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鋼
教育敘事已經(jīng)成為一種廣大教師喜聞樂見的校本科研方式,我經(jīng)常被一線教師問起,做教育敘事應該從何入手?在此,我想提供一些在指導教育敘事及其研究時運用的敘事練習與大家分享。需要說明的是,我所提供的是針對從生手到熟手的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處于不同程度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任意取舍。
練習1:“我”的生活
第一個練習是“‘我的生活”,即作一個生活的編年體描述,既可以寫一個個體(自己的故事或者是別人的故事),也可以寫一個群體,例如一個學校。
做教育敘事,要從鮮活的生活中獲取素材,必須要深入到經(jīng)驗生活的實踐中。所有的第一手素材都要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只有在第一手的素材中,才能生成自己的想法,這點尤其關鍵。換言之,即使理論上可以參考別人,但是真正屬于個人的研究觀點是在對實踐的了解過程中逐漸生成出來的。正因如此,敘事是不可以虛構的,這會損害教育敘事的實踐品質。
練習2:故事如何形成
第二個練習是“故事如何形成”。我推薦給大家一本書:《<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新聞故事的寫法。新聞故事必須是真實的,不能夠虛構和編造,如何讓自己的新聞故事在眾多的報紙中脫穎而出,讓人在眼睛一掃而過時就記住?無疑標題以及開頭的內容需要非常講究。新聞有大故事也有小事件,好的新聞故事,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照樣有沖突和矛盾。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觀察并記錄新聞是如何形成為一個故事的,有沒有沖突性的情節(jié)?運用了哪些方法使意義浸透在事件中?
在教育敘事中,應該關注人物發(fā)展中關鍵的事件,關注人物如何處理事件。寫作中,由這些關鍵的事件作為環(huán)節(jié),圍繞這些環(huán)節(jié)展開情節(jié),這樣的敘事就能吸引人閱讀了。以前,人們以為只有站在事件的外面,才能看清整個事件,如果身處事件之中,容易被情感等影響和干擾。但從質的研究的角度來看,看法卻是相反的。質的研究者認為:如果情感和思想不能夠現(xiàn)場交流的話,那就根本無法得到事件的真相;只有站在事件之中,并與之交流對話,才能揭示這個事件,尤其是人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敘事與其他研究,如思辨式研究的不同之處。但我個人不主張這兩種研究完全對立。真正好的研究,是建立在這兩種研究之上的交互分析。例如對一個很重要的人物訪談,他所說的內容你能全采納嗎?如果要發(fā)揮訪談更大的價值,肯定要對訪談內容做進一步的客觀的印證;當對這個客觀事實進行印證時,就需要交互分析。
參考閱讀1:
故事的內容、結構和寫作技巧是讓一個故事受歡迎的重要因素。負責提供這些因素的,應該是記者兼作者,而不是編輯。編輯可以給故事潤色、刪減,讓其變得更加清楚,但是他們不可能提供那種能夠讓故事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品質,而這種品質正是一個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和一個冗長乏味的故事的最大區(qū)別。沒錯,讀者需要準確的信息,而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為他們提供這樣的信息。但是除此之外,讀者還有更廣泛、更深層次的需求,如果他們的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逃走。沒有什么是比放棄閱讀更容易的事情了。
即使我們原本知道這些需求的存在,我們也往往會忘記這些需求。即便我們承認這些需求,我們也很難認真對待這些需求,總是在自己的故事中零亂地應付幾筆(而且往往毫無關系),因為我們的注意力總是放在了讀者對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們忽視了一個所有讀者最普遍的要求,一個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給我講一個故事,看在老天爺?shù)姆萆?讓它有趣一點。(威廉·布隆代爾.《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4—5.)
