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確立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shù)谋匾?/h1>
2009-09-28 02:06:58李婉敏
法制與社會 2009年14期
關鍵詞:精神損害賠償必要性

李 楠 李婉敏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法制觀念的不斷增強,人們也在不斷強化對精神利益的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重視對自身價值、尊嚴和權利的追求,因此精神損害賠償已經(jīng)成為我國理論界、司法界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國際上對刑事被害人的人權保障已大大地加強,各國在被害人權益保護的許多方面都已形成共識,有關被害人人權保障的國際標準也在逐步形成。然而,我國立法及司法解釋均排除了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害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這一規(guī)定不僅造成現(xiàn)行法律之間的沖突與矛盾,而且也與世界人權發(fā)展的趨勢相違背,因此在我國刑事訴訟中確立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精神損害賠償 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358-02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賠償問題所進行的訴訟活動。這一制度在我國現(xiàn)有司法實踐中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僅提高了審判的效率、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而且避免了矛盾判決的出現(xiàn)。但隨著法治時代的到來,其中的缺陷也日益顯露,爭論的焦點主要圍繞在精神損害是否應該包括在賠償?shù)姆秶畠?nèi),立法目前是持否定的態(tài)度,但學術界眾說紛紜。持“否定說”的學者認為,首先,附帶民事訴訟畢竟是以刑事訴訟為中心提起的,程序上應該遵從刑訴的規(guī)則;其次,精神損害是無形的,很難用金錢確定其損害程度,如果用金錢衡量受害人遭受的精神痛苦,就等于把人與商品等同起來,是對受害人尊嚴的侮辱。而持“肯定說”態(tài)度的學者則認為附帶民事訴訟實質(zhì)上畢竟是民事訴訟,只是為了審判的方便和避免矛盾的判決才合并在同一程序中,因此,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損害賠償范圍理應受民事實體法的規(guī)范調(diào)整。然而,從世界各國的立法情況來看,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國家都規(guī)定了刑事被害人的賠償請求范圍既包括物質(zhì)損失也包括精神損失,可見,賦予被害人請求精神損害賠償?shù)臋嗬呀?jīng)成為一種國際趨勢。

一、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shù)默F(xiàn)狀及成因分析

我國《刑法》第36條規(guī)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jīng)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應根據(jù)情況判處賠償經(jīng)濟損失?!薄缎淌略V訟法》第77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chǎn)、集體財產(chǎn)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毙淌铝⒎ㄉ?雖然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表述不盡相同,但都沒有超出“物質(zhì)損失”這一范圍。為了彌補立法的欠缺,2000年12月19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中明確規(guī)定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第一條:“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007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見立法和司法解釋都將精神損害排除在賠償?shù)姆秶?使得司法實踐中法官無法可依,受害人及其近親屬因犯罪行為而受到的精神損害無法得到補償,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社會的公平正義無法真正實現(xiàn),不僅損害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而且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

我國刑事立法未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救濟的范圍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首先,1979年全國人大公布《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時,我國正處在文化大革命后的經(jīng)濟復蘇和法制發(fā)展的初期階段,生產(chǎn)力水平低,人民群眾收入少,刑事被告人賠償被害人物質(zhì)損失的能力尚有限,更何況是精神損失,法律的實行因經(jīng)濟的不發(fā)達而受限;其次,建國后,受到前蘇聯(lián)的影響,立法工作也不例外,依照蘇聯(lián)的模式進行改造,再加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精神上的損失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這種觀念得以形成并逐漸深入人心。

二、確立我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基礎

(一)精神損害賠償?shù)睦碚摶A

精神損害又稱無形損害,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人身權利,給受害人在人格、尊嚴、精神、信譽等方面造成的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對人格尊嚴的貶低,使威信下降,產(chǎn)生精神上的痛苦。

民事法律規(guī)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不僅要對被侵害人的精神痛苦給予財產(chǎn)補償,還要對侵害人給予財產(chǎn)懲罰,即在阻止行為人停止侵害的同時,還要其在財產(chǎn)方面付出一定的代價,以彌補對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與此相比,受害人因為犯罪行為而受到的打擊遠比民事侵權行為大的多,對于一般的侵權行為尚且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那么犯罪行為導致的精神損害為什么不能呢?法律的公平正義體現(xiàn)在何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立法技術已日益成熟、完善,正式將保障人權寫入憲法,為確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提供了憲法基礎;“以人為本”、“和諧社會”這些先進的社會理念也有力的催生了這一制度的誕生。

(二)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苫A

精神損害賠償作為一項民事法律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羅馬法時期就初具雛形,規(guī)定了對侵害人的身體、健康、生命權等非財產(chǎn)損失的賠償制度,即人身損害的撫慰金制度。1896年《德國民法典》最早規(guī)定了精神權利,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早在羅馬法時期就初具雛形,其后,開始出現(xiàn)因侵害身體、健康、生命權等非財產(chǎn)損失的賠償方法,即人身損害撫慰金制度。隨后,法國和臺灣也在其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guī)定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請求范圍包括財產(chǎn)損失和精神損失;與大陸法系不同,英美法系主要是通過判例來確認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美國侵權行為法認為,致人嚴重精神痛苦的極端無禮行為對受害人造成人身或者精神傷害,或者故意損害他人其他利益致使受害人遭受精神痛苦的,應當承擔對身體損害和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

我國《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試行)》第100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從這項規(guī)定可以看出,從程序上來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以刑事訴訟為中心展開的,但實質(zhì)上,應當以民事法律為主,刑事法律為輔;況且,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并沒有對附帶民事訴訟中精神損害賠償?shù)脑瓌t、范圍做出了禁止性的規(guī)定,因此,在實體處理上附帶民事訴訟均應以民事法律為依據(jù)。

