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晶
[摘要]影片主題呈現(xiàn)出的多樣性,使觀眾將視線從經(jīng)濟、政治角度轉(zhuǎn)移開,與導演一起思考了夢想的可貴、選擇的藝術和愛情的悲喜。影片不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臺灣人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使人在放松身心之余找尋到更多的精神慰藉和人生啟迪。
[關鍵詞]《海角七號》;夢想;選擇;愛情
《海角七號》,一部耗資僅僅5000萬元新臺幣的小成本影片,自去年8月到12月在臺灣上映。贏得了六項金馬獎,票房達到了5.3億新臺幣,僅次于《泰坦尼克號》。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夏都沙灘酒店將邀請日本知名歌手中孝介到恒春舉辦大型演唱會。由于當?shù)劓?zhèn)民代表會的堅持,暖場樂團必須由當?shù)氐臉肥纸M團演出。于是,在臺北做歌手奮斗失敗、心有不甘的代班郵差阿嘉、積極工作的小米酒推銷員馬拉桑、自有一番愛情理論的機車行修理員水蛙、原住民警察勞馬、會彈月琴并且將自己視為國寶的老郵差茂伯以及正讀國小卻顯早熟的大大七拼八湊地組成了一個樂團。同時,寄往“恒春郡海角七號番地”舊址的郵包中的七封情書引發(fā)了阿嘉和樂團監(jiān)督友子小姐的美好愛情。最終暖場表演圓滿成功。
一、夢想的可貴
夢想作為人的一種潛意識,反映了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憧憬。《海角七號》的夢想主題主要通過多個個性鮮明的銀幕藝術形象來表現(xiàn)。影片播放到1分40秒的時候.“啪”的一聲,男主角阿嘉憤怒地摔爛了他的吉他。此后.鏡頭呈現(xiàn)出臺北熱鬧的街市、洶涌流動的人潮以及他的摩托車后視鏡所照射出的臺北標志性建筑101大樓,都隱喻出他夢想的失意。隱喻是電影中一種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它一方面來自情節(jié)手段,一方面來自于鏡頭安排。將故事情節(jié)和鏡頭串聯(lián)起來看,我們可以感受到阿嘉雖然因為音樂夢想在臺北受挫而回到恒春,但他始終覺得自己“真的不差”。對音樂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給了他無限的自信和堅持不懈的勇氣。最終他振奮精神,創(chuàng)作歌曲《海角七號》并和成員們一起表演。在不懈的努力和積極的實踐中,他終于在眾人矚目下實現(xiàn)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參加暖場樂團演出是劇中另一角色——茂伯的夢想。為了能參加演出。茂伯可以不告發(fā)阿嘉私藏信件,可以虛心向馬拉桑請教,可以答應阿嘉提早到飯店練習彈貝斯。盡管后來馬拉桑代替他在樂團中彈貝斯,而茂伯僅負責搖鈴,可是在最后的暖場表演中他仍舊用他最喜愛的月琴彈奏了歌曲《國境之南》《野玫瑰》,實現(xiàn)了他的演出夢想。小米酒推銷員馬拉桑為了自己的生意夢想一次又一次跑飯店,即使碰壁也無所謂。正是他這種為了夢想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代表.使得代表愿意購買60瓶小米酒用于大廟會場的喜宴,進而使他的生意夢想慢慢成真。
馬英九曾高調(diào)贊揚《海角七號》是一部可以鼓舞臺灣人精神的影片。的確,影片中多個人物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可以讓觀眾領略到夢想的可貴,而且導演關于“雨后彩虹”的解讀更在精神層面上給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失意者以巨大的精神慰藉和鼓舞。女主角友子小姐為了夢想.一個人遠離日本在外打拼。她本是一名模特,畢業(yè)后,為有更好的發(fā)展前途而留在了臺灣??墒枪緟s借口潮流不適合.不僅不找她走秀,而且總讓她擔任保姆、翻譯之類的工作。迫于現(xiàn)實的壓力,縱使再不情愿,她也不得不接受監(jiān)督阿嘉樂團的工作。七拼八湊的樂團讓她焦頭爛額:一是樂團的成員中既有將近80歲的老郵差茂伯。又有正讀國小的大大,年齡差異巨大;二是樂團成員水平參差不齊,配合不協(xié)調(diào);三是眼看日本歌手即將來恒春,可暖場演出的第二首歌曲還沒有著落。片中,導演有意將友子小姐接機的場景設置為雨天。連綿的雨滴不僅襯托出友子夢想的失意.也引出了中孝介對于雨后彩虹的期待。