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根據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需要,擴大招生規(guī)模,調整專業(yè)結構,步入了跨越式的發(fā)展階段。為此,多數高校紛紛采取措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辦學資源瓶頸等問題。在這種形勢下,舉債建設已成為絕大多數高校的普遍做法。
自1999年起,我國高校普遍經歷了一次規(guī)模擴張,“跑馬圈地,大興土木,招賢納士”,引發(fā)高校債務擴張。教育部宣布高校擴招后累積債務2000億元,根據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截止到2005年,我國高校大概形成了2000億到2500億元的債務;更有的學者研究認為目前我國高校貸款規(guī)模已經達到4000億元以上。
我國高校具有的事業(yè)單位特性及公益性質,在高校資金、債務軟約束情況下,高校國有資產以及辦學成本的補償必然通過國有商業(yè)銀行貸款的方式實現,如果不能償還銀行款時,高校債務轉化為政府的或有負債。
一、高校舉債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不能適度舉債對高校產生不利影響
不能適度舉債既包括過度舉債,也包括不良舉債。過度舉債是指借款金額超過還債能力的舉債行為;不良舉債是指以借款維持日常運轉的舉債行為。從微觀層面上說,過度舉債或不良舉債對高校自身的健康穩(wěn)定與持續(xù)發(fā)展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高校原有資金平衡受到破壞,使得財務結構逐步惡化;貸款利息費用增加教育資金成本加大,由于不能及時還貸或支付利息,高校在銀行信用等級和社會影響下降,從而在擴大招生規(guī)模、提高投資收益和引進高質量教學團隊力量等方面受到極大的影響。
(二)高校舉債建設認識上的誤區(qū)和管理制度上的缺位
1、對高校將可能面臨的還債責任認識不清
有的高校法律意識比較淡薄,認為可能通過各種方式逃避還款責任。具體表現:有的學校認為貸款償還可以無限拖延;有的學校認為政府會替學校買單來償還債務,也有的高校認為在舊貸款到期后可以用新貸款償還等等,這些認識上的誤區(qū)引致高校債務危機。
2、舉債建設體制缺位
我國的大學基本上是公立的,資產屬于國家所有,貸款所形成的資產自然也是屬于國家所有。國家實際上發(fā)放了一種特殊經營許可證,即特許經營權,招生的權利。但目前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對高校貸款形成資產產權歸屬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高校的貸款行為沒有納入國家有關部門監(jiān)管范圍,沒有制定債務危機的預警系統(tǒng),以及對債務危機后果責任由誰承擔,負有什么責任等也沒有做出規(guī)定。由于產權界線模糊不清,承擔責任的主體不明確,所以各高校充分利用高教法賦予的辦學自主權,行使貸款的權利。甚至有一種攀比的心理,“反正學校是國家的,銀行的錢不貸白不貸,萬一還不起貸款國家不會見死不救的,還有國家托底呢?!被谶@樣的心理,貸款自然是多多益善,這樣長期下去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負債經營也就成為自然。
二、高校舉債建設防范風險的對策
高校舉債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可以緩解辦學資金不足的壓力,但也給高校帶來一定財務
風險。應該杜絕高校非理性擴張控制舉債規(guī)模,加強舉債監(jiān)督管理,采取必要的風險防范對策。
(一)嚴格控制高校的預算平衡
要嚴格控制高校的預算平衡,財政部門要嚴格履行對高校預算平衡控制職能,指導高校在預算編制時堅持“量入為出,合理借債”的總原則。政府管理部門應該分清高校每一任領導的職責和責任,建立問責制。
(二)強化對高校舉債建設流程的監(jiān)督
針對目前高校貸款增長過快的情況,強化對高校舉債的監(jiān)督,做到從借、用、還三個環(huán)節(jié)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
首先,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投資項目。教育管理部門應嚴格審核高校舉債申請,對高校的經營狀況和還款能力要進行全面調查研究,認真審核投資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舉債額度;其次銀行監(jiān)管部門加強對銀行監(jiān)督和指導,嚴格執(zhí)行規(guī)定的放貸程序;最后要重視和加強對貸款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進行全程監(jiān)督,以及落實還貸計劃。
(三)樹立風險防范意識
首先,要建立健全內部監(jiān)控制度,充分發(fā)揮審計、監(jiān)察、工會等部門的監(jiān)督作用,對投資項目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監(jiān)控; 其次,建立預警提示制度和舉債風險預警系統(tǒng),主要包括累計負債額,資產負債率,自有資金比率分析;最后,樹立信用觀點。認真嚴格履行舉債合同,按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建立與銀行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
(四)拓寬融資渠道,促使高校資金來源多元化
第一,通過參加科研招標等方式,承擔更多的科研任務,獲取更多的科研經費,同時組織好科研成果轉讓和校辦產業(yè)基地建設;第二,通過多種措施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高校辦學;第三,加快投資助學制度建設,完善捐助法規(guī),使捐助者在經濟與名譽上得到合法報酬,爭取企業(yè)、個人向高校捐贈;第四,通過向社會公眾發(fā)行教育彩票和債券等方式建立教育基金,專項用于彌補高校辦學資金的不足。
(孫繼民,1951年生,長春工業(yè)大學校長助理、校園建設辦公室主任、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高校財務與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