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芹 吳遠遠
摘要大學生“隱性逃課”已成為高校教學和管理不可忽視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教師都難辭其咎,高校管理本身也有問題。本文從教學管理方面分析和研究目前我國高等學校學生“隱性逃課”的形成原因,并試圖尋找解決“隱性逃課”的對策,以強化學校管理,提高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
關鍵詞大學生 隱性逃課 高校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
1 “隱性逃課”的消極影響
所謂“隱性逃課”是針對“顯性逃課”提出的?!半[性逃課”是指,學生按時去教室上課,但“形在而神不在”,就是上課而不聽課,自顧學其它一些課程或做其它跟講課內容無關的事情。也被稱為“到教室去逃課”。
隱性逃課范圍之廣泛、程度之嚴重、影響之明顯已經到了不能忽視的程度。網上有一教師的笑話:“如果后面說話的同學能像中間看小說的同學那樣安靜的話,前面睡覺的同學就不會受到影響了?!边€有“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表面上坐滿學生的教室,卻有那么多的根本不是在聽課。隱性逃課制造了課堂上的假繁榮,極大地影響學風和校風。分析之后,我們不難得出以下消極影響:一是對教師的不尊重。我們都知道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學生消極聽課,極大地影響教師的講課情緒。二是浪費資源。隱性逃課是看不見的知識流失,無論對大學生個人或家庭,還是對國家,都是一種“資源浪費”。三是放任學生。因隱性逃課不易被發(fā)覺,或被默許,所以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己,根本得不到綜合能力提高。四是導致教育質量下降、人才質量縮水。學校向社會輸送的只能是有文憑的“假”大學生,而不是有良好知識底蘊和綜合能力且有誠信的高級人才。
總之,放任大學生隱性逃課,導致大學教學秩序紊亂,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和人才質量,違背了高校教育的初衷,如果不引起重視繼而采取相應措施,結果可能會喪失高等教育的意義。
2 高校教學管理是導致大學生隱性逃課又一客觀主因
大學生隱性逃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本人、任課教師、整個社會教育環(huán)境等,高校教學管理也是導致大學生隱性逃課的主因。具體表現在:
第一,學校規(guī)章制度上漏洞。各高校管理制度上有關規(guī)定只否定顯性逃課,并不涉及隱性逃課。大學教務管理只重形式上考勤,而不重視實際聽課率,對“身在曹營心在漢”學生視而不見。
第二,教學效果評價管理問題。目前許多高校對教學成效的測量和評價手段比較單一,絕大多數以課程考核為主要手段。考核結果的客觀性上,給了教師太多的自主權。幾乎都是教師自己命題,教務管理部門對教師的考題范圍,考題形式沒有細化規(guī)定,放任了部分教師在考試前還劃定過窄的復習范圍,試卷中考核學生記憶能力的記憶性題型多,尤其表現在文科類考試。這樣一來,不管是逃課的沒逃課的,聽課的沒聽課的,都能混個七八十分,幸運的八九十分。
第三,網上評教使教師對課堂不敢硬性維持。學生的“隱性逃課”,任課教師是最先發(fā)現并應做相應處理的,然而許多教師對抓考勤心有余悸。因目前各高校普遍實行網上評教,哪個教師愿意“得罪”學生?所以多數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不認真聽講視而不問,只為彼此相安無事。
第四,課程設置不合理。專業(yè)課內容有重復、滯后和老化現象,與目前實際結合不緊。在市場經濟社會的急功近利心態(tài)下,教育脫離市場,使學生感到學不到實際應用知識,即使聽了課,走上社會也沒有什么實際用處。當前高等院校部分課程結構、體系、內容遠遠跟不上形勢的需要,使學生不得不自學比較先進的理論知識,以適應社會競爭。當然,這是教育體制原因所致。
在選課安排上,也限制人數。國外大學選課一般沒有人數限制,所以甚至還有教師只給三五個人上課。學生只有選到自己真心喜歡的課,才能真的去認真聽課。另外有些專業(yè)課程排的太滿,學生沒有自由支配的學習時間,只好課堂隱性逃課來學。
第五,授課班級學生容量大。有些課必須采取上大課的形式,教室里上百甚至幾百人,教師自然難以維持課堂秩序和課堂紀律,至于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的課堂控制,課堂藝術的展示,完全沒有進行的可能。只有老師講授而缺少了交流,學生失去了思考,失去了主體意識,也因此失去了聽課的興趣,課堂會出現學生睡覺、說話、吃東西、接手機等各種隱性逃課現象就不足為怪了。