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風雨就象征著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挫折。導演通過這一特定的意象將感情宣泄出來,將思想和意念形象化,將心靈狀態(tài)和哲理意識形象化,營造出一個從追逐夢想到實現(xiàn)夢想的不斷變化的夢境。當鏡頭呈現(xiàn)出雨后彩虹的景象時,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實現(xiàn)夢想的巨大信心和勇氣?!逗=瞧咛枴愤@部電影出場的演員雖不多,但卻讓人看到了各色人物對于夢想的不懈追求。不管是愛情夢想、音樂夢想還是生意夢想,完滿的結局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給人一種樂觀的情緒。
二、選擇的藝術
在如今這個多元素快節(jié)奏的時代,要想實現(xiàn)夢想,就必須學會選擇。怎樣選擇,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藝術。
《海角七號》一方面向我們展示了臺灣南部小鎮(zhèn)的優(yōu)美風光和當?shù)厝嗣竦纳铒L貌,另一方面也通過人才流失問題表達出對于人生選擇的叩問。影片中,當代表對著鎮(zhèn)長吼出:“你們外地人來這里開飯店、做經(jīng)理,我們本地人都出外當伙計?!碑斔鎸Υ蠛0l(fā)出“我們的海這么漂亮.為什么一些年輕人就是留不住”的疑問時,觀眾不免有些心酸。這些鄉(xiāng)鎮(zhèn)相對于大都市來說,各種設施較為落后.可利用的資源較為缺乏,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確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即便如此,當?shù)氐哪贻p人為了更好的物質(zhì)生活而選擇背井離鄉(xiāng)是否得當呢?在全球化日趨加劇的今天.許多人才為了更加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而選擇在外省甚至是外國工作。他們忽視了各地區(qū)不同的文化背景.小覷了自身與當?shù)匚幕钊χg的必然差異。而恰是這些異質(zhì)價值判斷作用于他們的精神情感。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大大降低了他們生活的幸福感。影片對于人才流失這一問題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價值判斷,但正是如此,使得觀眾對于選擇擁有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也使影片更發(fā)人深省。
《海角七號》在對人生選擇進行叩問的同時也向我們揭示出:放棄也是一種選擇。放棄,并不意味著失敗,而是為了更好的獲得。正是由于鎮(zhèn)長放棄了找外地人來擔當暖場樂團的想法,才促成當?shù)貥肥謱崿F(xiàn)了他們自己的音樂夢想、演出夢想。也正是友子小姐放棄了離開恒春的想法,才使她與阿嘉有機會譜寫出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又是因為日籍男老師放棄了自己對戀人“友子”的愛情。才愈發(fā)使這段愛情顯得刻骨銘心、凄美哀婉、催人淚下。在這個多元化快節(jié)奏的時代中,競爭日趨激烈,每個人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時常會陷入to be or not to be的矛盾之中。俗話說得好:“有得必有失?!币虼耍谠庥鰞呻y時,每個人都必須學會衡量利弊,學會適時放棄。
觀看電影,就本質(zhì)來說,是一種藝術活動,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電影不再是孤立的東西,它不僅僅從屬于某位導演或某個特定時期,同時也屬于走進它們的觀眾。一個畫面,一個橋段,鏈接到不同人的心里,可以出現(xiàn)多種意義的碰撞。觀眾在聯(lián)系自身經(jīng)歷和自己的生活感悟時會不自覺地對影片中的情節(jié)進行想象,既而有所思考和感悟。據(jù)臺當局統(tǒng)計顯示,去年臺灣的經(jīng)濟增長率幾乎為零,12月份的失業(yè)率升至5.03%,創(chuàng)5年來的新高,失業(yè)的總?cè)藬?shù)也高達近55萬。觀看《海角七號》這部影片,淺層次有助于臺灣人身心的放松,有助于緩解人的精神壓力,深層次上影片給觀眾帶來的關于人生選擇的思考和感悟叉可反
作用于每一位觀眾,給予觀眾更深刻的人生啟迪,使人對于自己人生中的各種選擇更加審慎,更具藝術性。
