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歆
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nèi)巳硕荚谕享常弘p休日房間大掃除的計劃,常常被我們拖了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假日要去城市另一邊跟大學好友見面的約會,也一改再改到遙遙無期;有一本一直想讀完的書,多次起意要找個空閑的時間好好讀讀,也常常拖沓到一年過去了,書簽還是停留在那一頁;有一個報告,明明當初有非常充足的一個月時間去準備,最后卻被我們活生生地拖到限期前幾天才匆匆忙忙地完成;幾小時內(nèi)就能完成的工作,我們卻常常在網(wǎng)上無所事事地瞎逛,或埋首在掃雷里浪費時間,最后拖到要熬通宵來完成……
拖沓有時可能并不是壞事,畢竟,我們并不需要時時把自己逼得太緊,把日程表當作軍事命令般滴水不漏地嚴格服從——這種強迫性的A型人格表現(xiàn)和急性子的焦慮行為并不是積極有活力的健康行為方式,我們需要適當?shù)耐享硜矸怕畹墓?jié)奏。但是更多的時候,拖沓確實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困擾,不僅使計劃、任務一直拖延,工作完成情況不佳,還會使我們產(chǎn)生焦慮感和負罪感。
如果你受到這些因為拖沓帶來的困擾,如果你的拖沓是你一直想要戒掉的壞習慣,那我們不妨來看看都有哪些意識或潛意識下的原因造成了我們的拖沓,我們又應該怎樣克服自己拖沓的毛病吧。
我們?yōu)槭裁磿享常?/p>
因為我們害怕??赡苁呛ε率?,也可能是害怕成功。而這種害怕的根源,又在于我們太在意別人是如何看待和評價我們的。不想失敗,更不想因為失敗而被宣判了自己的無能,尤其當工作太困難的時候,拖沓就給了我們一個合理的逃避理由,因為都沒有足夠充分的時間,因為太匆忙了都沒有好好地做,而不是用盡了全力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最后還是失敗了。
很多時候,我們寧愿被看作是不夠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同樣的道理,如果任務太簡單了,我們也不會樂意用盡全力去做事,一方面,可能是工作內(nèi)容確實非常無聊不想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出于同樣害怕的理由,因為如果工作已經(jīng)很簡單了,還花費了那么多的氣力,同樣也會顯得我們能力有限,所以,即使是面對簡單任務的時候,我們也常常會拖拖拉拉,散漫地把工作完成。
另外,拖沓有時候是因為完美主義的心理作祟,希望所有事情都能盡善盡美,沒有什么瑕疵,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開始,要萬事俱備才行。可能不斷地在花時間準備,準備心理狀態(tài),準備做事的環(huán)境,準備工作的條件,但就是遲遲不真正開始工作。這種完美主義表現(xiàn)到極致的時候,可能只是因為沒有一整天空閑的時間,或沒有整理好屋子,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就放棄原本要開展工作的打算,執(zhí)意地要等一個最佳狀態(tài),反而卻一直在拖沓。
有時候,我們拖沓也可能是因為缺乏自信和決策力。因為一直無法作出決定,比方在換房間窗簾的時候,無法決定是用粉紅色還是淺藍色,干脆就把換窗簾的事情一直拖著?;蛘?,有一個想法想和老板商量,但是卻不知道是寫電子郵件還是當面討論更合適,就一直把事情拖到錯過了時機,甚至不了了之。
除此之外,拖沓也可能是因為受到拖沓這個行為本身的強化,特別當工作有一定難度的時候。把工作丟到一邊,拖著去做些別的事情,玩玩游戲、看看電影、逛逛街,都比去面對工作來得輕松自在,拖沓讓人輕松和自由,因此,越拖沓就越愛拖沓。
拖沓還可能是一種用來反抗權(quán)威的方式,我們可能并不滿意被分配的任務和工作,但是不能直接拒絕,于是,就用拖沓來含蓄地表達不滿,是一種沉默的反抗。
另外,也有一些人拖沓可能是為了尋求最后期限來臨前高壓力下腎上腺素升高的快感。就像有的人非要在停止檢票的前一秒鐘沖過去,上課喜歡踩著鈴聲進教室,就是喜歡那種在最后期限來臨前的壓力下卻能完成工作的滿足感。
總之,每個人拖沓的原因不同,每次的拖沓也可能是出于不同的原因。要克服拖沓的問題,除了要了解這些原因,弄清楚自己具體有哪些拖沓的表現(xiàn),什么時候開始拖沓了,怎樣拖沓的,對克服拖沓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們是如何拖沓的?
