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麟鋼 陳素紅 呂圭源
[摘要] 目的:從現(xiàn)代藥理學角度來闡述白芷“祛風行氣”功效的藥性理論。方法:通過查閱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根據(jù)對1994~2006年白芷功效與藥理相關文獻的分析,對白芷“祛風行氣”功效展開藥理作用進展匯總。結果:與白芷“祛風”功效相關的藥效主要有解熱、抑菌、抗炎等,而與“行氣”功效相關的藥效主要有活血、止血、生肌止痛等。結論:白芷“祛風行氣”功效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為完善白芷的中藥藥性理論提供現(xiàn)代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 白芷;祛風行氣;藥效學;綜述
[中圖分類號] R28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8(b)-088-02
白芷(Aangelicae dahuricae)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以下簡稱《本經(jīng)》)中已經(jīng)收載,列為中品藥。書中記載該藥的性味、功效和應用?,F(xiàn)多用于風寒感冒、鼻淵、頭痛、風濕,痹痛、帶下及瘡癰等癥。通過查閱1994~2006年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中白芷功效與藥理相關文獻,本文就白芷藥理作用的中醫(yī)研究綜述如下:
1 祛風作用
從《本經(jīng)》有關白芷主“寒熱頭風侵目淚出”和《名醫(yī)別錄》“療風邪”治“風痛頭眩目癢”[1]的論述中可以看出,白芷祛風實指風邪侵襲頭目出現(xiàn)的外感表證。明代以前本草著作均認為白芷可治風寒風熱證。與白芷“祛風”功效有關的藥理作用有解熱、抑菌、抗炎等,其活性成分主要是東莨菪素,香豆素及脂溶性、水溶性成分。
1.1 解熱
白芷用于治風寒為現(xiàn)代臨床常用,如九味羌活湯、柴葛解肌湯均含白芷。白芷治療風熱內(nèi)郁的頭目眉棱齒骨諸痛,鼻淵鼻衄,明代以前本草均有記載,以白芷大辛,散風祛郁,所謂“風熱者,辛以敞之”,“火郁發(fā)之”。對于白芷的這種以辛散熱的應用,醫(yī)書多有記載。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集注》:白芷“葉可作浴湯,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蟲”。如清代葉天士治風郁頭痛,將白芷用在黃芩、梔子、連翹等清涼藥中[2];清代吳謙治陽明內(nèi)熱頭痛、鼻干、目痛,齒頰疼,也以白芷同石膏、黃芩、薄荷等合用[3]?!洞竺鞅静荨访鞔_提出,白芷治“腸風痔瘺,瘡痍疥癬”?,F(xiàn)代研究證明,白芷水煎劑對大腸埃希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水浸劑對奧杜盎小芽孢癬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4]。
1.2 抑菌
《本經(jīng)》載: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李時珍進一步論述“漏帶癰疽諸病,三經(jīng)之濕熱也”,以白芷“溫以除之”[5]。如《醫(yī)學集成》中以一味白芷治“女人白帶”。后世對白芷的除濕作用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①用于治療濕溫病;②用于治療婦女帶下;③用于避穢化濁,預防山嵐瘴氣、溫疫病。曾有學者發(fā)現(xiàn),用白芷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鎂鹽、異噻唑啉酮制成的防霉劑,能破壞菌體的細胞結構,對多種真菌有高效殺抑作用。
1.3 抗炎
白芷辛香行竄,善走頭面,具有良好的芳香開竅作用。根據(jù)歷代本草,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幾方面:①通鼻竅,伍辛荑、細辛治鼻痛,與芥穗伍治風寒流涕,與蒼耳子、梔子、桔梗、菊花伍,治鼻淵濁涕。②醒神開竅,如《和劑局方》檀香湯。以白芷、川芎、桔梗、檀香組成,具有調(diào)中順氣、安神定志、清爽頭目的作用。③通下竅,如以白芷治腸風便秘、小便氣淋結澀不通?,F(xiàn)代研究表明,東莨菪素為白芷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以50 g/kg的標準治療因二甲苯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起到抑制作用,說明其能對抗炎癥第Ⅰ期血管通透性亢進;11.25 mg/kg的劑量對棉球肉芽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說明其具有甾體樣抗炎藥作用。東莨菪素還能降低患者的痰黏度和痰中的嗜中性白細胞數(shù)[4]。
2 行氣作用
白芷行脾胃氣滯,辛香行竄,善走頭面,具有良好的芳香開竅作用,如李東垣所言:白芷能通九竅?!侗窘?jīng)》記有白芷主“血閉陰腫”以來,歷代醫(yī)家多有論述?!度杖A子本草》中講到白芷破宿血。與白芷“行氣”功效相關的藥效主要有活血、止血、生肌止痛等,其活性組分主要是白芷總揮發(fā)油,香豆素及水溶性、醚溶性成分。
2.1 活血作用
《和劑局方》用大沉香丸(白芷、烏藥、姜黃、沉香、香附等)治一切冷氣攻心腹刺痛、胸膈噎、嘔吐痰水證。行氣兼以調(diào)暢血脈。又如《和劑局方》的紅花當歸散治婦人血臟虛竭或積瘀血證,即在活血藥中伍用了白芷??梢钥闯霭总朴行袣饣钛淖饔?并為后世所應用。清代宮廷醫(yī)案記有活血止痛方就以白芷與羌活、乳香、沒藥、三七、紅花、牛膝、當歸等合用[6]。現(xiàn)代藥理學證明,白芷中所含的比克白芷素對冠狀血管有擴張作用,白芷的醚溶性成分對離體免耳血營有顯著擴張作用[7]。
2.2 止血作用
