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華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設責任政府的力度不斷加大,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公眾政治參與、民主監(jiān)督意識的不斷增強,由一些重大突發(fā)性事件所引發(fā)的官員“落馬”現象日漸增多。而這些問責官員的出路、安排問題格外引人矚目,幾乎每次有關他們復出的新聞,都會引來議論紛紛。去年在舉國為四川地震舉行哀悼日期間,用公款組織旅游的山東濱州市工商局長邵立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免職處理后不久又悄悄地異地復出,立刻刺激了社會敏感的神經,在人民網推出的有關調查中,短短一天有上萬人參與,八成網友對此明確表示反對。
從感情上講,這些被免官員都曾犯過嚴重錯誤或產生過不良影響,從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并傷害了群眾感情,似乎不讓其“銷聲匿跡”不足以平民憤。但對于“問題官員”是不是都應該用問責來終結他們的政治生命?因被問責而下臺的官員是否一概終身不得再入“仕”?那倒也未必。對多數曾犯過錯誤或有過失的官員來說,復出工作應當是他們的權利。我國《公務員法》規(guī)定,公務員的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除了開除公職之外,官員遭受其他處分,依然保留公務員的身份。而2002年中共中央正式頒布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也明確規(guī)定,引咎辭職、責令辭職、降職的干部,在新的崗位工作一年以上,實績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可以按照有關規(guī)定,重新擔任或者提拔擔任領導職務。在推行依法治國的今天,既然相關規(guī)范已有明文規(guī)定,如果符合以上條件的問責官員一旦革職就終身無出頭之日,那豈不是限制或剝奪了他們重新工作的應有權利?至于他們什么時候復出,復出后擔任什么樣的職務等,都應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程序規(guī)定認真執(zhí)行、嚴格操作,以求獲得社會公眾的認可。
其實,對于問責官員能否復出,還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于那些為非作歹、貪贓枉法,不僅違反了干部管理制度,而且觸犯了刑律、被開除出公務員隊伍的所謂“公仆”來說,要想官復原職,繼續(xù)當官做老爺,確實應該“免談”。但對于那些頗具才能而又非主觀犯錯的官員長期閑置不用,則是一種浪費。在被問責的官員中,有些在事件中并不負有直接責任,他們主動辭職有時是出于道義的原因,甚至是代人受過;或者是剛剛上任不久還沒有熟悉工作情況,就因一些突發(fā)事件被免職的;有的官員所犯的錯誤并不大,卻因為媒體介入而栽了跟頭。像四川巴中市政府辦公室的三名官員,因在有關告示中錯把中秋節(jié)寫成了端午節(jié),被傳到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導致三人都被免了職。這樣的問責其實大可商榷。對這些官員,給他們一個改正的機會又何妨?有關部門給了他們相關處分,已經算是承擔了相應的責任。事后應視其具體情節(jié),安排合適的職位,讓其繼續(xù)發(fā)揮有益的作用。實際上,從輿論來看,對這類問責官員的復出,社會總體上還是持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畢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這也體現了我們的政治理念與制度的理性。
事實上,問責官員的每一次復出,之所以都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是因為這些復出大多都是在一種不透明的情況下進行的,甚至不乏暗箱操作。從當前官員的復出中,我們可以發(fā)現一個非正?,F象,那就是披露他們復出的,往往不是組織人事部門的任用公示,而是人們不經意中的偶然發(fā)現或媒體報道。這不由令民眾對他們的復出產生質疑,也是引起民眾反感、引發(fā)民意反彈的重要因素。在民眾的記憶中,“甕安事件”和“洪洞縣黑窯事件”所留下的印記是難以輕易抹去的,對于在這些事件中被問責下臺的官員又非正常地悄然復出,民眾不可能無動于衷。這些官員重回官場的理由、過程、條件等等關鍵性的問題,民眾當然有權知情,但有關方面卻總是“王顧左右而言他”。由此看來,關鍵是要形成一套規(guī)范合理、程序嚴格、公開透明的官員復出機制,做到有規(guī)可循,讓民眾清楚知道什么情況下被問責官員可以復出,其復出的原因是什么,依據在哪里?只有這樣才是平息社會爭議的必由之路,也是對復出官員更大的愛護。官員復出過程不公開、不透明,不僅違背了問責制對失職者進行懲罰的初衷,也在形式和過程上,破壞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感,弱化了問責,弱化了對他人的警示。倘若被問責官員復出都是在民眾監(jiān)督下,通過透明公開的程序,老百姓又怎么會議論紛紛?!
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干部,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一年后如果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除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xù)外,還應當征求上一級黨委組織部門的意見。這些規(guī)定,為問責官員復出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制度規(guī)定和明確的操作標準,使黨政領導干部被問責后的安排、使用不再隨意,復出程序更加公開透明。我們有理由相信,《暫行規(guī)定》的出臺,預示著問責官員復出進入陽光下運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