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中圖分類號:K06文獻標識碼:E文章編號:0559-8095(2009)02-0118-06
基本狀況與主要成就
自1978年以來,中國的美國史研究從最初的起步已經(jīng)發(fā)展到今天相對成熟的階段,在整個外國史研究中成就斐然。無論是著作的數(shù)量和質量,研究隊伍的規(guī)模和水平,還是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美國史研究在國別史研究中都名列前茅,已為學界所公認。其主要成就如下:
第一,論著數(shù)量洋洋大觀。粗略地估計,在改革開放30年間,大陸學者發(fā)表的美國史論文有數(shù)千篇,著作有一、二百部。這一數(shù)字自然與美國本土學者的論著數(shù)量不可同日而語,但考慮到中國美國史研究起步較晚,專業(yè)研究人員數(shù)量十分有限以及中國學術出版業(yè)經(jīng)費匱乏等諸因素,這一數(shù)量已經(jīng)相當可觀了。
第二,研究領域不斷擴大。在20世紀80年代,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史、勞工史和外交史等有限的幾個領域,今天已經(jīng)出現(xiàn)全面開花的局面,經(jīng)濟史、城市史、法律史、文化史、宗教史、環(huán)境史、現(xiàn)代化研究等領域都涌現(xiàn)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特別是城市史,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興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研究團隊。而政治史和外交史等傳統(tǒng)領域不僅發(fā)展比較成熟,成果迭出,同時在理論、視角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探索。如果按照時段來劃分,盡管多數(shù)成果還集中在19世紀以后的200年,但從殖民地時代到19世紀初的早期史領域也開始受到重視。
第三,論著質量大為提高。在選題、理論、方法、材料和解釋等方面,美國史研究已經(jīng)基本上擺脫了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非學術因素對學術研究的束縛和干擾,多數(shù)學者可以在純學術立場上對美國歷史問題進行研究。就選題而言,研究者不再簡單地根據(jù)現(xiàn)實政治的短期需要進行選題,而是關注國家的長遠需要,一些學者還提出要根據(jù)學術的內在要求來進行自己的研究,著眼于美國史學科的成熟對我們正確認識美國可能帶來的貢獻,而不要執(zhí)著于自己的研究在當下的中國是否有意義。就理論和方法而言,國內的美國史研究開始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使美國史研究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敘事之外,增加了很多新的觀察視角、解釋工具和研究方法。就材料而言,如果說在20世紀90年代末以前,中國的美國史研究還主要依賴第二手甚至第三手材料(表現(xiàn)在很多論著主要依賴國外學者撰寫的大學教材和通論性著作)的話,那么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中美交往的增多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主要以來第一手文獻從事研究。一些大學要求博士研究生的論文必須主要建立在第一手材料基礎上。在歷史解釋方面,絕大多數(shù)美國史研究者已經(jīng)不再將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現(xiàn)實政治需要作為解釋和評判歷史現(xiàn)象的標準,放棄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貼標簽的做法,盡量避免以當代人的觀念理解和臧否歷史人物,能夠把歷史人物和事件放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基于一種價值中立的立場對歷史進行“同情之理解”。這或許可以稱之為歷史主義在中國美國史領域的興起。
第四,“學科自覺”意識顯著增強。所謂“學科自覺”是指研究者是否對該學科的學科邊界、研究對象、問題來源、理論指向、研究方法、文獻積累等學科特性和規(guī)范有清晰、明確的體認和共識。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史領域的學術批評論比較活躍,研究者的規(guī)范意識大大增強,歷史主義和客觀中立成為很多學者自覺的追求,對第一手文獻的重視和運用已成為共識,這些都是“學科自覺”增強的表征?!皩W科自覺”意識的提高實際上是一個學科走向成熟的標志。
第五,及時為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美國史研究者大都有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自覺地把自己的研究與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聯(lián)系起來。如80年代的政治史和勞工史研究就具有揭露美國民主的虛偽性和突出美國社會矛盾的功能,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西進運動史研究都試圖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和西部大開發(fā)服務,而城市史的很多成果也可以為中國制定城市化戰(zhàn)略提供借鑒,外交史研究更是可以直接為中國處理對美關系提供豐富的背景知識。同其他國別史領域一樣,美國史研究在30年間緊跟時代的步伐,對我國的社會發(fā)展和經(jīng)濟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有益的經(jīng)驗。由于“美國經(jīng)驗”比其他國家的經(jīng)驗對國人更有吸引力,因此在“洋為中用”方面,美國史或許是國別史中最突出的領域之一。
主要成果介紹