《本經(jīng)》記載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端幮哉摗穭t明確指出“主女人血崩”?!侗静菥V目》中甄權注曰:白芷“主女人瀝血腰痛血崩”??梢?白芷的這種止血作用主要針對婦科而言。傅氏治療血崩,在服用生血止崩湯(川芎、當歸、炮姜、桃仁、炙甘草、烏梅、蒲黃)時,如鮮血大來,則以芥穗(炒黑)、白芷各五錢,加入方中,以“加強止血”[8],可見白芷在此主要用于止血?,F(xiàn)代藥理研究已經(jīng)證明,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收縮血管作用,毛細管法試驗表明,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明顯止血作用,白芷無抗凝作用。異歐前胡白芷具有收縮外周血管、促凝血等作用[9]。多年以前,就有人將白芷提取物(香豆素類)做成口服膠囊,用以治療安放節(jié)育器后的子宮出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
2.3 生肌止痛
白芷的以上功效自《本經(jīng)》以后,一直為歷代本草所沿襲,并為后世臨床醫(yī)家所常用。白芷的止痛作用,除用于清瘡止痛、眉棱骨齒痛外,尚可用于風邪郁阻的偏頭痛和心腹刺痛。
通過小鼠實驗表明,白芷總揮發(fā)油(EOAD)對物理、化學性刺激具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且無身體依賴性,對其自主活動有顯著的抑制效應。因此,白芷的鎮(zhèn)痛效果確切,顯著的鎮(zhèn)靜效應可能是其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的重要機制之一。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EOAD調(diào)整體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含量是其鎮(zhèn)痛的機制之一。EOAD能顯著降低外周DA、NE和5-HT的含量,從而可減少其對局部的疼痛刺激。在中樞,EOAD通過影響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含量而使其最終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EOAD對疼痛模型大鼠的β-內(nèi)啡肽及其前體物質前阿黑皮素有明顯的升高作用,其鎮(zhèn)痛機制是通過促進具有鎮(zhèn)痛作用的β-內(nèi)啡肽前體物質前阿黑皮素信使核糖核酸(POMC、mRNA)的表達而發(fā)揮的[11-12]。
3討論
白芷為我國常用的傳統(tǒng)中藥材,具有廣泛而重要的藥理活性。本文針對白芷“祛風行氣”功效,對相關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進行綜述,為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性理論與現(xiàn)代藥理學試驗相結合提供依據(jù)。
通過文獻總結分析發(fā)現(xiàn):①雖歷代本草記載的白芷的功能主治很多,但不少作用現(xiàn)已不再使用,目前從白芷中開發(fā)的產(chǎn)品更是廖廖無幾且缺乏深度,因此,有必要對其加以研究,對白芷的功能進行科學的評價和開發(fā)利用。②白芷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其藥理機制研究多是在單味藥中進行,而臨床應用中,白芷多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復方制劑中具體藥理機制的相應有效成分卻不是很清楚,還有待于研究者應用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進行更深人的研究,以便使其多方面的藥用價值得以開發(fā)。③藥效研究對臨床應用的指導意義不強,希望加強研究。
[參考文獻]
[1]唐慎微.重修政和經(jīng)史證類備用本草[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7:206.
[2]葉天士(清).臨證指南醫(yī)案[M].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482,581-584.
[3]吳謙(清).醫(yī)宗金鑒(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133.
[4]季宇彬.中藥有效成分藥理與應用[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69,416.
[5]李時珍(明).本草綱目[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7:845-849.
[6]徐術,胡晉紅,全山叢,等.白芷的活性成分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藥房,2005,16(6):467.
[7]歐興長,張建興.126種中藥抗凝血醇作用的實驗觀察[J].中草藥,1987,18(4):21.
[8]趙興增,賈曉東,陳軍,等.白芷化學成分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8):2000-2001.
[9]風良元,鄢順琴.五種不同產(chǎn)地白芷藥理作用的比較研究[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0,9(2):56.
[10]聶紅,沈映君,吳俊梅,等.白芷揮發(fā)油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和身體依賴性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2,13(4):221.
[11]聶紅,沈映君,曾南,等.白芷總揮發(fā)油對疼痛模型大鼠的神經(jīng)遞質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2,18(3):11.
[12]聶紅,沈映君.白芷揮發(fā)油對傷害性疼痛模型大鼠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3,14(1):21.
(收稿日期: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