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靜
一篇好作文,除了選材好、立意高、結(jié)構(gòu)巧、角度新等因素外,語言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大凡成功的作文都擁有精美、凝練的語言。那么,如何才能使你的文章閃爍靈性的光彩呢?
一、錘煉詞語 生動傳神
佳釀總是經(jīng)過長久的釀造才有它獨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樣,經(jīng)過錘煉的語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語言。古人在寫文章時非常講究錘煉語言,因而所寫的名句才千古流傳魅力無窮:“春風又綠江南岸”,用一“綠”字,化靜為動,使春風拂綠江南之景境界全出; “推敲”故事至今傳為美談。我們寫文章要做到篇中煉句,句中煉字,煉字不單是煉聲、煉形,同時也是煉意,只有切合題旨,適合情境,做到語意兩工,這樣煉出來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
平時訓練可以把課文中運用的絕妙傳神的詞歸納整理出來鑒賞、品味。比如,古詩詞的煉字,小說中的動作描寫,散文中的景物描寫等,以此感悟語言,從而內(nèi)化、積累、運用語言,進而“推敲”、錘煉語言。
二、妙用詩文 神采飛揚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粹,適當引用古詩詞,會為你的語言增添文學底蘊;名言警句意境深遠,耐人尋味,適當?shù)匾没蚧妹?,會為你的文章增添幾分深刻;而歷史典故都是先賢圣哲們生命智慧的結(jié)晶,在寫作中,有時候下筆千言卻不如引用一個歷史典故更具有說服力。下面一段文字,足以說明問題。
“語文帶我們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體驗神奇,到景陽岡的青石上感受驚險,它讓我們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憂愁,‘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無奈,‘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待殘荷聽雨聲的蕭瑟……”(《冷香飛上語文》)此段恰到好處的旁征博引,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發(fā)傳達得深刻而有底蘊,讓文章意深神凝,文采飛揚,擁有了較高的文化品味。
三、善用修辭搖曳生姿
修辭對于語言,就好像華美的服飾和人的關(guān)系一樣。巧妙地運用修辭手法,可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比喻用得好,則語言生動活潑,意蘊豐富;排比用得妙,則氣勢如虹,撼人心魄;擬人用得好,則活靈活現(xiàn),獨具一格;對比用得好,則美丑盡顯,相得益彰。
如朱自清的經(jīng)典散文《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寫出了荷葉的動感美、潔凈美,嗅覺、聽覺、視覺和諧統(tǒng)一。
再如:“充滿活力的歲月猶如茫茫沙漠之中的一彎清泉。充滿活力的歲月猶如蕭條雨季之后的一抹彩虹。充滿活力的歲月猶如傾盆大雨之后的一縷陽光……”(《充滿活力的歲月》)這段文字運用排比,其中每個句子中又運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歲月比作具體可感的“清泉”“彩虹”“陽光”,生動形象,大放異彩。
修辭之于文章,正如白云之于藍天、星光之于夜空,因其美好點綴而使文字煥發(fā)光彩,搖曳生姿。
四、整散長短 錯落鏗鏘
整散句結(jié)合,長短句搭配,錯落有致,音韻鏗鏘,富有節(jié)奏感,凸現(xiàn)底蘊厚實。
整句如儀仗行進,整齊劃一,散句如林間散步,悠閑自如。整中有散,散中有整,使文章顯得搖曳多姿,舒卷自如。
“人生如河,永不停息地流著,有順流,但無處不有暗礁;人生如歌,永不絕響地唱著,有高亢,但隨處都有低調(diào);人生如畫,綿延不斷地伸展著,有那熠熠生輝的亮彩,但無處不點綴著暗淡。”(《征服自己》)句式長短富于變換,整散結(jié)合錯落有致,給人以美的享受。
長句嚴密細致,氣勢暢達,短句簡潔有力,生動活潑。長短句交替使用,錯落有致,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宮廷的猜忌、冷漠、傾軋、空虛像陰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讓她顫抖;異域的寂寞、無助、排擠、思鄉(xiāng)卻又像寒流時時侵襲她的心,讓她驚駭。和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待嫁的少女舉目無親,戍邊的將士浴血奮戰(zhàn),無辜的父兄沙場喋血。” (《昭君的選擇》)前面兩個長句,成功地渲染了昭君進退兩難矛盾猶豫的心理,后面的幾個短句,準確地描繪了戰(zhàn)爭造成的一幅幅慘狀,是促使昭君痛下決心的多方面力量。整個片斷準確表現(xiàn)了昭君面對心靈選擇的矛盾心理。
如果我們訓練有素,在考場作文中,注意整散句結(jié)合,長短句搭配,是可以使句子形式富有變化,錯落鏗鏘而形成跌宕之美的。
五、言為心聲 真情永駐
言由心發(fā),文自情生。真情實感是好文章的魂魄所在。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抒發(fā)真情的語言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中學階段,青春的喜怒哀樂,訴諸筆端都是好文章。應該把心情鮮活地呈現(xiàn)在紙上,讓快樂和傷感、喧鬧與沉靜,一起構(gòu)成文章的底色。惟其如此,才能創(chuàng)造具有生命力的語言。
從來沒見過在陸地上學會游泳的人,也從來沒有不讀文章不寫文章而學會寫作的人,踏實閱讀和寫作才能真正獲得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呂叔湘先生說,語言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這就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關(guān)鍵是方法與技巧。只要平時多讀多練,你的語言就會靈韻飛動。
(林靜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