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達
有人撰文說,“父母官”這個稱謂比“公仆”好。父母愛子女天經(jīng)地義,符合生物本能。
是啊,父母愛孩子的情意是多么動人,連打孩子都有講究,就是只打屁股。屁股肉厚,打幾下不礙事。有資料說,英國有些地方法規(guī)規(guī)定打孩子只能打屁股,打別處就算犯法。可憐天下父母心!
不過我想說,有些國人真是天真得夠戧,怎么能把“官”當成真父母呢?豈知,“父母官”之謂源自一個縣令的“老王賣瓜,自賣自夸”。據(jù)考證,最早出于宋代詩人王禹詩句“長州巨海湄,萬家呼父母”,這個“父母”就是詩人縣令自己。此后元、明、清流傳下來,不限于縣令,凡是官都喜歡以“父母”自詡。
然而“父母官”打“子民”的屁股與父母打孩子可謂相差甚遠。那是要扒下褲子,摁倒在地,用板子打的。兩個衙役交替下板,有監(jiān)刑官高聲唱著數(shù)數(shù),常常是“重責四十”,少不得要被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模糊,人可能會昏死過去,由衙役抬著下場。這種打板子的刑罰,稱做“笞杖”,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延續(xù)了一千多年。你說怪不?中國人的悲哀在于,由于世世代代挨板子,驚恐則驚恐矣,單說這屁股的疼痛感有時也麻木,被說成“不打,便屁股發(fā)癢”;明朝的東林黨更有人將自己被打爛的肉風干后掛在墻上,并以此為榮耀。
“父母官的板子”就這樣成為一個歷史的顯性印記和權力的物化象征。
然而如果對“‘父母官稱謂比‘公仆好”之說細細品味,并不覺得是懷念“父母官的板子”,而是一個具有高度語言技巧的警句,有真意蘊涵在其中。比方說,今年春夏圍繞幾宗重大新聞事件引發(fā)的輿論潮,就使人們看到了一個個相同的影子——“權力板子”的影子。
例一,一項對待上訪老百姓的“先進”做法,叫做“公安依法打擊一批,精神鑒定治療一批,集中辦班管掉一批”。想想看,這會有多少公民權利受到侵害?有個上訪人員被關在精神病院二十多天,被摁著灌藥時大喊:“我沒病,我是上訪的!”醫(yī)生說:“我不管你有病沒病,你們鎮(zhèn)政府送來的,我就按精神病治?!敝钡胶灹恕安辉偕显L保證書”,才“病愈”出院。例二,某市官員將街頭小販稱做“走鬼”,說“‘走鬼這些外來人口,具有超強的傳染性”,“如果不設防,傻瓜都會來我市”??汕?那里不日發(fā)生了“城管與小販互毆”事件。那兩個小販可能吃了豹子膽,其實是餓急了眼,竟敢和城管“互毆”!可惜那些城管沒有聽取《城管執(zhí)法操作實務》中的“指導”意見:對小販大打出手時“臉上不見血,身上不見傷”。例三,被稱做“公仆”的官員的財產(chǎn)對老百姓保密,一位人大代表披露,97%受調查官員反對財產(chǎn)申報;一位“父母官”在回答提問時忽然翻臉,發(fā)出“09年最牛反問”:“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財產(chǎn)?”……
透過以上種種事件,你所看到的影影綽綽的畫面難道不是老百姓挨板子的畫面嗎?所以我不怎么待見某位人大代表關于停止用“父母官”稱謂的提案,以為稱謂應當順其自然,是公仆的當然稱公仆,是父母官的稱父母官又有何妨,自然有“板子”為證。一個真實的社會才是能夠進步的社會。
(摘自《雜文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