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親”或者“親愛的”,其實跟喊“師傅”、“同志”一樣,都只是個稱呼,之所以要表現(xiàn)得這么親昵,往好處想是買一送一,正常想其實就是情感營銷。
損友小張,雖然太太以邦女郎形象手持鋼鞭嚴防死守,他照樣一生追求險中取勝、走鋼絲跳火圈的熱烈快感。不能真刀真槍,在網(wǎng)上說幾句蜜語甜言也是好的。拜他所賜,我才知道中國有這么多聊天軟件:QQ、MSN、網(wǎng)易泡泡、雅虎通……他最近向我大力推薦的新歡倒是一個我司空見慣的東西:淘寶旺旺。
他得意洋洋地告訴我:“淘寶賣家說話都特別親熱,一開口,不是‘親就是‘親愛的。隨便幾句情話放在里面,鬼都看不出來?!?/p>
我當(dāng)時被雷得外焦里嫩,過了兩分鐘才放聲大笑。
可不是,我偶爾開一下我的淘寶旺旺,一堆人在哭著喊著:親,你好久沒來了呀,姐這兒上新貨了;妹妹,我想你了,你想我嗎?親愛的,你上次問的那款衣服到貨了,我給你留著呢……如果不是確知這里面微妙的買賣關(guān)系,我自己都恍惚覺得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隱私藏在里面。
本以為,這“親愛的”只是網(wǎng)絡(luò)買賣行話,后來發(fā)現(xiàn),耳邊的甜言蜜語比網(wǎng)上多得多,聽得人直起雞皮疙瘩。一位安利的保險員,時常到我辦公室來走訪,見到我,就是一聲嬌滴滴的“親愛的”,我疑心她根本沒弄清我的名字。還有偶爾來往的小雜志社小編輯,永遠一拿起電話就是“親”,她說話很快很嗲,我老想插嘴問問她是否在淘寶有兼職店。
冷靜想想,愛人之間的稱呼,往往不過是“唉,喂,那誰”,因為真的水乳交融,所以喊什么都不重要。玫瑰換一萬個名字,也是玫瑰。越是不熟悉,越是有利益關(guān)系,越可以表現(xiàn)得情感化。越是談生意,越要“親”不離口。“親”或者“親愛的”,其實跟喊“師傅”、“同志”一樣,都只是個稱呼,之所以要表現(xiàn)得這么親昵,往好處想是買一送一,你得到商品還順便得到一絲溫暖;正常想其實就是情感營銷。
有人曾經(jīng)對我說:他擔(dān)心他會睡在其他女子身邊,在夢中呼喚我。當(dāng)時自然是溫柔情話,時過境遷,我感慨地想:他將喚我什么?不是親,不是親愛的,但相差不遠。而且,即使他誤喊,也真是無往而不利,一呼百應(yīng)。更可能,他喊的根本不是我,是任何一個,曾經(jīng)的目標(biāo)用戶,情感營銷的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