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妹
對于《落花生》一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一句——“做人要做有用的人,別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备窃谌说男拈g,我想,或許,這就是“經(jīng)典”的魅力,這就是名家名篇的魅力。
今年,又次執(zhí)教此課,我突然發(fā)現(xiàn)許地山父親的教育高妙,如果他是老師,那就是位高明的老師,名副其實的名師。
一、他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面對一次小小的家庭活動——過一個花生的收獲節(jié),本不是什么大事,加上那晚天氣不太好,而父親也忙于公務,所以,對于父親的到來,孩子們都深感意外,但是,父親實實在在地參與了家庭聚餐。讓我感到眼前亮的是
父親問你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那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于是,孩子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一個“爭”字,把孩子們的心思全部調(diào)動了起來,把孩子的興趣也點燃了,孩子們就這樣在興趣盎然中,慢慢地感受著。
二、他知道:生活是最好的教材
父親是來參加收獲節(jié)的?是,但不完全是。在父親的心中,肯定有許多的話想和孩子們交流,但是,借助了這樣的生活場景,他把自己想“告訴”孩子們的話,全然要成了一場游戲,一次平常的對話,而正是這樣的生活,卻給了孩子無盡的遐想、無限的收獲。
教育,就是這樣似乎隨興索然,又余音繚繞,讓人不得不進入一種美的境界。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種享受。
三、他知道:水到渠成是最好的教育
用孩子熟悉的食物(石榴、蘋果)作比方,告訴孩子深奧的道理做一個有用的人。如次巧妙地把這兩者畫為等號,孩子是如此癡迷地被說服。以至于他們談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早就吃完了,但是,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心里。
還有哪種教學能比這樣的教育更深入人心?還有什么教育比這更令人陶醉?
在生活中,我們抱怨過,煩惱過,失望過,當然也開心過。但是,我們更應該思考,在我們的苦口婆心中、在我們的循循善誘中,我們的愛有沒有準確的傳達?
看著成才的許地山,琢磨如“水到渠成”般的教育,驚嘆:這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偉大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