練習3:生活故事
第三個練習是“生活故事”,指教師日常的生活,比如,學校中教師的日常教學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如果把學校理解為一種生活的話,對于師生來說學校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關注學校生活的常態(tài)就是在關注教育本身的常態(tài)。這種生活常態(tài)從生活方式上來說,離不開人的活動。教育本身就是研究人和培養(yǎng)人的活動。我們關注人在整個學校生活中的發(fā)展過程,人的活動是研究中的主題。
在生活故事的形成中要關注情節(jié)是如何構成的。對于敘事而言,要注意情節(jié)的編排、場景的多元性、事件的完整性。包括思考如何通過加入情節(jié)將自己的傳記變成一個故事。情節(jié)來自哪里?自己的和他人的故事?家庭故事?哪些場景和事件?結構中有什么變化是獲取情節(jié)所必需的?描寫是否根據(jù)不同的情節(jié)有所改變?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系如何?等等。這樣的寫作功夫可能與你以往接受的訓練是全然不同的,因為我們已然習慣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推理到概念推理。當然,這樣的教育理論訓練依然是需要并且重要的,但是,這樣的訓練過多或成為唯一途徑之后,會導致教育越來越遠離實際生活,教育研究對教育生活越來越陌生。要發(fā)展教育理論,教育理論就必須建立在教育生活實踐之上。
參考閱讀2:
敘事是一種講述性的編故事、講故事的過程。故事作為一種描述,是敘述不同情境中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故事包括開端、中間和結尾。每個故事均有一定的結構特征,包括敘事者、情節(jié)、場景、人物、事件。那些無法忘記并能再現(xiàn)出來的經(jīng)歷將會成為故事所敘述的基本內容,而我們也憑借記憶或再現(xiàn)走入逝去的經(jīng)歷,通過再現(xiàn),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來研究過去的經(jīng)歷。
……
作為敘事研究中的故事,其不會是僅僅依賴只言片語的記錄,或者案例式的客觀事實記錄,即如法律中的“判例”那樣。對于敘事研究而言,情節(jié)和情節(jié)的編排、場景和場景的多元性、事件和事件的完整性,這是以故事方式進行敘事的三個基本要素。敘事正是在這個方面與其他的研究方式加以區(qū)別。①
練習4:家庭或工作環(huán)境的故事
第四個練習是關于家庭或工作環(huán)境中的故事。教育敘事不僅關注學校生活。耿涓涓的《教育信念:一位初中語文女教師的敘事探究》(載《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集刊第2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就不是單純地關注女教師的教學,還關注了她的家庭(包括她的小家庭和大家庭),還有生活的背景等。一個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教師除卻學校生活還有其他的社會的生活,事實上,教師很多的信念、想法和態(tài)度都和生活的環(huán)境相關,所以,也要知道如何展開這方面的敘事。
練習5:集體性故事敘述
第五個練習是“集體性敘述”。比如,把故事展示給家庭成員或同事,詢問他們,你的回憶是否準確,并要求他們進行必要的補充或修正,讓他們在你書寫的故事上面直接進行補充或修正。比較你自己的版本和別人的修改。這些修改反映了你的什么情況?反映了你的家庭成員或同事的什么情況?這些故事反映了你的家庭或工作環(huán)境的哪些情況?關于一個學校,一個群體的敘事,都可以加入集體性敘述。這些都是將故事不斷地展開的部分。
練習6:作為敘事生成載體的訪談
第六個練習是“作為敘事生成載體的訪談”。從收音機或電視機中記錄一段訪談,然后尋找敘事產(chǎn)生的過程,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工作是在做情節(jié)設置?有相互矛盾的敘事嗎?敘事生成是成功的嗎?訪談是如何發(fā)生、發(fā)展的?