我國《民法通則》第120條規(guī)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損害時,有權要求停止損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首次使用了“精神損害賠償”一詞,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條件、范圍、原則等問題都做了詳盡的規(guī)定,至此,我國民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得以確立并逐漸發(fā)展完善。

三、確立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質(zh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么,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此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也就蘊含著巨大的潛在價值。

(一)有利于協(xié)調(diào)立法之間的沖突

我國《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民事、刑事法律對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分別做出了不同的規(guī)定,同樣是侵犯了人身權利,但卻因為適用不同的法律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結果,從而導致立法的矛盾。而實際上,附帶民事訴訟本質(zhì)是民事訴訟,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訴訟,具有明顯的私法性質(zhì),換言之,這種訴訟程序所要解決的問題性質(zhì)是民事訴訟,在實體法上應該受民事實體法的調(diào)整,而在程序上遵從刑事訴訟法是為了將因犯罪引起的民事賠償一并審理進而節(jié)約司法資源。然而,目前的各項規(guī)定顯然有悖于立法的初衷,其實,判斷一個案件是否應該受理精神損害賠償,不能只看此案件是刑事或民事性質(zhì),而應該看受害人是否遭受了精神上的損害,犯罪嫌疑人是否實施了加害行為以及加害行為與受害人所受的精神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此,只有在刑事立法中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事和刑事立法之間的沖突。

(二)有利于充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充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是人權保障的應有之義,《憲法》第33條規(guī)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钡@只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具體的措施應該規(guī)定到不同的部門法中去。從保障受害人的角度來看,雖然對被告人定罪量刑能夠撫慰被害人受到的精神傷害,但是在有些案件中,僅靠判刑是絕不足以消除被害人及其家人的內(nèi)心的痛苦。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是公法對犯罪行為的評價,體現(xiàn)出國家本位,而被害人得到精神損害賠償則體現(xiàn)出個人本位的私法價值,公法和私法的價值應該是并列的,國家本位不能代替?zhèn)€人本位,國家對犯罪行為的評價不能抵消被害人受到的精神傷害,因此,只有確立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才能平衡社會利益、被害人利益、被告人利益三者的沖突。

(三)司法實踐中已經(jīng)并沒有完全否定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雖然被刑事立法排除在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之外,但在司法實踐中已經(jīng)得到了印證。例如,在審理交通肇事案件時,法官雖然會駁回被害人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但同時會參考1991年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對被害人提出的死亡補償金予以支持,該辦法36條規(guī)定:“損害賠償?shù)捻椖堪?醫(y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和財產(chǎn)直接損失?!辈⑶以?7條中詳細的規(guī)定了死亡補償金的計算方法,而此處的死亡補償金就是我們認為的非財產(chǎn)性損失,屬于精神損害賠償中的撫慰金。因此,我認為,法官在審判實踐中支持被害人提出的死亡補償金的請求,實質(zhì)上已經(jīng)肯定了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四)有利于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順應國際刑事法律的發(fā)展趨勢

公平和正義是法律所追求的終極價值目標,法律不是為了懲罰犯罪而設的,立法的初衷是要創(chuàng)設一個為廣大民眾所認可、遵守和執(zhí)行的社會規(guī)則,因此,要真正實現(xiàn)法的目標價值,就要真正建立一部體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良法。確立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不僅體現(xiàn)了公平正義理念,充分保障了人權,還可以革除現(xiàn)行司法解釋的弊端,實現(xiàn)司法的公正和效率,維護法制的統(tǒng)一。同時,在人類文明日益發(fā)展的今天,作為人權保障重點的精神損害賠償必將成為國際刑事立法的趨勢,因此,在我國的法制改革過程中,應當對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予以保障,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的法律制度,實現(xiàn)與國際刑事立法的接軌。

德國法學家薩維尼曾說過:“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就逐漸與時代脫節(jié)?!币虼?法律必須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的演進,必須克服其固有的僵化性,適應社會的需要。我國的立法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存在沖突,不僅阻礙了司法的公正和效率,還不利于充分的保障人權,為了法律適用的統(tǒng)一,樹立司法的權威,確立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房保國.被害人的刑事程序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邵世星,劉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疑難問題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

[3]楊立新,薛東方,穆沁.精神損害賠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4]胡平.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甕怡潔.刑事賠償制度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孟韜.淺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shù)谋匾?法制與社會.2007(10).

[7]張文志.“刑附民”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研究.法學雜志.2004年版.

[8]劇劍濤.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前沿.2005(9).

猜你喜歡
精神損害賠償必要性
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精神損害賠償?shù)膽土P功能之反思
國家賠償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若干特殊問題分析
論人格物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計算機網(wǎng)絡的重要性
煤礦地質(zhì)工作與防治水工作結合的探究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55:00
養(yǎng)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13:33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9:35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扎囊县| 西昌市| 广饶县| 沂南县| 济阳县| 东丰县| 永德县| 临澧县| 磴口县| 西畴县| 大港区| 南昌市| 弥勒县| 芮城县| 井陉县| 中西区| 顺平县| 汉沽区| 达尔| 西昌市| 全南县| 克什克腾旗| 建始县| 东丰县| 博客| 资兴市| 兴隆县| 宜良县| 依兰县| 清新县| 铁力市| 洱源县| 太谷县| 宁陵县| 庄浪县| 淮北市| 安仁县| 广汉市| 衡阳县| 沂水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