三、愛情的悲喜
相信大多數(shù)人看完這部影片之后,最初最直接的感觸就是:愛情亦悲亦喜。《海角七號》中的愛情既是夢想的載體,也是選擇的結果。它與夢想和選擇都相互關聯(lián)。
《海角七號》中導演使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通過明暗兩條線進行敘事,展現(xiàn)給觀眾兩段愛情故事:一個是桀驁不馴的主人公阿嘉和執(zhí)著善良的友子小姐在組建當?shù)貥穲F過程中發(fā)生的美好愛情故事,即“喜”;另一個是通過阿嘉發(fā)現(xiàn)的要寄到“恒春郡海角七號番地”的七封情書引出的令人悲傷愛情故事,即“悲”。
明線上導演通過悉心刻畫阿嘉和友子的愛情磨合過程來表現(xiàn)夢想的可貴。
當阿嘉把七封情書送給老人回來后,抱著友子對她說“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的時候,給觀眾營造出一種很溫馨的氛圍。在這種溫馨的氛圍中,愛情夢想帶給人的巨大力量得到有力的凸顯。兩個夢想失意的人雖因為樂團的問題產(chǎn)生過一些沖突,但一次意外的酒后真言卻使他們彼此敞開心扉、愈加了解。影片中,友子在演唱會開始前告訴阿嘉七封情書的地址。希望他將郵包送到老人的手里。并告訴阿嘉演唱會結束后她有可能會隨著唱片公司的人回到日本當公關。這既是對阿嘉情感的一種試探,同時也是友子為實現(xiàn)自己愛情夢想的一種嘗試。當演唱會的觀眾看見友子戴上了象征著堅貞不移的愛情的“孔雀之珠”時.人們情不自禁的歡呼聲和鼓掌聲,以及友子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的微笑都讓人感受到愛情夢想得以實現(xiàn)的歡樂。
為了凸顯暗線中那段凄美的愛情,導演在影片結構設置方面煞費苦心。一開始.鏡頭就將觀眾的視線拉回到1945年12月25日,日籍男老師正站在船頭,眺望大海,訴說對戀人的第一封情書。一句“友子/太陽已經(jīng)完全沒人了海面/我真的已經(jīng)完全看不見臺灣島了/你還站在那里等我嗎”將他對戀人深深的思念呼之欲出,也使影片彌漫著淡淡的感傷氣氛。1945年,日本戰(zhàn)敗,結束了對臺灣的統(tǒng)治。日籍男老師因為自己戰(zhàn)敗者的身份而沒有勇氣面對臺灣的戀人“友子”,最終只得放棄愛情,只身回到了日本?,F(xiàn)實迫使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情,可真愛的力量卻讓他無法逃脫思念的枷鎖。他無法忘記“友子”。只好以寫情書的方式,默默地將對“友子”深深的思念宣泄出來。六十年后,他的女兒在整理她父親的遺物時,在衣柜中發(fā)現(xiàn)了這些情書,于是按照舊的地址把這些信寄出。
影片中日籍男老師寫給戀人的這七封情書全由導演魏德圣自己創(chuàng)作。其中“我只是個窮教師/我愛你/卻必須放棄你…‘我不是拋棄你/我是舍不得你”“思念這庸俗的字眼/將如陽光下的黑影/我逃他追”等充滿感傷情緒的語句配合舒緩柔美的音樂。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一個窮教師由于民族戰(zhàn)爭的失敗,不得不遠離自己心愛的人所遭受的無奈與痛苦。導演在這兩段明暗交織的愛情中給人營造出一個唯美的意境。使觀眾對于愛情甚至是真愛擁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和領悟。
四、結語
《海角七號》獲得了諸多殊榮,導演魏德圣曾以“當臺灣的精力全部放在政治經(jīng)濟上而結果又令人失望的時候,人們就會想尋找宣泄情緒的出口,投射在能讓人有所寄托的事情上”為原因來解釋《海角七號》的火爆。筆者認為,《海角七號》之所以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可歸結于它主題的多樣性。雖然臺灣持續(xù)低迷的經(jīng)濟以及動蕩的形勢都加重了臺灣人的心理壓力,但是《海角七號》的主題多重奏,呈現(xiàn)出來對于夢想、選擇亦或是愛情——這些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的思考,使更多人看到了希望,體會到了選擇的真諦,也明白了愛情的本真。不僅將觀眾的視線從經(jīng)濟、政治上轉(zhuǎn)移開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臺灣人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使人在放松身心之余找尋到更多的精神慰藉和人生啟迪,很具有時代意義,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