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國強
北京的廣安門原名廣寧門,是明清時京城外城的西城門。到清道光年間,為避道光皇帝旻寧的名諱而易名為廣安門。清代時,外地的官員、商賈以及赴京趕考的舉子,大都取道盧溝橋經(jīng)廣寧門進出京城。因此,當時廣寧門外聚集著大批的行旅商販和流民,人煙輻輳。
往來的販夫走卒難免因貧病交困而潦倒城門之下,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流民,更是“往往以寒餓死,死輒委溝壑中”。目睹這些慘況,有位法號寂容的和尚與居士王廷獻、高以暄等人募資在廣寧門外建造屋宇,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創(chuàng)立了專門收容貧病無依者的民辦機構(gòu)“普濟堂”,寓意普度眾生,濟世救民。
到了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順天府尹錢晉錫將廣寧門普濟堂的善舉上奏朝廷。康熙帝獲悉后大為贊許,不但御賜“膏澤回春”的匾額予以褒獎,還下令撥發(fā)帑銀來資助普濟堂。由于得到朝廷的嘉獎,京師普濟堂的影響日漸擴大,并波及全國??滴跛氖拍?1710年),蘇州的一些士紳就仿效京師普濟堂,也創(chuàng)建了一所普濟堂。京師、蘇州因為是通都大邑,五方雜處,所以普濟堂收養(yǎng)的人員側(cè)重于那些“商賈行旅”中之“流離困乏、待于賑贍者”。從這一點來說,普濟堂可謂惠及四方。
隨著普濟堂在民間的自發(fā)性發(fā)展,最高統(tǒng)治者意識到這不僅是一件善事,也可以成為政府的一大善政。于是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在頒旨嘉獎普濟堂的同時,明諭地方督撫大員:“照京師例,推而行之?!弊裾栈实鄣纳现I,各地紛紛推行普濟堂,成為一時風尚。
不過事態(tài)的發(fā)展卻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善政的初衷。例如在江陰縣和天津府,地方政府將原本就有的幾所養(yǎng)老機構(gòu)進行合并整頓,統(tǒng)統(tǒng)更名為普濟堂,濫竽充數(shù)。當雍正皇帝的上諭發(fā)布后,閩浙總督、福建巡撫就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火速下令福建各州縣設(shè)立普濟堂。嚴令之下,個別地方官員不惜弄虛作假,將明代以來的一些官辦的養(yǎng)濟院改作普濟堂,換換牌子,借以邀功。
尤其糟糕的是,一些官員被“善政”、“仁政”等溢美之詞沖昏了頭腦,借大力建設(shè)普濟堂而追逐政績,撈取政治資本。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擔任河?xùn)|總督的王士俊。正是在他的治下,舉辦善堂的善舉徹底演變成一場政績“魔術(shù)”。
王士俊,字灼三,進士出身。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他出任河?xùn)|總督。河?xùn)|總督位在河南巡撫和山東巡撫之上,總攬兩省軍政事務(wù),是位高權(quán)重的封疆大吏。就任河?xùn)|總督的第二年夏天,王士俊下令魯豫兩省在各州縣普遍設(shè)置普濟堂,要求每個縣必須保證有一所普濟堂,而且限令收到文件的一個月內(nèi),各州縣都要備齊施工的人員和工料。對于這個措詞嚴厲的命令,下級官員無不誠惶誠恐,動用各種手段予以籌辦。這樣,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省所轄的109個州縣總共建起129所普濟堂;山東省內(nèi)的110個州縣衛(wèi)所設(shè)立普濟堂131所,完全達到了每個縣都要有一所普濟堂的要求。單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成績很是輝煌耀眼。
數(shù)字上去了,政績也跟著就上去了。王士俊得意非常,親自編成一本《河?xùn)|從政錄》,公開出版,廣為造勢。在書中,他自吹自擂,吹噓自己如何領(lǐng)導(dǎo)有方,能力出眾。王士俊的確堪稱“能力出眾”,因為要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內(nèi)建成如此眾多的普濟堂,從現(xiàn)實角度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龐大的建設(shè)資金如何籌措。那么,王士俊又是如何打造出自己的政績“魔術(shù)”的呢?
說起來王士俊的“魔術(shù)”并不神秘。他的第一個手段是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勒令官員“捐俸”。清代官員的薪水并不高,但從雍正初年起開始實行“養(yǎng)廉銀”制度,目的是通過“養(yǎng)廉”來消弭官員的貪污納賄之風。這部分收入自然成了王士俊要求下屬官員首先要捐出的資金。通過官員“捐俸”,王士俊營造出一種“公捐”的假象,再勸導(dǎo)民間“捐輸”。士民紳商在這種情勢下,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罷,都不得不紛紛認捐。對這一做法,王士俊向雍正皇帝具折吹噓說:“臣率同官屬等,首倡公捐”,然后“兩省士民聞知,欣然慕義,咸愿捐輸”。然而,在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后,“官捐”的色彩還是很明顯的,這種“官捐”其實是一種帶有半強制性質(zhì)的“捐輸”。
王士俊的第二個手段是“議敘”,就是用賞賜官品來換取民間的捐助。當時捐獻谷物200石就能得到一個九品頂戴。一石谷物換算成銀子為5錢,捐谷200石相當于捐銀100兩。雖然獲得的官品只是一個虛銜,但對于捐助者來說畢竟是莫大的榮譽。不過議敘捐助通常在遭遇嚴重災(zāi)荒時才予以采用,王士俊之所以大力推行這種非常態(tài)化的政策,目的就是獲取更多的民間捐助,從而博取個人的政績。
恐怕連雍正皇帝本人也沒有認識到,他推行善堂的本意居然在河南、山東兩省演化成了一場“大躍進”。對于總體上比較貧窮的河南和山東來說,本來缺乏大規(guī)模建設(shè)公共事業(yè)的資金,然而卻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里就使普濟堂遍布各個州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為了建成如此眾多的普濟堂,河南省共捐銀近8萬兩,捐義地1萬多畝,山東省捐輸?shù)臄?shù)額與此大體相當。考慮到當時民間沉重的賦稅壓力,如此巨額的捐助,顯然隱含著對民眾的某種強制甚至勒索。當王士俊洋洋自得地說投建普濟堂“絲毫不費公項”,就是沒花國家一分錢時,他忘記了民眾為此所付出的代價與犧牲。
然而,魔術(shù)就是魔術(shù),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奇跡。事實上王士俊打造出來的輝煌政績很快就煙消云散,而且直到清末,河南、山東兩省善堂的業(yè)績乏善可陳。當政績魔術(shù)的煙花散盡,留下來的只有如夜空般廣袤的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