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軍 王小梅 梟 妍
坐在筆者面前的尹德朝顯得有些拘謹,盡管他對這種面對面的采訪并不陌生,但一般都是他采訪別人。談到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石油作家,自然離不開石油子弟這個標簽。他坦然道:“……在新疆有不少地方都把“石油子弟”比做紈绔子弟,名為有錢、自以為是、不思進取之意。其實不是這樣的,搞石油的人很苦……”
上世紀60年代他出生于新疆烏魯木齊,6歲的時候隨父親舉家搬遷到當時正處于無垠荒漠的克拉瑪依參加那里的石油會戰(zhàn)。父親最早是一個國民黨軍隊里的下級軍官,后來又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過抗美援朝。再后來父親把母親從河北農(nóng)村帶進了新疆,由一個中尉變成了一名采油隊長,在轟轟烈烈的“文革”歲月里,尹德朝降生于父親的“批斗”之中。出生于“石油之家”的他,所有的一切自然都離不開“油”他當過采油工、輸油工和油管涂料工……在這些萬變不離“油”的工種之中,油田戈壁上的很多事,很多不同年代的人的命運,讓他開始有了一些思考,他開始向報社和雜志投稿,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投就投了二十年,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二十年以后,他會由一個普通的石油工人,一個宣傳報道通訊員變成了一個專業(yè)作家。從此,他的寫作人生便與風沙酷暑,與純樸豪放的石油工人和浩瀚的沙漠戈壁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
尹德朝說,在中國眾多文學群體里,準噶爾盆地是石油作家的得天獨厚,是他的聚寶盆。他在這個“盆子”里淘盡了他人生的精神財富。多年前,他曾在中篇小說《雪嘯風城》獲中華鐵人文學獎的獲獎感言中說過這樣的話:“……我實在不佩服一些只知道寫一些城市里的喧囂、浮躁和花前月下,熱衷于寫暴力與性迎合少數(shù)讀者口味的作家們。人生苦樂參半,并不僅僅是某段生活的局部,它更應(yīng)該是時代的波瀾壯闊。文學要講究一點厚道,樸素、腳踏實地,一個人要想寫出點什么,必先學會做一個人,再做一個男人,再做一個作者……”
當筆者問到中國的石油文學在當代“主旋律”創(chuàng)作上,(甚至有一定資深的文化的人)總是被人理解為是政治需求,問他怎么看的時候,他略加思考后,便以一種淡定的,新疆人豪爽的、粗枝大葉的地方語言說:“……什么是‘主旋律很多人并沒有搞懂,‘主旋律決非中國獨創(chuàng),從嚴格的意義上講,主旋律就是人性的、不跨越人類道德底線的、以人為本、以科學的態(tài)度反應(yīng)事物本質(zhì)的作品?!彼f:“我們的問題在于,在當代‘主旋律的石油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很大程度上依舊尚被一些大而無行,空而無像口號式的陰影所遮蓋、所代之。似乎凡是遇到‘主旋律的作品都應(yīng)該這樣去寫,這是寫作上的最大誤區(qū),也是一個作家思想觀念、思維能力上的硬傷……”
從這番話里,筆者能夠清晰地捕捉到尹德朝在文學道路上的脈絡(luò)和走向,如果不是這樣,他典型的“主旋律”長篇小說《沙潮驟至》又怎么能夠那樣的如泣如訴,讓人肝腸寸斷?在接觸他之前,筆者找來他的很多作品閱讀,在他那百余萬字的充滿了濃郁的沙漠氣息的字里行間中發(fā)現(xiàn),他在敘述著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風云激蕩的同時,又將現(xiàn)實進程與傳統(tǒng)文明遙遙暗合;將克拉瑪依這座城市短暫而又慢長的歷史以“散點記事”、截斷眾流的種種方式呈現(xiàn)于讀者的面前,以個人化的歷史想象力、求真意志和個性化的言說方式,彰顯一個作家的歷史意識、西部情懷、石油立場和草根精神。
“其實真實要比小說的力量更強大。”尹德朝說。他說得有道理。比如他在中篇小說《我們都是楊來順》中,所用的名字都是父輩們的真人真事,雖然這些故事都是他從父親那里聽到的,但他覺得它的真實比文學更能打動人。那些故事中,未曾謀面的媳婦會在那個通訊和交通都不太方便的年代張冠李戴;著火的悲??;噴油的喜樂;跨國的愛情;工人們對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夢想……這一切,父輩們的真實都一個不落地羅列在他的小說中。他說:“我不能用太多的意象把他們都虛構(gòu)掉,因為他們就是中國西部石油史上五十年中我所必須記錄下來的漢字。與其說那是一篇小說,不如說那是一篇紀實?!?/p>
