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川 羅 文
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普及并廣泛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標。對于農村的小學生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建立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模式,設計符合農村小學生信息技術的教學特點,由表及里、由易到難、逐層深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完成一系列教學任務,讓他們在完成教師設計的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相關的知識。
一、網頁課件的優(yōu)勢
網頁課件所占用的存儲的空間不大,但是涵蓋了多種類型、格式的信息(如:圖像、圖形、動畫、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內容。這些信息可以按表格、框架等結構來組建且兼容性極高(能夠兼容如gif、flash、avi等各種文件格式)。此外,網頁課件不受平臺的約束,能夠在windows、Linux等眾多平臺上運行。
二、網頁課件的制作要服從于教學實際
1.網絡道德教育。
信息技術在推動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同時,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一些文化“垃圾”將影響青少年的思想,侵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注重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道精神上的“防火墻”顯得尤為重要。
2.網頁制作軟件的選擇。
當前,各種制作網頁的軟件很多,如Macromedia公司的Dreamweaver、Adobe Pagemill 3.0、JavaScript、Asp等。其中Macromedia公司的Dreamweaver是一款專業(yè)的HTML編輯器,以其美觀的操作界面、高度整合的功能面板和強大的設計功能,成為廣大網頁設計者的首選。
3.選擇網頁的組織結構。
網頁是多媒體的交互界面組織結構,當前較為常用的有表格式結構和框架式結構兩種基本形式。其區(qū)別為:表格式結構多用于人們規(guī)劃頁面的信息,頁面的信息一般是按照信息的分類規(guī)劃的;框架式結構多用于按目錄式層遞關系規(guī)劃頁面的信息,信息的目錄與信息的顯示位于不同的框體,層次較清楚。
4.采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然后把總體的學習目標分解為多個小目標,并將每個小目標化解為容易掌握的“小任務”,這樣學生從心理上便可感到難度、強度并不太大,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5.選擇具有一定的難度、操作性強的任務。
網頁制作既是一門實踐性很強,又是更新極快的學科。因此,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及知識接受的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讓他們不斷地動眼、動手又動腦,從中學會各種技能技巧。所以,教師在講解、演示之后,要及時將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動手實踐,掌握技能、技巧。要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6.選擇貼近生活實際、趣味性濃的任務。
眾所周知,學生對電腦游戲的操作,幾乎是無師自通的,其原因是: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fā)生興趣。(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語)因此,教師所設計的任務應充分考慮到任務的趣味性,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
7.教授舉一反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解決問題,使其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能夠推陳出新,不局限于一種探索途徑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8.評價。
教師及時給予客觀的評價,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網絡教學雖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但在目前的農村信息技術課堂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由于師生間的交流主要是運用文字通過網絡來進行的,有的學生不一定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可能顯得束手束腳,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降低了網絡教學的質量。
2.由于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較為薄弱,上課時2—3個學生合用一臺電腦,對實現學習的自主化、個性化、智能化的教育及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
3.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剛開設不久,我們正處于探索階段,且信息技術教師多數是半路出家的兼職教師,對于網絡與教學的整合還處于非常低的層次。因此,在配置硬件設備的同時,也要加大教師的計算機技能及課堂教學組織、方法的培養(yǎng)力度,發(fā)揮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發(fā)展。
4.雖然一些電腦游戲、QQ聊天等非學習的內容易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我們不能怕一失而舍百利,要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給計算機網絡教學一個正確的定位,即要將計算機作為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構建知識的工具,超越傳統(tǒng)的局限,實現個性化教育。
總之,由于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經歷、自學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信息的獲取,加強學法指導,授其以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之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同時,我們要注重網頁課件與教學內容的整合,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