這一時期美國史領域最突出的成就當屬通史的編撰。單本的通史教材有20世紀80年代黃紹湘編撰的《美國通史簡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0世紀90年代楊生茂和陸鏡生合著的《美國史新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余志森的《美國史綱——從殖民地到超級大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顧學稼等的《美國史綱要》(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等。由楊生茂和劉緒貽主編、人民出版社陸續(xù)推出的六卷本“美國通史叢書”則代表了目前美國通史編撰的最高成就。
包括中美關系史在內的美國對外關系史是成果最多的領域。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現(xiàn)代中美關系、文化與美國外交以及冷戰(zhàn)時期的美國對外關系,特別是美國與諸大國的關系。主要著作有:楊生茂主編《美國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資中筠主編《戰(zhàn)后美國外交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資中筠《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和發(fā)展》(重慶出版社1987年初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再版)、時殷弘《美國對越南的干涉與戰(zhàn)爭》(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版)、楊玉圣《中國人的美國觀——一個歷史的考察》(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版)、蔡佳禾《雙重的遏制: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東亞政策》(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王曉德《美國文化與外交》(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初版,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再版)、陶文釗《中美關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劉國柱《美國文化的新邊疆:冷戰(zhàn)時期的和平隊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王瑋和戴超武《美國外交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
大陸的美國對外關系史研究不僅成果眾多,而且大量使用第一手的檔案文獻,是美國史研究中使用第一手文獻,特別是美國政府檔案最多的領域。在理論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上,對外關系史領域也走在整個學科的前列。一些學者順應國際學術界美國外交史研究文化轉向和國際化的潮流,自覺借鑒相關學科,特別是國際關系和文化研究的概念與范疇,如國際社會、國際體系、大戰(zhàn)略、文化帝國主義、身份/認同等,出版了一些高水平的成果。
政治史也是中國美國史研究成果非常豐碩的領域。主要著作有:曹紹濂《美國政治制度史》(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李劍鳴《大轉折的年代: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蔣勁松《美國國會史》(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張定河《美國政治制度的起源與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張友倫、肖軍和張聰合著《美國社會的悖論:民主、平等與性別、種族歧視》(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王?!对瓌t與妥協(xié):美國憲法的精神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石慶環(huán)《二十世紀美國文官制度與官僚政治》(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任東來等著《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25個司法大案》(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和《在憲政的舞臺上:美國最高法院的歷史軌跡》(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王金虎《南部奴隸主與美國內戰(zhàn)》(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另有論文數(shù)百篇。這些論著涉及美國史上的政治制度、政黨、民權運動、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學者們從20世紀80年代關注政治制度和政黨政治擴大到對憲政史、政治文化史和民權運動史的研究,特別是王希教授對美國憲法原則和實踐的演變的研究、李劍鳴教授對早期美國政治文化的研究都富有特色,達到了較高的學術水平,并產(chǎn)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歷史上的宗教與美國政治的關系也是一些學者關注的熱點。
在改革開放之初曾一度相當繁榮的領域是美國勞工史。中國學者對勞工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人運動史,這與那個時代中國的政治環(huán)境顯然有直接的關系。這一領域的主要著作有:陸鏡生《美國社會主義運動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張友倫《當代美國社會運動和美國工人階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張友倫與陸鏡生合著《美國工人運動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以及張友倫的個人論文集《美國社會變革與美國工人運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這些著作在歷史解釋和人物評價方面雖然不免帶有20世紀8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初期那個時代的色彩,但資料豐富,敘述翔實,對從19世紀到二戰(zhàn)后美國有組織的勞工運動的演變、工人階級內部的狀況、工人運動與美國社會變革的關系、美國工人運動的特殊性等問題進行了相當系統(tǒng)而深入的分析,提供了豐富的關于美國勞工運動的知識。隨著中國國內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和學者興趣的轉變,美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在90年代后期之后趨于沉寂,近些年基本沒有產(chǎn)生有影響的成果。
