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在城市間晃來晃去
王舒婧
在一個地產(chǎn)開發(fā)商推土機轟轟作響的下午,卡爾·弗雷德里克森坐在屋外的房檐下,手里摩挲著那本名為“My adventure book”的年輕時的日記本,這是他和妻子艾莉在孩童期時為去心目中的勝地——南美洲的天堂瀑布生活而準備的。78歲的這個午后,他決定去實現(xiàn)它,于是他給自己“打氣”,讓房子乘著數(shù)量巨大的氣球駛向目的地。這里的“氣球”絕對是個精神隱喻,或許可以給它換個名字叫做“去實現(xiàn)夢想吧!”——這是電影《飛屋環(huán)游記》的開頭,一如我們很多人的人生大戲的“開頭”。只不過,也許我們發(fā)夢的年齡是22歲。
二十啷當歲,對城市的選擇如同一場成人禮。
為什么要選擇大城市?為什么要回小城市?為什么要在大城市工作個幾年然后回家鄉(xiāng)?為什么會對選擇在哪個城市而猶豫?……太多關(guān)于“我和城市”的為什么。起因都是因為我們對城市所意味著的“對于自身的可能性”保有最終幻想。
“大城市在富人眼里遍地是黃金,在窮人眼里到處是陷阱”;“我不想回小城市,小城市靠人緣脈絡因素太多,大城市可以憑本事開辟天地”;“孩子的教育考學是個問題。希望以后能沒有地域的限制,實現(xiàn)在哪里上學在哪里考試就好了”;“大城市對人的神經(jīng)要求較高。喧鬧,忙碌,壓力大,雖然掙的多但住房難以解決,生活質(zhì)量好但是沒有家的感覺”;“小城市一切都不正規(guī),關(guān)系與暗箱太多,生活與娛樂資源有限,眼界狹窄……”上述這些回答來自接受《職場》調(diào)查的3018個受訪者中間,這是他們選擇切換或死守一個城市的解釋——若要按照導演李安的邏輯,所有的解釋都是事后追加的附帶價值。
那么拋開事后的解釋不談,為什么我們要在城市之間游走?——答案也許在索爾·貝婁那里,他借其小說《晃來晃去的人》主人公約瑟夫之口說:“我們所追求的世界。永遠不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永遠不是我們得到的世界?!?/p>
按照日本精神療法大師石井裕之的說法,“人絕不是根據(jù)事實做評價,而是按照自己的期望?!笨磥磉@才是癥結(jié)所在:我們期望后面“更好”(倒未必一定是對“當下”不滿),所以我們中有很多人在城市間晃來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