敘事,一種是訪談,一種是口述??谑龅恼Z言是零碎的,需要整理,需要重構。訪談在敘事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要聽訪談對象講,還要觀察,同時還要深入了解一些相關的問題,尤其是要了解訪談對象的內心世界。以前的研究,太忽略對教育實踐中人的內心世界的關注。研究者往往太多地注重客觀事實,而忽略主觀的經(jīng)驗世界,實際上在教育實踐中人的想法是值得去觀察和關心的。訪談可分為結構性訪談和非結構性訪談。結構性訪談是設計好問題去訪問,他的不足之處是針對性太強。而非結構性訪談,看似采訪者沒有想法,實際上采訪者的想法是迂回的,這種非結構性訪談,往往能夠談出最真實的問題。訪談是深化敘事的一種方法。
參考閱讀3:
在敘事研究中,我們必須清楚意義、理解以及詮釋是無法統(tǒng)一的,不可通過一套規(guī)范并有固定選項的問卷來獲取事件的意義、理解和詮釋,如果我們把故事看成是一種敘事形式,則我們可以通過結構的或沒有結構的訪談,來獲取我們所需要的故事。
1.結構性的訪談。根據(jù)自己想知道什么設計一系列恰當?shù)膯栴},然后以這些問題為基礎展開談話,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主要采取經(jīng)過精心準備的問題,并以這些問題來問被訪者。其長處在于能夠通過這樣的問答,簡捷地了解被訪者的故事,目的性和引導性強。但是,這也容易使問題簡單化,而忽視問題以外可能存在的重要材料。
2.非結構性的訪談。訪談者之間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想到哪兒說到哪兒,這種訪談方法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盡管其可能會導致繁瑣的記錄,增加你整理談話記錄的工作量。但其避免了引導性的問題,而更多地采用中性的問題,如“你喜不喜歡你的工作?”“你對你現(xiàn)在的工作感覺如何?”等。這些問題的提問藝術在于,能夠避免被訪者使用你的問題方式來回答問題,而促進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思考。
我們比較主張非結構性的訪談,要想避免引導性,也就避免了一個研究者用自己的思考去引導參與者的思考,并能很好地把參與者的所思所想引入進來,而且根據(jù)參與者的觀點來組織經(jīng)驗材料。比如你到一個學校問一名教師,你們的校長做得怎么樣,他不知道你什么來頭,什么想法,你說他會很直截了當回答他不好、他很好嗎?說好,那似乎有點奉承之嫌;說不好,他就要想想這會有什么后果,所以他很可能跟你轉來轉去。如果我根本就不問你這個問題,你談你的工作,想談哪里就談哪里,我只是跟著你的思路走,事實上你也可以了解到這個校長的工作是怎么樣的。比如說他會說到對自己的教學還有些不滿意,或者感到自己能獲得的培訓機會還是比較少,或者學校的時間排得比較緊,等等,這不就是校長的管理問題嗎?這些問題都是在采訪中隨意體現(xiàn)出來的,而反映了教師的實際上對管理層面的一種想法,就會很自然的出現(xiàn)。
……
練習7:提供意義詮釋
第七個練習是對你所作的敘事進行意義詮釋,并且將深度詮釋和理解建立在深度描述的基礎上。
關于意義的詮釋,并不是完全用理論化的語言來表述,同樣可以通過事件、敘事的重構來講述其中的涵義。為什么要把故事這樣組合,其實意義就蘊含其中。當然,如果敘事能完全讓讀者感同身受,體味其中的意義,就是敘事高手了,這點不太容易達到。所以也不排除在語言敘述中采取“夾敘夾議”的手法,敘述中穿插理論性的表述。
敘事并沒有固定的方式,根據(jù)不同的情景和對象,完全可以靈活處理。作者可以采取自己最可行、最能呈現(xiàn)的方式。要注意,作為研究者,并不是講完故事就結束了,無論這個故事如何去重構,敘事如何安排,都有意義所在,而研究者要將這些故事衍成一個意義群,只有明白這個意義群,才能解剖,才能提煉出故事的主線。
參考閱讀4:
深度描述必須把握研究參與者的行動,以便將其意義揭示出來。要實現(xiàn)這一點,研究者需要采取以上所舉的多種方法,來記錄研究對象的生活經(jīng)歷。深度描述既是傳記性的,又是交往性的,它所描繪的特定交往經(jīng)歷均包含在自我故事和個人經(jīng)歷故事之中。
描述即是把你要詮釋的行為或過程描述出來。描述或深或淺,而淺度描述只是列出事實,例如:
2005年12月20日,上午8點,W校長來到辦公室,準備打開電腦,看看老師們的“博客”。
同樣的事情,深度描述則可能是這樣的:
