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菊仙
在心理咨詢中,常常碰到不少年紀不太大的人,都說自己老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常是老氣橫秋,激情消失殆盡。這樣的人,不是衰老,而是早衰。
早衰與衰老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早衰是指人并非年老。身心狀況卻似老年人。促使早衰的因素很多,其中一種長期隱匿于身體的自卑心理是加速這一進程的催化劑。
自卑,就是自己輕視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凡有自卑心理的人,并不一定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和短處,而是不能正視自己,自慚形穢,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
自卑的人情緒低沉,郁郁寡歡,常因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與人來往,缺少知心朋友,甚至自疚、自責、自罪。自卑的人,缺乏自信心,優(yōu)柔寡斷,無競爭意識,抓不住稍縱即逝的各種機會,享受不到成功的歡愉。自卑的人,常感疲勞,心灰意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缺少生活樂趣。
長期自卑的人,大腦皮層長期處于抑制狀態(tài),而較少有歡樂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轉換,中樞系統(tǒng)處于麻木狀態(tài),體內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調動,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內分泌系統(tǒng)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態(tài),有害的激素分泌增多造成免疫系統(tǒng)失去靈性,抗病能力下降。也就是說,自卑這種不利于健康的有害心理,促使你在人生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己衰老的進程。
要摒棄自卑心理,首先要做到客觀地分析自己,樹立起生活的勇氣。其次,要擴大生活范圍,積累生活經驗,多接觸人和事,廣交朋友,建立友誼,在交往中,通過別人的啟迪、疏導等,使自己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得以矯正。另外。通過公益事業(yè),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可以獲得自尊和自我認同。
下面,將心理學大師薩繆埃爾·沃爾曼的“青春賦”摘錄于下,希望對想走出自卑心理的朋友有所啟迪——
青春不是人生某一時期的標志,它是指人應有的心理狀態(tài)。要永葆青春,既要有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想象和激蕩的熱情,還必須有戰(zhàn)勝膽怯的勇氣和決不向困難妥協(xié)而敢于去冒險的希求。人不是因歲月的流逝而老朽,當理想之火泯滅的時候,人生的“暮年”就開始了。歲月的流逝會在皮膚上刻下皺紋,而熱情的消失則在心靈上留下痕跡。擔心、疑惑、不自信、恐慌、絕望——這些東西正是夭折精神之樹的元兇。
無論是到了古稀之年的老人,還是尚未成熟的少年,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們應該有對奇跡的憧憬,對人生樂趣的尋覓,對競賽的追求,以及對燦若群星的事物和思想的感知:還要有不屈不撓的斗志和像孩子期待即將出現的事物般的好奇心……人與他的信念成比例地年輕,與疑惑成比例地衰老;與信心和希望成比例地年輕,與恐懼和絕望成比例地衰老。
誰能夠從自然界、人類社會領悟到美麗、喜悅、勇氣、高尚、力量……誰就富有青春的活力。
當失去所有的夢幻,心靈的花蕊被悲觀之雪和沮喪之冰覆蓋的時候,他就真正地“衰老”了。
(編輯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