經(jīng)濟史是美國史學科另一個成果比較豐碩的領域。學者們主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條件和經(jīng)濟發(fā)展引起的社會后果,如張友倫的《美國農(nóng)業(yè)革命》(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黃安年的論文集《美國社會經(jīng)濟史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和韓啟明的《建設美國:美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經(jīng)濟社會變遷及其啟示》(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4年版);二是從政治經(jīng)濟學的角度關注美國經(jīng)濟制度的演變,包括市場與政府的關系以及美國政府經(jīng)濟政策等,如胡國成《塑造美國現(xiàn)代經(jīng)濟制度之路》(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1995年版)、梁茂信《美國人力培訓與就業(yè)政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孔慶山《美國早期土地制度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三是研究美國的區(qū)域經(jīng)濟結構和西部開發(fā),主要著作有何順果《美國邊疆史:西部開發(fā)模式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周鋼《畜牧王國的興衰:美國西部開放牧區(qū)發(fā)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及王崠興的《制度變遷與美國南部的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與經(jīng)濟和社會史相關聯(lián)的是關于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研究。這一領域伴隨20世紀90年代國內現(xiàn)代化研究熱,吸引了不少的學者,并召開過專門的學術討論會。主要著作有:李慶余、周桂銀等著《美國現(xiàn)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洪朝輝《社會經(jīng)濟變遷的主題: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新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和張少華的《美國早期現(xiàn)代化的兩條道路之爭》(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以及會議論文集《美國現(xiàn)代化歷史經(jīng)驗》(東方出版社1994年版)。三部專著各有側重,《美國現(xiàn)代化道路》重點闡述美國歷史上財富、權力、價值及其體制的演變,洪朝輝的著作則把美國的現(xiàn)代化看作全方位的社會歷史過程,全面探究了美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和特點。張少華的著作則集中探討美國建國初期以漢密爾頓為一方,以杰斐遜為另一方的兩大政治勢力對美國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道路的不同探索和爭論。
就研究的深入和細致而言,中國的城市史研究較為突出。主要著作有:王旭《美國西海岸大城市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美國城市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和《美國城市發(fā)展模式:從城市化到大都市區(qū)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孫群郎《美國城市郊區(qū)化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這些論著討論了美國城市化和大都市化的背景、過程、特點、經(jīng)濟意義以及社會和政治后果,分析了美國城市的地域分布、空間結構、產(chǎn)業(yè)結構、人口結構、市政管理、城市文化等諸多方面的變化,以及不同地域城市類型及其在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變遷中的作用。美國城市史研究作為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新領域為中國城市建設提供了借鑒,具有鮮明的致用特征。與城市發(fā)展密切相關的人口流動問題,也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相關著作主要有陳奕平的《人口變遷與當代美國社會》(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版)和黃柯可等人的一些論文。
