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喬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體自傳》,劉仰東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2月版,30.00元
憶舊文章要有史料價值
寫回憶文章,寫懷舊作品,近些年來蔚然成為一種風尚。升平日久人心靜,頭腦也更加清醒。晴窗燈下,鍵盤素紙,此類文字汩汩而出;操筆者,既有政要明星,也有百業(yè)平民,儼然“懷舊面前人人平等”。
“懷舊”、“憶舊”,其實是有些區(qū)別的。“懷舊”內含懷念之意,但舊事并非都值得懷念,那些不堪回首的糟心事,談何懷之念之?所以,將講談舊事的文字一概謂之“懷舊作品”并不準確?!皯浥f”一詞涵蓋的內容更廣泛些,我更愿意用“憶舊”一詞統(tǒng)稱回憶、懷舊一類文字。
仰東的這本《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體自傳》,是中國青年出版社作為“懷舊系列”叢書之一推出的。依我看,稱這本書為“憶舊之作”更為準確,因為書里所談的大都是發(fā)生在“文革”中的舊事,其中不堪回首、絕不應重演者居多;書中也記了一些可以長久留在心底追想的有意義的事,以及許多可作談資、令人解頤的趣事。作者記這些事,自然是抱著懷舊之情的。
我與仰東是大學同窗,我們常在一起聊天,經常談起“文革”時代我們那代人共同經歷過的舊事,笑談中雜著唏噓,頗似楊升庵詞里說的白發(fā)漁樵飲著濁酒笑談古今。何曾想到他竟會寫出這么一大本厚厚的書。細讀之下,我方知這位學弟的憶舊情結是那么熾烈,他寫憶舊文字的本領又那么讓我拍案稱絕。
這些年,我看過不少懷舊憶往作品。我發(fā)現(xiàn),都道是“懷舊”、“憶往”,但寫家的立意和“懷”法兒大有不同。消遣者喜談風月,批判家關注血腥,思想者愛談道理,政治家喜斷是非,憂世者留意人心,歷史家意在保存史料,道德家借此教誨世人,耆舊故老以擺談逸聞掌故為能事,理論家于敘事中立言,沽名釣譽者藉此炫耀勞績,有歷史污點者乘機洗刷罪愆,等等。同樣是憶舊作品,其價值的高下往往有很大不同,優(yōu)者足可傳世,劣者只宜覆瓿。我是一向視憶舊作品為史料的,所以,考量這類作品的高下,我主要看它的史料價值。仰東的這本書,史料價值是頗高的。
北京孩子沒多大出息?
書名叫《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體自傳》,那么,北京孩子怎么樣呢?這是個地域特征很明顯的群體。我感覺,倘若聚攏起一堆各地的孩子,北京孩子仿佛一下子就能跳入你的眼簾。特征有哪些?成因又是什么?這是個頗為有趣的社會學題目。我看,北京孩子至少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出息不大,二是眼界寬,三是政治嗅覺靈敏。
書中有篇仰東的自序,第一句話就是“北京孩子沒多大出息”,接著又說,“不論挖溝要飯做小買賣,還是升官發(fā)財干大事業(yè),北京的孩子都不行,不如外地過來的孩子”,又分析原因說:“北京孩子較少‘于連性格,說得直白點,是北京孩子散淡,缺乏進取精神?!蔽铱囱鰱|說的大體不錯。我這個北京孩子就沒多大出息,雖然并非一無所成,但比起我認識的一些外地的孩子來,實在是差多了。我說,就憑仰東序里的這句“北京孩子沒多大出息”,就讓我對他這本書刮目相看。
眼界寬,政治嗅覺靈敏,書中的例子太多了。節(jié)慶、迎賓,北京孩子可以見到毛澤東、周恩來、金日成、西哈努克、尼克松、田中角榮、謝胡、巴盧庫;掃墓,他們可以去最高層次的烈士安息地八寶山、萬安公墓,可以存李大釗、任弼時的墓前舉行儀式;看演出,不少孩子與毛澤東同場看過《東方紅》,孩子們常去的首都電影院,也是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毅和胡志明曾看過電影的地方。對于政治,北京孩子有一種特殊的關心,比如提起“文革”中那些大案,彭羅陸楊、劉鄧陶、陳姬喬、王關戚、楊余傅,等等,不僅能滾瓜爛熟地一路數(shù)下來,而且有自己一套一套的見解。70年代,北京孩子問一度傳抄柯慶施和謝富治的“遺書”,雖然真假莫辨,但研讀的態(tài)度絕對認真。
