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要]本文從“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中的弊端”出發(fā),提出做好德育工作要從細微之處入手。筆者結合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案例,指出學校的德育工作不能等同于德育量化考核制,教師要全面及時了解學生的道德素質及其細微變化,采用各種形式恰當?shù)貙W生進行溝通和引導,讓學生融情悟理,并提出了對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德育 細微 引導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一系列公共安全問題不僅拷問中國的經(jīng)濟,更是質疑國人的誠信。我們不禁發(fā)問:中國人的道德怎么了?如何加強國人的道德教育?筆者以為,德育必須從娃娃抓起。我們必須首先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才能使學生學會“做學問”。在中國古代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所謂“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在西方,蘇格拉底認為美德是可以通過教育培養(yǎng)的。在當代中國社會,培養(yǎng)一個高素質的人才,更加離不開德育。而學校教育是實施德育工作,體現(xiàn)社會主流道德原則和價值體系的一個主渠道。
然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感到對現(xiàn)在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如此艱難。因為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當,造成了德育工作僅靠學校單腿支撐的狀況。這些不當?shù)慕逃沟煤⒆觽儶毩⒛芰Φ拖拢蕾囆詮?,社會適應能力低;個人主義傾向嚴重,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對集體和他人漠不關心;公德意識淡薄,做事隨心所欲;經(jīng)受不起挫折,意志薄弱;較多地追求個人享受,不思進取……
再加上我國人才選拔機制所造成的應試教育,使得我們以“分數(shù)”來論英雄,而忽視了德育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高中班主任,筆者更深刻地體會到,學校德育工作要從細微之處入手。
龍永圖先生在2001年APEC會議上講到一則故事,一個七、八歲的瑞士小男孩在一家超市的廁所里很久了還不見出來,他媽媽急了,一個記者剛好碰到她。記者替他媽媽進去找,發(fā)現(xiàn)小男孩滿頭大汗在修抽水馬桶,想把馬桶沖干凈。記者問男孩,你媽在外等急了,怎么還不出去?男孩說,馬桶沒沖干凈怎么可以走呢?龍永圖把小男孩的這種責任感稱之為誠信意識,從細微的事上可以看到小男孩的道德觀念。生活學習中有些事因為很細微,人們不重視它,而失去了很好的教育資源。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善于從細微之處著眼,持之以恒,在點滴小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
德育量化考核制是從細微之處考評學生道德素質的一種方法,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強的。葉圣陶說:“無論是改掉學生身上的一個壞習慣,在一開始都要以一定的壓力來強制?!绷炕芾砭褪窃诿裰鞯幕A上產(chǎn)生一種強化的措施。量化管理,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礎,通過從整體著眼,從細處著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為最終目的。但是學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僅僅依靠德育量化考核。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tǒng)美德中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利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學生身邊)的典型案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參觀、走訪、征文、廣播等形式,給學生設置情景體驗、角色扮演、行為訓練,從細微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價值觀念、文明行為和心理品質。當然了解學生的道德素質,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內心變化、恰當?shù)剡M行溝通和引導是我們德育工作常用的形式。
作為高中生,他們對很多事情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判斷。但是這種判斷在很多時候卻是不成熟和欠妥當?shù)?。這時候需要我們教師去引導和糾正。我們班有一位女學生,對語文老師的上課很不滿意,所以,在課堂上她要不看課外書,要不就做其他功課的練習,絲毫不認真聽講,她自認為不聽老師的講課,她的語文成績照樣可以不錯。有一次,語文老師批評了她的這種行為,她頓時火冒三丈,當面狠狠地予以回擊,言辭十分尖銳和激烈。在了解了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后,我找了這女學生來談話。我知道這是一個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感教育的好時機。這學生的成績挺好的,也是一個很乖巧懂事的好學生,還是我們班的班干部。我對她的這種行為感到意外,但我想對于這樣的一個學生,一味地批評與指責絕對是不可取的,而更應該讓她說出內心的觀點,然后教師再進行肯定和否定,告訴她給老師提建議是可以的,但應該尊重老師,采取合理的方式。從而引導她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學會尊重老師、尊重他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把學生的理性和自由人格放在首位,尊重道德主體(學生)的平等價值,不要按我們個人的價值觀去貶低他們,或改造他們。后來,這女學生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就去跟語文老師道歉了,從此也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
實踐證明,離開受教育者主體的自省內化,任何教育都是失去根基的空中樓閣。所以,教育者要能夠通過教育讓學生融情悟理,在明理中認同,在自省中修正,自省與他省相結合,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充分調動其內部動力,通過內心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但學生內心的這種變化卻是十分微妙的,教師要及時體察,跟蹤觀察,認真分析,正面強化,科學引導。
教師的科學引導離不開教師本身的素質。所以,從小處入手做好德育工作更需要一個教師具備良好的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和一定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切忌避免暈輪效應,用主觀的情感或片面的認識對學生進行總體上的判斷。同時教師要利用霍松效應,對學生的思想品質、行為表現(xiàn)或某一方面的成績要經(jīng)??隙?,使學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認可,從情感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情感不斷地產(chǎn)生需求,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
德育,從細微之處入手。只有持之以恒,我們的德育工作才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