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娜
葉圣陶先生對古詩教學曾有過精辟的見解:“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既然深入理解作品,體會詩情是學習古詩最重要的一環(huán),那么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就要運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用豐富的色形,優(yōu)美的線條,整合的畫面,將無形的詩詞形象變幻成有形的視覺形象,使學生喚起生活體驗,激起濃烈感情,展開豐富想象,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自己的心目中復現(xiàn)出來。電教是幫助學生入境悟情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想象能力,促進學生對古詩的學習理解,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
賞出情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通。教材中不少詩,如杜牧的《山行》、杜甫的《絕句》、楊萬里的《小池》、高鼎的《村居》……都似動人的詩意畫。講讀詩時,讓學生邊讀詩邊賞畫,就一定會使他們激起濃濃的感情,引起聯(lián)想,欣欣然走進詩歌的意境。
如在教學自居易的《草》一詩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野草頑強的生命力,體驗詩人樂觀向上的精神,筆者設計了一組F1ash制成的演示圖片:出示茂盛的野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擺;野草慢慢變黃變稀,一場野火撲來,轉眼小草成為灰燼,展現(xiàn)野火焚燒后的土地。第二年春天,小草艱難地長,終于鉆出地面。學生在欣賞野草由榮變枯,繼而被野火燒盡,只剩下焦黃的土地時,不由得發(fā)出了深深的嘆息;而在看到“小草”多次努力,沖破重重阻力,終于鉆出地面時,又不禁歡呼起來。在這一嘆一喜中,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了詩的意境。
聽出情境
與前面賞出情境的道理一樣,利用詩樂相通之處,調(diào)動學生聽的感官,亦可以引導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
如教學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首送別詩,詩人與故人的離情別緒,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學時我選用了與所教古詩的詩意相協(xié)調(diào)的古箏樂曲《送別》。那舒緩輕悠的旋律撥動了學生的心弦,學生很自然被帶人一千多年前的長江之濱——黃鶴樓下,他們仿佛看到一代詩仙李白與老友握手話別后,一直佇立江邊,雖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間。
讀出情境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和表達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不是靠教師“講”出來的,而是要指導學生緊密聯(lián)系詩人的心境、所處的背景,通過反反復復吟誦“悟”出來的。在賞、聽、想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跟著范讀錄音反反復復吟讀。教師要把握準古詩詞的感情基調(diào),運用相應的語調(diào)、語氣、語態(tài),繪聲繪色地描述畫面,進行配音朗讀,把學生的心緒,牽進教師構建的情境中,悟其情,會其意。也可以不失時機地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在音樂與課文共同交融的審美氛圍中,或激越高亢,或輕慢舒緩地誦讀,讓學生“讀”出詩意,“悟”出詩情,從而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為詩作畫,自創(chuàng)情境
詩歌的語言不僅精煉,而且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語言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美感提供了天地。在教學中我運用電教手段,讓學生以直觀為線索,啟發(fā)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美。
我從一年級下學期起就鼓勵學生根據(jù)詩意大膽想象,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動手在“大讀寫”本子上為古詩《村居》、《春曉》、《小池》等配畫。課堂上,如同風兒吹皺一彎春水,激起陣陣漣漪,學生喜不自禁,在創(chuàng)作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張張充滿童稚的畫面,展現(xiàn)了他們對詩意的理解程度,也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更讓他們在詩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通過為詩作畫,反饋出他們對詩詞的理解,調(diào)節(jié)了教學氣氛,使學生學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
總之,多媒體能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同一界面,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個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生特有聲響?!边\用多媒體教學古詩,就是為了調(diào)準音調(diào),撥動學生的心弦;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詩意,體會感情;就是為了讓一首首好詩像一串串快樂的音符,流進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