說到這時,筆者不由問,你既然如此地強調(diào)現(xiàn)實、立足于寫實,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寫報告和紀實文學之類呢?他說:“你問得很好,我認為,中國當前的所謂報告或紀實文學已被一些人因某種私利給扭曲了,一些作家為了得到一點好處很容易成為了一些商家的吹鼓手,商家也為了成為名商、富商,產(chǎn)品能成為名牌,不擇手段地“取樂”報告文學這一文類體材,以至于讀者一看到這類文章就會和不著邊際的廣告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對文學傷害太大了,中國三十年翻天地覆的變化,文學不應(yīng)走彎路,也應(yīng)與時俱進才對。
尹德朝說他的寫作道路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父親。他在父親的身上看到的最多的是一個離開故土的中原男人,在激情燃燒的年代那份對黨的忠誠,對石油行業(yè)的熱愛和對他的家鄉(xiāng)的思念。他的祖籍在安徽桐城。早在六十年代初,當時對新疆、對沙漠和戈壁尚很模糊的父親是不太情愿背井離鄉(xiāng)的,但是在黨中央的號召之下,他不僅把自己,也把妻子兒女的命運同時帶進了沙漠。從此他和父親與沙漠,與石油結(jié)下不解之緣。
“……有意思的是,在戈壁漫長成長的歲月里,在我所有的相關(guān)表格里,都填的是祖籍‘安徽這樣的字眼,可我分明又是一個土生土長在沙漠戈壁的新疆人。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對自己到底是一個安徽人,還是一個新疆人概念很模糊?!彼φf。
那時他自然想不到正是這樣一個“移民”的身份,使他可以更加客觀地對內(nèi)地和邊疆做出文化和歷史地比對,更加客觀地觀察與創(chuàng)作。
在沙漠戈壁生活了一輩子的人,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會忽略掉許多感受。很多最珍貴的感受,尹德朝開始也忽略了。他曾向往過內(nèi)地沿海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城市,后來他發(fā)現(xiàn)那里不屬于他,真正屬于他的是戈壁的一草一木,是風沙大磨出的人的蒼桑、粗糙的雕塑美,一旦發(fā)現(xiàn)了這種屬于自己的美,他便死死地守住并捍衛(wèi)著這份最珍貴的感受,直到今天,作為“粗糙美”的捍衛(wèi)者已經(jīng)三十余年了,他用他的一支蘸足了石油的筆,記錄著他對那里的感受。這貌似枯燥而蒼涼的準噶爾盆地,竟真的以她內(nèi)心深處的豐厚而珍貴的體液把一個石油孩子養(yǎng)大成人。
2001年,他的長篇小說《沙潮驟至》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后,一度在新疆克拉瑪依油城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在克拉瑪依廣播電臺長篇連播后,2005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根據(jù)此小說聯(lián)合改編錄制了25集廣播劇《靜靜的通古特》;同年,中短篇小說集《雪嘯風城》榮獲《中華鐵人文學提名獎》。近幾年來,他的中篇小說先后在《十月》《當代》《清明》《地火》《西部文學》等國內(nèi)著名的文學刊物上發(fā)表,并被著名的《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選載,五十余篇短篇小說散見于各地文學刊物。2006年至2008年,尹德朝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克拉瑪依市文聯(lián)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中國的石油精神需要我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與傳承,就像尹德朝說的那樣:“我希望做的就是把這種精神表達出來”。
責任編輯駱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