美國少數(shù)族裔史和種族關系史近些年來成為一個熱點,特別是黑人史方面的成果尤為突出。這一領域的主要著作有:李劍鳴《文化的邊疆:美國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關系史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高春?!段幕臄嗔眩好绹谌藛栴}與南方重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吳金平《自由之路:弗·道格拉斯與美國黑人解放運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王恩銘《美國黑人領袖及其政治思想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張慶松《美國百年排華內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等,以及刊于國內學術期刊的大量論文。這些論著涉及美國種族主義的起源、白人與其他少數(shù)族裔的關系、黑人解放道路、黑人文化復興和政治意識的覺醒、美國的排華政策、聯(lián)邦政府的肯定性行動等。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jīng)擺脫20世紀80年代主要側重于揭露美國社會的種族主義和謳歌黑人解放斗爭的研究路徑,轉向更全面地探討美國種族關系的演變,在理論和方法上也開始從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和族群研究中汲取資源。在這方面,《文化的邊疆》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嘗試。
對移民和移民政策的研究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引起學者的持續(xù)關注。有影響的著作有鄧蜀生《美國與移民——歷史·現(xiàn)實·未來》(重慶出版社1990年版)、梁茂信《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和戴超武《美國移民政策與亞洲移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以及一些相關的論文。這些著作比較系統(tǒng)而全面地討論了美國自建國至20世紀90年代移民政策演變的歷史軌跡,移民涌人美國的歷程及其對美國歷史的貢獻以及少數(shù)族裔移民,特別是亞裔移民的命運。
美國社會文化史本應是大有作為的領域,但我國學者的研究一直比較薄弱,成果也相當有限。主要著作有:黃兆群《紛然雜陳的美國社會:美國的民族與民族文化》(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王錦瑭編撰《美國社會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莊錫昌《二十世紀美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和董小川《儒家文化與美國基督新教文化》(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這些著作對美國社會
文化的主要方面都進行了介紹,但略顯浮泛而不夠深入,倒是一些論文對某些專題的研究相當深入,如王希對多元文化主義的考察,趙梅對美國60年代反文化運動根源的分析。
美國史學史的研究也比較薄弱,目前尚沒有全面論述美國史學史的專著出版,但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批相當有分量的專題論文。主要論著有:楊生茂編的《美國歷史學家特納及其學派》(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和論文《論喬治·班克拉夫特史學》(《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滿運龍的論文《共和修正派與當代美國思想史學》(《歷史研究》1990年第4期)、王寅的論文《霍夫施塔特與美國改革史觀》(《世界歷史》1992年第2期),以及李世洞的《北美殖民地時期史學綜論》(《武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等。
在婦女史、軍事史、教育史、環(huán)境史和法律史等領域也出現(xiàn)了一些研究成果,如留美學人王政的《女性的崛起:當代美國的女權運動》(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版)、令湖萍《金山謠:美國華裔婦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陳海宏《美國軍事史綱》(長征出版社1991年版)和《美國軍事力量的崛起》(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滕大春《美國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王英杰《美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與變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侯文蕙《征服的挽歌:美國環(huán)境意識的發(fā)展》(東方出版社1995年版)等,以及高國榮關于美國環(huán)境史的論文和韓鐵關于美國法律史的論文。
在歷史人物傳記方面則首推劉祚昌先生的洋洋130多萬字《杰斐遜全傳》(齊魯書社2005年版),出版后廣受贊譽。其他比較有影響的人物傳記還有余志森的《華盛頓評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鄧蜀生《羅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和李劍鳴的《偉大的歷險:西奧多·羅斯福傳》(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等。
存在的問題
其一,相當多的美國史論著選題還過于宏大。題目過于宏大,則不宜處理,研究往往不能深入,分析更無法透徹。其結果是很多著作停留在通論或通覽的水平,離國際史學界所定義的專著(monograph,指專題研究)相距甚遠。這固然受制于資料因素(題目過小,則資料不易收集),但與外國史研究長期以來形成的學風不無關系。近年來,由于經(jīng)費的增多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很多高校的資料條件大為改善,同時越來越多的學者有赴美交流的機會,做精細的微觀研究的條件在逐漸成熟。在大視野下做小題目應該成為未來中國學者的選題方向。