3 推進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減少大學生隱性逃課
針對學校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下述幾個方面解決:
第一,推進高??荚噧热荨⒎椒ㄖ贫雀母?。大學考試不應該拘泥于筆試、更不能拘泥于書本,應注重于學生的多種能力,尤其是文史類課程的考試急待改革,徹底改變學生的上課不聽,考前突擊的思想。今天,大量的信息隨手就可以查到,根本沒有必要再讓學生背書。比如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可以開卷,給出幾則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釋、分析、判斷。還可采取社會實踐報告,圍繞某門課程內容,自選研究課題,開學后交上社會調查報告,以評價學生的政治水平和觀察實際、感悟人生、剖析問題的能力,作為學生課程考試成績的依據。(下轉第127頁)(上接第123頁)
第二,優(yōu)化課程設置,提高課程實用性。高校應更新辦學觀念,完善教學管理模式,優(yōu)化課程設置,密切關注與專業(yè)相關行業(yè)的變化,并設計開發(fā)出適應這種變化的課程,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在校期間的選課要給學生一個選課的自由空間,讓他們真正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選修自己喜歡的課程。有的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已經開始嘗試設計出多種課程模塊或課程組合,如“人文課程組合”,“德育課程組合”,“科學課程組合”等,使學生在自由選課中獲得最佳的知識組合。
第三,改革高校對學生管理模式??记谟肋h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應成為教育的目的。治標不治本的考勤制度,只能解決顯性逃課問題,沒有辦法解決隱性逃課,而且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逼得學生們想出了種種應對之計,甚至花錢請人代上課的情況也有發(fā)生。正是點名制,表面似乎學生出勤率高了,實際導致隱性逃課大面積泛濫。
作者不贊成每門課都把學生捆在教室,美國大學里學生是自由的,來不來上課學生有選擇的權利。我們雖不能完全照搬,但可以吸取其中利處。有時候,有些課,的確學生到閱覽室或自己看書會收獲更大,能不能給予大學老師靈活上課方式,有時也可以安排一定課時讓學生自由學習。當然,大學生不來上課怎樣評價學生是否合格的考試機制問題需要慎重。如布置學生閱讀相關書籍,撰寫讀書報告,摘抄讀書筆記等方法。大學管理者本身需要扭轉非要學生在課堂上聽課的固有觀念,完全可以采取創(chuàng)新的方式向學生傳輸知識,引導他們真正去研究和學習。
第四,改革高校內部評價機制。高校內部對一名好教師的評估尺度是以科研為主,這樣多數教師將全部精力都投放在科研方面,自然沒有人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課堂教學上,更談不上吸引學生。大量的隱性逃課弊端凸顯已是共識,要建立一套全面的教師教學質量水平評價體系來評判教師的教學。如果能把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水平折合成一定系數,與收入津貼掛鉤,任課教師就會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把自己的課講成學生愛聽的課,學生隱性逃課自然就減少了。
參考文獻
[1]周琦.目標與手段的背離—大學生隱性逃課的社會學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1(3).
[2]喬穎等.大學生逃課現象原因與對策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4(14).
[3]馬其平.大學生“隱性逃課”的成因及其解決對策研究.淮南教育信息網..2007.
[4]嚴敏.從控制論角度分析大學生逃課現象[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27).
[5]黃彬.大學生逃課的社會成因及矯治[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5).
[6]張建興.大學生逃課現象的調查與反思[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