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學大綱》提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要求語文教學中重視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與心靈溝通,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審美能力、思維品質、感悟能力、表達能力等語文素養(yǎng)。所以,新課標背景下,教師的情感因素、教學的人文關懷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
蘇霍姆林斯說:“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能享受到熱烈沸騰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因此,如何發(fā)揮教師的情感因素,引領學生在文學知識的殿堂中遨游是對當代語文教師的一次考量。
一、對文學知識深刻獨到的認識,激發(fā)學生情趣
教師對知識的傳播不是對書本知識的一次簡單傳導,而是對現(xiàn)有知識的再次體驗和感悟。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人文知識,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淵博的知識、獨到的見解,在授課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引起學生共鳴、激起學生的情趣?,F(xiàn)行教材所選的一些經典課文,它們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現(xiàn)實,以及作者的處境、遭遇等,這些都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很大的距離。教學中“以文教文”很難達到實際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相關知識領域內有一定的挖掘廣度,對知識內容有一定的認識深度。例如在講授《“友邦驚詫”論》時,可以先選取《自嘲》分析點明魯迅在白色恐怖下,面臨“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的困境,仍然保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母呱袣夤?jié)。學生融情于景,故而就不難理解《“友邦驚詫”論》中魯迅那犀利的筆鋒和幽默的語言痛斥帝國主義侵略行徑,揭露國民黨政府奴才本性的斗士形象了。
二、課堂中強烈的情感投入,創(chuàng)設學習意境
歌德曾經說過“人們只能認識自己所愛的,愛或激情越強烈越充沛,認識就越深刻越完整”。教學中教師充沛的精力,充滿激情的講解,時而將學生帶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化中,時而使學生進入“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钡木辰缰小Un堂上,教師要善于捕捉教學契機,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氣氛和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情感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進入預定角色產生情感體驗。如在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一幅深秋黃昏的畫面,和著教師一段伴有古典音樂抑揚頓挫的朗讀,將學生帶入深秋黃昏一片蕭瑟的鄉(xiāng)村原野,品味著詞人旅居他鄉(xiāng)愁腸寸斷的思鄉(xiāng)之情。使學生加深了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同時又領悟了宋詞韻律優(yōu)美、融情于景的寫作特色。
三、與學生平等真誠相待,使學生領悟作品的真諦
特級教師吳昌順說:“情感之于教學,猶如能源之于發(fā)動機,真心實意愛學生、真才實學教學生、真知灼見感染學生?!蔽覀兘處熆偸侨菀椎凸缹W生的理智判斷和鑒賞能力,而不厭其煩地進行分析講解,剝奪了學生思維和表達的機會,學生能動性不能得以發(fā)揮,使教學目的難以有效地得到充分體現(xiàn)。如果我們能蹲下身來,悉心聽聽學生的心聲,留給學生想象與表達的機會,師生之間坦誠直率,彼此都盡情地表露瞬間的情感和態(tài)度,學生就會敞開心扉向教師說出自己的真實思想和感受,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和交流。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進入課堂、進入文學作品、領悟作品內涵,與主人公融為一體,表達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四、合理引導,培養(yǎng)學生情趣表達能力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視角。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耐心讓學生有條理地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將語文教學視為一個相對開放的群體互動、交流溝通的平臺,教師善于尋求切入點,精巧設置問題,使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以自主為前提,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格局。讓學生在紀事、寫物中學會如何合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語言規(guī)范嚴密,靈活運用教學藝術,時而戛然而止,留給學生思索余地,使其回味無窮;時而合理點題,一石激起千重浪,讓其各抒己見體驗表達的快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以其嫻熟的課堂駕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思維、豐富的情感、細膩的感受、有邏輯思維力的情感表達方式,使教師的教學實現(xiàn)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適應現(xiàn)代語文教學之需求,達到新課改語文完美教學之目的,讓語文教學回歸課堂,回歸學生。
(李發(fā)斌 甘肅省金塔縣第二中學73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