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華
成語是漢語言的一朵奇葩,其內容博大精深,形式豐富多樣,表現(xiàn)手法靈活,為幫助學生積累成語,從小就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打好成語這一基礎,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從一年級下冊開始每單元安排了一定類別和規(guī)律的成語的讀背。根據(jù)課標精神以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大膽嘗試,使學生對成語理解的深,掌握的牢。
一、靈活多樣巧理解
1.充分利用插圖的直觀作用
成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喜歡色彩,喜歡圖畫的特點,加深對成語的理解,有些成語的意思通過看插圖,就一目了然,不需要老師做更多的解說。如在教學“風吹草動、雨過天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時,可以讓學生先借助拼音將成語讀正確,然后仔細觀察書中插圖,畫的是什么景物,通過看圖,如果不理解可以同桌討論討論。結果證明孩子們根據(jù)插圖已基本理解四個成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在什么地方會聽到誰用過這些詞語。從而對他們的引申意有所了解。
2.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學資源
生活處處皆語文。成語也不例外,在教學“金風送爽、雁過留聲、景色怡人、天朗氣清”這組與秋天有關的成語時,正值丹桂飄香的金秋。為了讓孩子更深刻地理解這組成語,我?guī)ьI孩子們走進田野,引導他們觀察身邊的大自然,感受秋風的涼爽,從而告訴他們這樣的季節(jié)就是“金風送爽”,秋天的景色很美,令人感到特別的舒服,這就是“秋色宜人”,郊外的天氣晴朗,空氣清新,這就是“天朗氣清”,一群群大雁往南方飛去,傳來陣陣清脆的叫聲,這就是“雁過留聲”。學生身臨其境,接受起來自然快。在課上學習這四個成語時,再引導大家回顧當天的郊游,喚回情感體驗,并讓大家用其中的一個成語練習說話,學生也不再感到困難。既能熟練背誦,又能簡單運用。體驗生活,功不可沒,又如:教學“骨肉之情、痛癢相關、情深似海、恩重如山”這四個成語時,恰好班級中有一位大病剛愈的同學,我讓他把生病期間爸爸媽媽照顧自己的情況說說,這位同學很動情的講了父母如何精心照料,如何勸自己勇敢樂觀。全班同學深受感動,這時我說:“同學們,可憐天下父母心,當我們生病時,痛苦時,失敗時,都是我們的父母為幫我們排憂解難為我們奔波勞累,這真是‘骨肉之情,痛癢相關哪,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比海深,比山還重,真是‘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相機出示這四個成語,并引導學生深情的朗讀這四個成語,讀熟后,回家讀給自己的父母聽,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成語的理解,也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
3.加強成語之間的聯(lián)系
蘇教版每個單元練習中的成語有一定的聯(lián)系,意思相近,類型相似,如:第二冊中的“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燈火輝煌”與第四冊的“張燈結彩、歡聚一堂、普天同慶、喜氣洋洋”都是描寫節(jié)日歡樂熱鬧的景象的。在學習后者時,可以通過對前者的復習和理解來接受新知。同時也把學生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一些理解就會加深鞏固,對新知的學習就會感到很輕松。
二、形式多樣促誦讀
四字成語在朗讀上基本都是按照兩字一頓的方式進行的,其實有些成語可以變換一下朗讀的次序,根據(jù)成語本身的特點來進行新的朗讀形式。如:金風送/爽,雁過留/聲,還可以這樣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樣的朗讀既有利于理解成語,又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課堂效果非常好。另外,針對低年級兒童有意注意短、好動愛玩的特點,為避免反反復復的朗讀會讓學生厭煩,在朗讀中引導他們時而放聲讀,時而低聲讀,時而表演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有些學生甚至將拍手謠、繞口令、小快板等也引進了課堂中,學生讀背成語不亦樂乎!
三、多種途徑學運用
成語的積累,少不了鞏固運用。學生運用成語中,要引導學生在學課文、寫話、讀課外書、談話等語言實踐活動中慢慢運用,以促其由消極詞匯轉化為積極詞匯。
如在練習1“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教學后結束,接下來學習課文《秋游》。這一課,正好成為學生鞏固運用跟秋天有關的成語的“用武之地”。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秋風起了,天氣漸漸涼了?!蔽覇枌W生:“小朋友,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句話的意思嗎?”孩子們馬上想到了“金風送爽”。讀到第二自然段“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孩子們脫口而出“天朗氣清”。而在練習2“做做說說”,交流秋天的景色時,孩子們幾乎人人都能自覺地用上一個或多個描寫秋天景物的成語了。
另外,從二年級開始學生就開始寫日記了,在學生的日記指導中我引導學生嘗試著用上我們學過的成語,學生也都能用上一個或兩個成語說幾句話,雖然稍顯嫩稚,但這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以上就是自己從事低年級成語教學的幾點做法,成語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就地取材,靈活運用,選擇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使學習成語成為孩子樂此不疲的事,幫助學生從小就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作者單位:贛榆縣羅陽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