其二,很多論著滿足于傳統(tǒng)的敘事,缺乏明確的問題意識。如對事件的研究多是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政策研究局限于對政策過程進行簡單的梳理,人物研究則往往寫成人物傳記。這種“紀事本末”式的論著固然有其價值,特別是在史實重建和提供新知方面有其獨特的貢獻,但高水平的學術研究顯然不能停留在這一層次上,而應該是以問題為中心的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回答人類面臨的種種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永恒的,也可能是某個社會在特定歷史時期面對的,史學自然也不例外。一個學者的學術素養(yǎng)在相當程度上體現(xiàn)在他(或她)能不能提出本學科領域重要的、有意義的問題來。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落后主要體現(xiàn)在我們缺乏提出問題的能力,中外學者們討論的重要問題幾乎都是由外國學者提出的,甚至中國研究領域也是如此。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學術界的悲哀。我們疲于回應人家提出的問題,把人家關注的問題當作我們自己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新形勢下的學術殖民,是“西方?jīng)_擊一中國回應”的新版本。以上是就各學科中的重大問題而言的,其實具體領域中的小問題也是如此。能不能在美國史研究中基于中國學者的關懷提出讓美國學者感興趣的問題直接關乎中國美國史研究的地位。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首先要從我們的具體研究做起,提高我們提出問題的能力。有意義的問題的提出不僅建立在對學術史的全面把握之上,同時還需要有跨學科的視野、比較的方法和對現(xiàn)實敏感而深入的體察。優(yōu)秀的史學論著往往會提出和解決了一個出人意表,而又合乎情理,同時又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而不會僅僅告訴讀者過去發(fā)生了什么。
其三,研究方法和理論取向還比較單一,缺乏對其他學科理論與方法的借鑒與運用。目前大部分美國史著作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敘述史,對人文與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理論和方法的借鑒基本上還停留在口號上,一些著作號稱使用了跨學科的方法,但很多不過是裝飾和點綴,真正在其他學科理論的啟示和觀照下提出問題和建立解釋的研究屈指可數(shù)。在美國,史學的過度社會科學化被認為消解了史學的特性,因此近年來有學者大力倡導“敘事的復興”。而在中國,傳統(tǒng)敘事的主導地位使史學的社會科學化仍是一個“未完成的事業(yè)”。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眾多,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在于我國高校的研究生培養(yǎng)體制。目前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的學術訓練大多局限于在歷史學的知識、理論和方法上,而缺乏跨學科方法的訓練,不僅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中沒有跨系選課的要求,一些導師甚至不鼓勵學生涉獵其他學科的理論和知識,把應用其他學科的概念和理論視為取巧和趕時髦。實際上,借鑒跨學科的知識不僅可以擴大我們的學術視野,深化我們對歷史現(xiàn)象的認識,而且可以發(fā)現(xiàn)單純依靠史學訓練無法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實現(xiàn)學術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
其四,對國際學術前沿關注不夠。很多學者不大關注國際史學的趨向,未能追蹤美國本土的史學研究動態(tài),閉門造車的現(xiàn)象還相當普遍,真正在國際學術前沿領域進行研究的學者還屬鳳毛麟角。中國的美國史研究固然是為了滿足中國讀者的需要,不能在美國學者后面亦步亦趨,但完全不理會國際學術界的動態(tài),在學術研究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也使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無法走出自身設定的藩籬,更遑論與美國學者對話。其實,在全球化時代,中國與美國實際上面臨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問題,國際學術前沿問題并非與中國毫不相干。恰當?shù)淖龇☉撌敲芮嘘P注國際史學動態(tài),在國際學術前沿選擇既富有新意,又能滿足中國讀者需要,同時又有助于中國美國史學科建設的問題進行研究。
其五,跟風現(xiàn)象仍時有出現(xiàn)。這里的跟風主要是指跟現(xiàn)實政治之風,而非學術時尚之風。前文提及,現(xiàn)實關懷一直是中國的美國史學界很好的傳統(tǒng),但現(xiàn)實關懷的本質含義是指以一種對現(xiàn)實有意義的方式來切入歷史和研究過去,主要表現(xiàn)在學者應該根據(jù)自己對現(xiàn)實的把握和感受來選取題目,而非使用歷史來滿足現(xiàn)實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功利主義需要。前者是有影響的學術著作產(chǎn)生的前提,它要求歷史學家的現(xiàn)實關懷止步于構建自己的解釋之前;而后者則熱衷于以現(xiàn)實的需要和標準來解釋和評價歷史現(xiàn)象,導致對歷史的歪曲。跟風就屬于后一種,它對史學的戕害可能更甚于一些平庸之作,是今后應該極力避免的。
總的說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美國史研究從無到有,經(jīng)過三代人的篳路藍縷和辛勤耕耘,已經(jīng)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出現(xiàn)了欣欣向榮的局面。但是這一學科在中國的發(fā)展畢竟為時尚短,整體水平與美國本土學者的研究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平庸甚至粗制濫造之作還時有出現(xiàn)。中國的美國史研究要想產(chǎn)生國際影響,在國際史學界占有一席之地,至少還需要二、三代人的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宋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