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牧等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fēng)。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先自《全唐詩》)
八聲甘州
張炎
記玉關(guān)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云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qū)こR皹蛄魉?,待招來不是舊沙鷗??諔迅?,有斜處,卻怕登樓。
(選自《全宋詞》)
詩詞包
與李商隱并稱為“小李杜”的杜牧是一位全能高手,他詩文俱佳,能書善畫,清人洪亮吉在《北江詩話》里就說“有唐一代,詩文兼?zhèn)湔?,惟韓、柳、小杜三家”。
杜牧詩風(fēng)豪邁俊爽,清麗秀逸,大氣而又俊美,善于將深沉的歷史感悟與個人的綺思柔情揉合在一起,此詩很能體現(xiàn)這些特色。
全詩可分為兩個層次。前四句寫景:芳草連天,風(fēng)輕云淡,山光水影,飛鳥相逐。站在開元寺上眺望過去,時光的流逝竟不露出一絲痕跡。這幾句看似不動聲色,卻暗藏驚濤駭浪。尤其是頷聯(lián)兩句突出了“鳥來鳥去”和“人歌人哭”的對比。風(fēng)景依舊,人事變遷,宛溪兩岸的人們世世代代聚居在水邊,演繹了無數(shù)悲歡離合的故事,然而這一切都摻合著水聲與歲月一起流逝。這讓讀者感慨陡生,難以將息?!扒嗌揭琅f在,幾度夕陽紅”,“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在自然永恒的客觀世界和有限反復(fù)的人世變遷面前,人總是脆弱而感慨的。杜牧此詩的高妙之處,在于簡約而含蓄,沉郁而明爽,他擅長比興寄托、情景交融,用四句二十八字包納進古今乾坤,于看似尋常的景物中道盡了人間變易。
后四句筆鋒漸轉(zhuǎn)。頸聯(lián)兩句的深秋簾幕與落日樓臺,是兩幅看似不能同時出現(xiàn)的場景,可理解為作者跨越時空的想象,也只有大開大闔,不拘泥于一點一線,才能生發(fā)更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尾聯(lián)則由追憶范蠡的風(fēng)采,聯(lián)想到詩人自身的感遇浮沉,生不逢時乎?歸隱江湖耶?盡在不言之中。
清代詩評家許印芳曰:“此詩全在景中寫情,極灑脫,極含蓄,讀之再三,神味益出,與空講風(fēng)調(diào)者不同?!倍拍吝@首七律格調(diào)高絕,回味雋永,將詠史、情境、感悟有機融合。明朗、健爽的因素與低回惆悵交互作用,很能體現(xiàn)桂牧詩歌的所謂“俊爽”、“拗峭”的特色。
玉關(guān)、踏雪、清游、寒氣、貂裘、傍林、古道、長河、飲馬……與其說這是一闕詞,不如說這是一幅畫,畫面清冽空靈,婉約流麗。一個人,一個孤獨的旅人,行走在如此秀美又如此感傷的意境里,他心中的復(fù)雜情愫又有誰能感知呢?是的,家國興亡,身世浮沉,這一切在蒼茫天地和詩畫山水中都悄然隱去了,惟有無言的歲月,依然肅立在他的面前,任憑白云歸去、落葉都愁,蘆花贈遠、零落身秋。
張炎這首詞音律和諧,意象典麗,境界開闊,給人以唯美的享受和幽遠的想象空間。盡管風(fēng)格有些傷感,但并不影響其藝術(shù)感染力,與孔子對詩歌的標(biāo)準(zhǔn)頗為吻合:“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金詞語言洗煉,清雅不俗,雖著筆于個人感慨,卻意蘊深遠,超越小我的詞境贏取最大程度的共鳴?!岸虊粢廊唤?,老淚灑西州”,韶華易逝,碌碌虛度,讓人聯(lián)想到劉備髀肉復(fù)生的往事,唏噓動容。“載取白云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化用的是楚辭里的典故,屈子孤芳自憐的形象如在眼前。踽踽獨行,悵天下之寥廓卻不知身在何處,只得空懷著一腔愁緒,卻怕登樓。
情境交融,渾然一體亦是該詞的顯著特色。其中“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等更是膾炙人口的佳句。置身其中,能讓人忘卻時空的概念,情不自禁俯仰于上下古今之間。蘆花贈遠一句,與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中的“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如出一轍,渲染的都是一種經(jīng)歷了大離合、大悲歡后的歷史滄桑感。世事煙云消散,只剩得綿延無盡的清越秋意,留待后人去體會,去評說。
張炎詞集為《山中白云詞》,寄“行走江湖,閑云野鶴”之意。這個名字很符合他一貫的清空風(fēng)格。同為宋末詞人的劉辰翁“輦下風(fēng)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一句,極富類似意味。俱往矣,從曾經(jīng)的富家子弟到后來的飄泊江湖,個中滋味,除了張炎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夠讀懂呢?
——李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