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毅 尹嘉啉
[摘 要]隨著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和金融發(fā)展,金融自由化理論在發(fā)展中國家的實踐也在不斷的推廣,并且已經成為世界金融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和未來發(fā)展方向,我們對金融自由化的理論背景和實踐背景給出梳理。
[關鍵詞]金融自由化 國家干預主義 自由主義
作者簡介:朱毅(1979-),男,陜西西安人,吉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金融理論與政策;尹嘉啉(1980-),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金融理論與政策;現供職于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
一、金融自由化產生的理論背景
金融自由化就其理論背景而言是和經濟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息息相關的。金融自由化可以被看作是經濟思想史中經濟自由主義在20世紀具體化的延伸,從而鑄就了金融自由化的理論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金融自由化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是無法脫離對于政府干預行為的探討,而金融自由化的進程,恰恰正是政府行為伴隨著經濟發(fā)展的實際要求而不斷進行調整的歷史過程,是政府對于經濟和金融的管制方式以及范圍不斷變遷,以及政府向市場進行金融控制權利讓渡的漸進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一個多方博弈的,具有路徑依賴特征的過程,
經濟自由主義指的是主張最大限度的利用商品市場的機制和競爭的力量,由私人來協(xié)調一切社會經濟活動,而只賦予國家以承辦市場機制和競爭力量所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的少量經濟活動的經濟思想和經濟政策。而國家干預主義是指,主張削弱私人經濟活動的范圍,由國家干涉和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承擔多種生產、交換、分配等經濟智能的經濟思想和經濟政策。盡管在西方經濟思想史中,最早的國家干預主義思想可以追溯到重商主義,而現代絕大部分的經濟思想史都主張經濟自由主義的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民財富的性質于原因的研究》出版作為現代經濟學的真正開端。作為古典經濟學派開創(chuàng)始祖的亞當斯密提出的給予國家契約理論和經濟上的個人主義的“自由放任”學說,是對于重商主義提出的國家干預經濟活動主張的一種對立。
亞當斯密開創(chuàng)的古典經濟學派最為頂禮膜拜的就當是“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該理論的四個基石:即他們認為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公私利益必然是協(xié)調而并非沖突,市場能夠自動自發(fā)的對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行調節(jié)從而達到理想的均衡狀態(tài),均衡價格可以指引不同產品的相對生產數量和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的最適度分配,同時自由市場經濟可以達到分配的公平性。在亞當斯密之后,李嘉圖(D. Ricardo)、約翰穆勒(J. S. Mill)和巴斯夏(F. Bastiat)等經濟學家對古典學派進行了擴展,并在分析方法中加入了邊際學派分析方法的補綴,使得經濟自由主義最終成為西方經濟學的主流。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空前的經濟蕭條給凱恩斯登上經濟學舞臺的中心位置帶來了歷史契機。凱恩斯在其著作《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以就業(yè)不足均衡來反對傳統(tǒng)的經濟自由主義奉為圣典的完全競爭條件下充分就業(yè)均衡的理論,提出克服“市場失靈”的國家干預主義學說以及與此相匹配的一整套財政和貨幣政策,長期成為西方歐美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參照,并在實踐中使得歐美國家走出經濟大蕭條,進入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第二個黃金時代。凱恩斯的理論就在于對古典學派奉為神明的完全競爭、市場機制和自由放任提出了挑戰(zhàn),他在一定時期成為取代經濟自由主義的經濟學正統(tǒng)和主流思潮,使得國家干預主義得到和經濟自由主義分庭抗禮的同等地位,甚至直到今天凱恩斯主義經濟思想仍然影響很多國家的經濟政策的制定。
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凱恩斯主義由于無法解釋西方國家出現的“滯漲”現象而遭遇到越來越激烈的攻擊,而以哈耶克為代表的新奧地利學派、弗萊堡學派,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理性預期學派和供給學派也預示著新自由主義的再次興起,試圖恢復經濟自由主義在經濟理論中的正統(tǒng)和主流地位。但是經濟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都不可能獨霸經濟學,在之后的時間里,經濟學中的新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是同時存在的。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再度興起的過程中,也是金融自由化理論最初萌芽和成長的時期,而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金融自由化理論的一些經典作品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我們認為未始不可將金融自由化理論看作是經濟自由主義在金融領域的理論分支,金融自由化理論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都是一脈相承的。
二、金融自由化產生的實踐背景
1930-1933年被認為是美國金融歷史上最困難、最混亂的時期。銀行倒閉大潮接踵而至,最終導致美國1933年3月銀行體系完全停業(yè),同時關閉的還包括數目眾多的金融中介機構和金融市場。大蕭條的經歷是如此令人恐懼,因此廣泛認為不應該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美國監(jiān)管當局認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早期的銀行危機正是造成大蕭條如此嚴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之后的監(jiān)管實踐中引入眾多的金融管制。金融管制的進行并沒有得到經濟金融理論的指導,而是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在許多歐洲國家,如法國和瑞典,做出的反應是更加強烈,涉及銀行部門的政府所有。通過管制或公有,銀行部門被高度控制了。
這些改革在阻止銀行危機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從1945到1971年間,全世界僅僅發(fā)生了一次銀行危機。那就是在1962年在巴西發(fā)生的,并且是和貨幣危機共同發(fā)生的,和那些僅僅是單一的銀行危機有所不同。
通過經濟領域中凱恩斯主義的興盛,以及金融部門中引入的如此嚴格的管制,資本主義進入了高速發(fā)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凱恩斯主義在應對“滯漲”問題的蒼白無力,經濟自由主義又再一次出現在經濟實踐中,越來越多的行業(yè)出現了顯著的解除管制,然而金融部門仍然保持著嚴重的管制。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個原因是消費者保護,但是這是相對較小的原因。銀行管制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阻止金融危機的發(fā)生。然而銀行管制和一般類型的管制不同,因為在出現市場失靈問題上并沒有出現廣泛的共識。
過去金融危機得到阻止的原因是風險分享和競爭受到嚴格控制,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系統(tǒng)不能很好發(fā)揮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過度管制和銀行公有化導致金融抑制最終導致了金融自由化的產生。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開始移除管制,并且在許多國家中國有銀行被私有化。
金融自由化盡管能夠允許金融系統(tǒng)完成自己配置資源的作用,但同時也導致銀行危機的再次出現,這些危機大部分是發(fā)生在最近的三十年。大部分是在新興市場國家,但是許多也發(fā)生在了發(fā)達國家。尤其是2007年開始美國的次級貸危機,從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迅速擴展到金融市場,最終蔓延整個世界,也帶來了學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對于金融管制的重新審視,一場關于金融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的論爭又將重新開始。
參考文獻
[1]愛德華 肖:1989,《經濟發(fā)展中的金融深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2]羅納德 麥金農:,1997,《經濟發(fā)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
[3]薩繆爾森:1993,《經濟學》,中國發(fā)展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