W校長先倒了杯水,他每天都有個習慣,一上班先打開電腦,上學校的網(wǎng)站看看昨天老師們發(fā)表的新的網(wǎng)絡日志,因為自從學校建立了“博客”,老師們的積極性很高,這成了老師們敞開心扉、分享專業(yè)經(jīng)驗的共同平臺。他還記得這幾天大家對一位老師關于課堂紀律的日志討論十分熱烈。他把電腦打開,開始瀏覽。他昨天就在想應該參與一下,談談自己的看法,再與老師們作些討論。
我們相比一下,就可以發(fā)現(xiàn),淺度描述只是交代了行動的事實,而沒有描述行動的意圖和情景等。
在鄧金(Norman Denzin)看來,深度描述具有以下幾個特征:a)描述行動的來龍去脈;b)交代行動是在何種意圖與意義的作用下組織起來的;c)追蹤描述行動的變化與進展;d)將行動描述成可以細細解讀的文本。
……
總之,深度描述必須呈現(xiàn)研究對象是如何理解其周圍所發(fā)生的事件的,與此同時,它還須盡量將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理解活動揭示出來,從而為深度詮釋奠定基礎。
……
深度詮釋可以建立起一個分析與理解的系統(tǒng),從而將經(jīng)驗世界的豐富意義揭示出來,而詮釋得來的意義常常是象征性的,可以分為表層和深層兩個層次。我們致力于揭示、呈現(xiàn)交往經(jīng)歷的多重意義結構,就是試圖從多重的角度揭示交往經(jīng)歷的意義。應該說,任何一個場景中發(fā)生的事件都具有多重意義,與此同時,每個人對于經(jīng)歷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意義不僅是情感性的,而且是傳記性的。意義內在于個體所講述的人生經(jīng)歷故事之中。只要對這些故事進行詮釋,就能理解其中的意義。在理解的過程中,經(jīng)歷的內在意義會逐漸地被人們領會和把握。理解既可以是認知性的,也可以是情感性的。由此,詮釋是理解的基礎。光有描述是不夠的,研究者還必須將詮釋與理解呈現(xiàn)給讀者。
練習8: 敘事的結構方法
第八個練習是嘗試對自己所做的敘事進行結構。
敘事需要一些結構方式,就像學歷史的人生怕資料疏漏,但一旦資料鋪天蓋地的時候,就會深陷其中而不知所以。如何串聯(lián)資料,形成一個表述結構,研究的關鍵就在這里。梳理的功夫需要一些途徑和結構的方式。
參考閱讀5:
我們可以簡約地說,即首先通過參與或觀察給出故事敘事,這可以是單個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數(shù)個故事而關聯(lián)成一個完整的事件。然后把所有的故事根據(jù)事件的關聯(lián)性分成若干和系列的關鍵故事組單元,接著一一分析這些關鍵故事組單元,并將其中的意義與每個關鍵故事組單元串聯(lián)起來,由此使這些關鍵故事組單元形成由其內含意義而組成的意義群。在這之后,將這些基于關鍵故事組單元形成的意義群加以關聯(lián),發(fā)展和提煉詮釋,尋找出研究本身的主線靈魂,從而使敘事形成一個整體。
練習9:完成自己的論文
最后的練習就是通過以上的步驟,最終完成和完善自己的論文。
還有一點提醒:敘事研究需要拓展思維方式。思維的訓練方法: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后不斷地追問再追問。問題意識是做論文的關鍵。一個善于思考的人,問題的結構就容易出來,論文的框架就有了。就像下棋一樣,走一步看一步是臭棋簍子,高手是通盤考慮,關注的是全局的概念(判斷這個問題有沒有價值——從哪些視角進入,你會采取哪些問題——層層追問——結構形成)。
敘事研究不要有理論預設,但是必須有問題意識。為什么不要有理論預設,因為理論預設的前提可能會使你將活生生的實踐中的東西抹殺掉。通過敘事的寫作訓練,順便可以改變思維的途徑和方式。人文學科的特點就是強調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于是敘事的每個作者的呈現(xiàn)方式也可因此而不同。
注釋:
①文中以下參考閱讀引自丁鋼著《聲音與經(jīng)驗:教育敘事探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內容有刪節(jié)。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張瑞芳 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