你是不是總要在正式開始做事情之前東摸西摸的,一會倒水,一會吃水果、零食,打開電腦之后,又先檢查郵件,登錄MSN跟線上的人打一圈招呼,再在網(wǎng)上逛逛看看新聞,不知不覺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工作還沒有開始做?
你是不是在昨天把第二天工作的計劃安排得好好的,也下定了決心,但工作到一半,想休息一下玩半小時游戲、看下網(wǎng)頁,結(jié)果這半個小時就被你無限制地延長到一天結(jié)束?
你是不是總是在給自己找理由和借口,告訴自己這個工作自己一天之內(nèi)一定能完成,現(xiàn)在不急;告訴自己就算等到最后期限前一天也是能把事情完成的;告訴自己人的爆發(fā)力驚人,在壓力下工作特別有靈感,能做得更好?
你是不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幻想工作怎么進行,進行后怎么受到評價,千頭萬緒,就是遲遲不開始行動,著手于工作?
你是不是在忙著其他事,和朋友出去、看電影、逛街消遣時卻開心不起來,心里有事壓著?
……
當然,這里列舉的拖沓的表現(xiàn),主要是一些普遍或典型的例子,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特別的或慣常的表現(xiàn),因此,需要大家去發(fā)現(xiàn)和識別自己是怎樣拖沓的,所謂對癥下藥,才能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克服自己拖沓的毛病。
可不可以不再拖沓?
首先,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是我們在面對拖沓問題上的迷思,比方說,如果完成一個工作需要6小時的時間,我們會特別執(zhí)著地一定要有完整的6個小時才開始工作。如果今天只有2個小時的空閑時間,我們就會把工作拖到一個有完完整整6小時的另外一天再工作。這就是一種迷思,因為工作其實很多時候是很難一下完成的,更多的時候是分段、分時間、分步驟地去做的,非要有一個完整的時間才能開始,其實也是變相在給自己找借口逃避。想一下,自己還有哪些類似的不合理的“執(zhí)著”,嘗試改變自己的想法,告訴自己這些都不過是變相地在給自己找理由,說服自己停止逃避。
然后,我們可以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排除一些讓自己分心的干擾。比如,選擇在書房或工作間工作,而不是把筆記本電腦搬到臥室或客廳,不要坐在沙發(fā)上對著電視,決定開始工作時電腦不要連上網(wǎng)絡等。總之,就是遠離那些會輕易吸引你丟下工作的事物。
另外,雖然心理學家認為拖沓并不是因為懶惰,也不是因為缺乏時間管理的能力,但是,由于大多數(shù)習慣拖沓的人都有一個過度樂觀的問題,常常會過度樂觀地估計工作完成所需的時間,所以,看一些關(guān)于時間管理方面的建議對克服拖沓也是有幫助的。
比方說,嘗試正確地計算完成每一項事情的時間,包括吃飯、清洗、休息所需要花去的時間,把一天中真正能夠完全用在工作上的時間估計出來。然后,在正確估算自己有效時間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日程表更為具體和詳細化,不要像通常那樣,只在日程表上記錄要完成的任務和工作,而是把吃飯、通勤、休息這些一天內(nèi)都要做的事和所需的時間列出來。用這種方法,有助于讓自己明確真正能夠花在任務、工作上的時間,而不只是籠統(tǒng)地覺得離最后期限有一個星期這樣樂觀地估計時間。
此外,我們還可以把工作或任務劃分為多個小部分的任務。設定更為具體明確的目標,把目標劃分為各個子目標,特別對于難度較高、容易逃避和拖沓的工作。分步驟、分階段地一點點去完成,一方面可以分散任務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能幫助自己確定時間節(jié)點,訓練時間管理能力。
學會將事件、工作進行分類。心理學家認為,拖沓有好拖沓和壞拖沓之分。對一些生活瑣事和意義不大、無關(guān)緊要的工作,拖沓可能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對這些事情拖沓換取的時間,能讓我們專注在更為有意義和值得的事情上。因此,學會區(qū)分事件、任務的輕重緩急,也不要時時把自己逼得太緊,對拖沓了也影響不大的事情就暫時放任拖沓吧,對于重要的事,就得收起散漫的態(tài)度,打起十二分精神的積極投入進去。
最后,不管你采納了什么建議,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不要拖沓自己要克服拖沓的計劃。而且克服壞習慣向來都不是輕輕松松在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事情,也不要再過度樂觀地認為,自己能很快改掉拖沓的毛病。要堅持去克服,即使偶爾退步,也不要就此放棄,接受自己在改善拖沓的努力中偶爾的“小毛病重犯”,看到自己的進步,鼓勵自己,循序漸進地擺脫拖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