導主要是靠提問來體現(xiàn)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有形象性,具有進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兒童此時的思維主要是依賴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以及它們的彼此關系來進行,并不主要依靠對事物的內化本質或關系的理解,而是憑借概念、判斷和推理來進行。此時,教師承擔的主要功能就是將教學的重點、難點、較為抽象的知識點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問題,學生思考了,回答了這些問題,目標也就達到了。低年級應著重培育學生的問題意識和主動提問的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達到激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及時、積極地反饋,對不敢提問的學生可通過引導和鼓勵,讓學生大膽提問。傳統(tǒng)教學“重結果,輕過程”,有意無意間忽視了學生學習新知思維過程,學生能力得不到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的過程,注重向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fā)、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轉變。
三、重視朗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讓學生認識到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積累詞語,訓練語感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高朗讀質量,必須重視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與地位,掌握基本的朗讀技巧,加強朗讀指導,明確朗讀細則,搞好朗讀評價,努力達到《課程標準》中對朗讀的要求。當然,我們所說的語感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進行朗讀指導時,要較多地給予扶持,較多地安排扶讀時間。可以先讓學生嘗試著自讀,特別難讀的句子,老師可領讀、范讀、跟錄音讀,這些方法看似簡單,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非常有效。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要結合對少量詞和句的理解,體現(xiàn)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讀出感情的指導過程和學生練讀的過程。
四、提高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擴展和延伸,是學生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除了學好教材以外,再閱讀一些其他書籍,既可以豐富詞語,又可以廣泛地學習語言表達方法,提高讀寫能力,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首先,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將一些淺顯易懂的課文當作故事課來上。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其次,組織讀書活動,檢查閱讀效果。組織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有利于促進課外閱讀深入持久地開展。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xiàn)象,所涉及的問題極為廣泛,人們對它的研究與認識永遠不會完結終止。舊的問題尚無定論,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否定之否定、反思與發(fā)現(xiàn)、回顧與展望,這些都是在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應該承認,對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我們的認識還是很有限的,本文也只能就其中的某些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評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