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偵 李銳濤 劉 雙
過敏感性休克是機體一種急性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當致敏原與體內相應抗體相互作用后,釋放生物活性物質,致使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機體有效循環(huán)血量銳減而發(fā)生休克。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就我科搶救的1例靜滴清開靈注射液發(fā)生過敏性休克的病例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兒,男,3歲,因發(fā)熱1 d,在個體診所靜滴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吉他霉素注射劑0.2 g,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清開靈注射液10 ml,靜滴1 d后發(fā)熱漸退,在第2天靜滴清開靈注射液組10 min后,患兒突然出現(xiàn)哭鬧,煩躁不安,繼而出現(xiàn)面色蒼白,意識不清,四肢厥冷,出汗伴全身皮膚出現(xiàn)蕁麻疹的情況。個體診所醫(yī)生立即停止輸液,送我院來就診。入院時查體:體溫38℃,脈搏120次/min,血壓50/30 mm Hg(1 mm Hg =0.133 kPa),體重15 kg。意識不清,顏面皮膚蒼白,全身皮膚遍及蕁麻疹。咽部充血,雙扁桃體Ⅰ度腫大,雙肺呼吸音粗,心率120次/min,律齊心音純正,腹軟,肝脾肋下未及。四肢厥冷,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正常。入院診斷為:過敏性休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立即進行搶救,予吸氧,皮下注射腎上腺素注射液0.5 g,靜滴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5%葡萄糖注射液50 ml+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 ml靜點,搶救約20 min后,患兒神志恢復清醒,自覺癥狀緩解。又靜滴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維生素C注射液1.0 g+肌苷注射液0.2 g+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 mg+輔酶A 50 U,1 h后患兒血壓恢復正常,搶救成功。繼之,做頭孢曲松鈉試敏陰性后,予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頭孢曲松鈉注射液1.0 g+利巴韋林注射液0.15 g靜滴7 d后患兒無發(fā)熱,咽部無充血,雙扁桃體無腫大,病情痊愈出院。
2 討論
經(jīng)詢問患兒家長,得知:患兒從未使用過清開靈注射液,患兒在第1天應用后無任何反應,第2天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所以診斷清開靈注射液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是成立的。清開靈注射液在古方 “安宮牛黃丸”的基礎上以現(xiàn)代技術研制成的注射液,它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通絡、醒神開竅的綜合功能。其作用機制可歸納為:①具有明顯的抗細菌、抗病毒的作用;②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增強自然免疫細胞吞噬功能和加速對病原微生物清除的作用;③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舒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以及提高機體細胞對低氧耐受性的作用。所以臨床上普遍應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肝炎、腦出血以及高熱等疾病的治療,效果好,副作用少,偶有過敏反應,僅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頭昏、皮疹等癥狀。但該病例在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且起病急,來勢兇,應引起廣大醫(yī)務工作者高度警惕和重視,尤其對首次應用清開靈的病例應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收稿日期: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