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洪
一切文學即人學,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的特點,而且兼具人文性,對于人的健康成長,二者缺一不可,而后者曾長期被忽視,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必須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用什么去喚醒學生?情感是最好的武器。
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情感,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人際情感
人際情感包括:師生情感、生生情感、倫理情感。
1.師生情感
師生保持正常的情感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也體現(xiàn)創(chuàng)新課程提倡的人文精神,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教學目標。老師熱愛自己的職業(yè),熱愛學生,心甘情愿為學生付出一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才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老師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上的鼓勵、贊賞,更體現(xiàn)在課后批改作業(yè)的一圈一點。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聲柔和的贊許,一次中肯的批評,都可能改變在學生中的印象,甚至影響其一生。
2.生生情感
學生與學生都是同一時代的人,沒有代溝,較易溝通,有時教師與學生之間很難溝通,而學生與學生之間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與學生之間純潔、真摯的友情。如學習《湖心亭看雪》,讓學生懂得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交朋友要交對自己有積極幫助的朋友,要把握對錯尺度。
3.倫理情感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與兄弟姐妹和諧相處。如學習《傅雷家書》,傅雷對孩子的諄諄教導,要孩子正確面對挫折,以樂觀、堅韌、向上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自己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方法情感
1.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受到感染,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在學習《爸爸的花兒落了》時,讓學生看電影《城南舊事》,學生被電影為我們創(chuàng)設的濃濃思鄉(xiāng)之情所感動,學習興趣高漲,也能讓學生理解課文中兒子對父親的思念之情,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深入生活。語文小生活,生活大語文。在學習中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把閱讀、寫作放到社會生活的大課堂中,讓學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參加社會實踐,獲取感性材料,感悟世界之精彩、人生之真諦。
3.課堂結構靈活多樣。依據(jù)文章特點,學生理解能力、興趣,選準課堂教學切入點,力爭開始抓住學生,做到既環(huán)環(huán)相扣,又有張有弛。采用多種形式的競賽,在競爭中學習?;虬颜n文改編成小品、劇本,師生共同表演,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深刻含義,受到啟發(fā)、教育?;蛞胍魳?、繪畫,讓學生從不同側面了解作品。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用真情打動學生心靈,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深刻的印象,才能使他們產生強烈興趣,學好語文。
三、教學思想內容情感
1.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的交流過程,主要是課文的思想內容。師生通過探討文學作品的情節(jié)、人物、主題,達到教育學生,相互理解、溝通情感的目的。如《小橘燈》中小姑娘由于險惡的環(huán)境造成她對陌生人的戒備心理。那么“我”采取哪些方式消除小姑娘的戒備心,使她對我感激、信任的?根本原因是真誠。引導學生談同學之間如何消除隔閡,共同進步。這樣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既提高了學生探究語文的興趣,又引導學生學會認識、判斷他人情緒,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當然,以課本中的特殊人物、特定環(huán)境感染、教育學生,也是情感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
2.寫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情感?!扒閯佑谥卸杏谘浴蔽恼履烁星橹d體,無情之文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得其表之活潑燦爛,不久便枯竭而死;情感充沛之文章,則匠心畢現(xiàn),文采斐然,如夜花千樹,觀者如潮。若做出至情之文,須行“有情之舉”:
第一,以“情眼”看世界。有情之人,寫出有情之文,須以“情眼”看世界。一塊摔壞的玉佩,一棵其貌不揚的蒼松,用情眼去看,便可以看見價值,這些普通的東西,也能演繹出曲折婉轉可歌可泣的故事??陀^世界會因人的情感的附著與滲透鮮活起來,文章也會字立紙上,人物便會栩栩如生,情感便會充盈飽滿。
第二,以“情心”釀佳作。一個善良淳樸的人加一顆敏銳多情的心,是文章的情感基礎。見花開而知春,見葉落而傷秋。反之,一個人不多情,甚至連起碼的道德情操都沒有,一定寫不出情感充沛的文章。
第三,以“情筆”成華章。其義又有二:一曰我手寫我心。為情造文,言為心聲。寫文章應該有真情實感,不能無病呻吟。二曰以己之心,推人之腹。推己及人,由個體想到全體,由人生的渺小想到宇宙的廣闊。這樣才能感情充沛,有感而發(fā)。
情感應貫穿于語文教學始終。教師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才能使學生學得輕松、快樂,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陶冶情操,砥礪品格。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