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之論畫者,言風格者少,究圖像者多。每以視覺文化理論,解讀圖像意義。揭示意義,固有益于歷史研究,而不諳畫理畫法者,亦可為之。夫疏于本體而熱衷他律,雖時尚使然,而于藝術學者,味于審美鑒賞,豈辨高下,不通淵源流變,曷知究竟?于是,著述雖多,而探究審美之要義,時不一見,考究心源造化之理,茫然無措。藝術史至于藝術,未免漸行漸遠矣。
近之論山水畫者,每離丘壑而倡筆墨,舍境界而祟氣韻。雖于筆墨如零之論,不無矯枉之功,而矯枉過正,遂使淺學者流,漠視造化,枯竭心源。所作山水,丘壑雷同,境象重復。殊不知“忘筆墨而有真景”之說,荊浩揭示在前;“筆墨探奇必系山川寫照”之論,笪重光強調于后。僅以筆墨為傳統(tǒng)者,蓋于吾國藝術史學,學有未至也。
阮君榮春,藝院師首、畫壇名家,早已名滿寧滬,漸至播譽海外。其治學也,高屋建瓴,博古通今,既開研究民國美術史先聲,又創(chuàng)中國佛教興于南方之說,復致力于藝術史與考古學之交叉,著述豐富,多有建樹,雖根究他律而不離本體,治史有方,而筑基賞鑒,故藝術品味自高。其作畫也,承古出新,自成一家。所作山水,尚三氣、三力。三氣者:靜氣、文氣、正氣是也。三力者,造型造境能力、用筆用墨能力、營造氣韻能力是也。故大幅小幀,莫不丘壑清新,筆墨精妙,氣格雅正。不以眼球效應為依歸,亦不以空泛內美為口實,其善以畫史真知為鑒,其畫之“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良有以也。
今之藝壇畫家,每以學者型自詡。所謂學者型畫家者,絕非僅襲一家皮毛,以矯枉過正為己任,以空談內美為時尚,必也熟知藝術規(guī)律,深諳國畫妙理,學究天人,通權達變,入古出新者也。如阮君者。無愧真學者型畫家也。其理論學術視野開闊,融會貫通,故有問題意識。其繪畫以理論為先導,穿透時弊,故獨出手眼。阮君正在壯年,于學于藝,獲此成就,來日正未可限量也。近索短文,因述愚見如上,不當之處,還求阮君及諸公有以教我。時在已丑端午后兩日,方壺樓主人薛永年拜識。
(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