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強
摘要:體育教育通過實現(xiàn)健身的體育本質功能與育德、育心、育智等體育非本質功能,體現(xiàn)推動素質教育的重要價值。體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其他學科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學生智力、體質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進取精神和健康的審美觀。
關鍵詞:體育教育;素質教育;思想品質教育;進取精神
體育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其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和社會需要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如何在體育教育中貫徹素質教育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提高體育教師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體育教師的道德、品性、人格、教學能力對青少年的思想和行為都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教育者尤其應具有的。教育者要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自身修養(yǎng),“以身立教”;要敬業(yè)、愛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要熱愛學生、關心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身心健康,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重視學生的思想品質教育是貫徹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可以借鑒以下幾種方法:
(1)榜樣影響法,即教師自己以模范的標準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影響學生,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體育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示范作用。榜樣法是學校德育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2)規(guī)范訓練法,即用制度和規(guī)則所指明的行為規(guī)范標準來訓練、指導學生的行為,從而收到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的效果。體育的特點之一就是很多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規(guī)則要求下進行的,例如游戲、教學比賽、各種基本動作的教學,都可以作出某種規(guī)定要求學生遵循,最終讓學生自覺地遵守制度和規(guī)則,使個人的行為在符合并遵守規(guī)范的前提下,得到認可和發(fā)展。
(3)意志鍛煉法,即通過身體鍛煉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如身體鍛煉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練習,當學生跑完規(guī)定的距離時,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離,以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勇于接受挑戰(zhàn)、吃苦耐勞的精神。
三、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
在學校體育工作中,體育教師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應注意充分挖掘、激發(fā)學生對運動的內(nèi)在興趣,無論是講解、示范還是組織教學,都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運動中能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的運動才能,感受到參加運動對增強自己體質的實效,從而激發(fā)其對體育運動的喜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開闊學生視野,教會學生運用知識技能的方法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增強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使學生在思想上、行動上、人生態(tài)度上,都得到熏陶和升華,讓教學活動不再是單純的體質體能教學,而是成為一個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新課堂。
四、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精神
教師要把培養(yǎng)進取動機列為體育教學的目標,分層次、分階段、有意識地進行,并盡量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運用語言激勵的方法,使學生不斷獲得進步。在整個教學活動的安排和要求上,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循序漸進。且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要采取不同對待方法,語言恰到好處,尤其是對待基礎較差的同學,更不能傷害其自尊心,以免其自暴自棄?!斑M取動機”一旦確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將發(fā)生根本轉變,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此時,教師要適時放開,給學生以自練機會,讓學生在獨立完成動作過程中體會動作感覺,找出自身不足,也可以采取有伴式教學,讓學生之間互相促進,互相糾正。長此以往,學生的進取精神就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提高。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等幾方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是關系到學生全面成才的關鍵。體育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社會功能,同時重視學生個性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學生全面把握素質教育的科學內(nèi)涵,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良好思想品質、高尚情操,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健壯的體魄,能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跨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景裕,彭鷹,梁少雄.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體育學刊,2000(2).
[2]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發(fā)展綱要[Z].中發(fā)〔1993〕3號,1993.
[3] 馮平.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J].中國學校教育研究,2002(4).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高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