仰東在書里提到他曾觀察過康生的著裝。他寫道,當年中央領導在正式場合都穿中山裝或軍裝,唯一例外的是康生。除“文革”初期康生偶穿軍裝外,一般露面時,如m席九屆二中全會和十大,經常穿的是一種有三個暗兜的學生裝,他“那時已經七十來歲了,為什么不追隨毛澤東也穿中山裝,而是穿在小學生中流行的學生裝,其心態(tài)如其人在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一樣,讓人揣摩不透”。我佩服仰東的政治嗅覺和眼力,他的觀察是不錯的??瞪淙艘回炾庪U狡詐,著裝的怪異,也能反映出他處世為人的某些特點。
在“紅底金字”年代,北京孩子的一些地域特征,特別是眼界寬、政治嗅覺靈敏的特點,發(fā)揮了很大功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值得稱道的,比如“四五運動”,在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反對“四人幫”的民眾中,北京孩子占相當數(shù)量。
不可忽視的“文革”史的邊角
追憶和懷想“文革”以及前后一段時間的經歷,成為近年來憶往懷舊作品的一大主題。“老三屆”知青是寫作這一憶舊主題的一大群體?!袄先龑谩敝嗟南乱淮?,即“文革”中尚處于低齡的孩子,也就是“老三屆”的弟弟妹妹們,他們在“文革”中的經歷也是值得記述的,但他們中卻很少有人操筆為文。王朔屬于這一代人,他的不少作品也是寫這一代人的,比如《動物兇猛》(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據(jù)此拍成)等,但畢竟是小說家言。仰東也屬于這一代人,與王朔不同的是,他是史學博士,是用史筆來寫這本書的。書中所記,皆為他親見、親歷或親聞。
回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紅黃兩色盡染天下。紅袖章、紅標語、紅證件,紅校旗,一片“紅海洋”,一片紅底金字。“紅底金字”所象征的,正是那個極左的“文革”年代。這本書所寫的正是那個時代中的北京孩子的歷史,可以說是一本孩子的“文革”小史。孩子的歷史,歷來是受大人的歷史支配的,所以,孩子的“文革”史,只能算是“文革”史的邊角,但這些邊邊角角自有其無可替代的認識價值。將少年兒童的“文革”史形諸筆墨,留作史證,其意義是絕對不能小覷的。
我也是“紅底金字”年代的北京孩子,但自揣所見所聞,實在有限得很;這本書大開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了大量未知的發(fā)生在我們那代人中的光怪陸離的“文革怪現(xiàn)狀”。
不堪回首的荒唐年代
讀了這本書,我恍惚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邁入中學,第一印象是批斗校長”,這是北京孩子的普遍記憶。這書中記下了多名校長挨學生批斗的情景。月壇中學的女校長被剃了陰陽頭后,唱著“下定決心”的語錄歌,從樓頂?shù)臒焽枥锾讼氯?;男四中的女校長在烈日下低頭挨斗,口中喃喃低語:“你們都是我的孩子……”;有的校長被勒令在大雨里環(huán)繞操場爬行;有的校長被勒令與死尸握手。記得我剛入東方紅中學沒幾天,學校當局便讓新生參加校長的批斗會。有個高年級學生跳上臺去大
聲吼叫,批校長說過的一句所謂反動話:“入黨和結婚是人生的兩件大事?!弊罡咧甘居性?,學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斗校長,便是北京孩子一人校就上的批判資產階級的第一課。對教師也不例外:有的孩子把笤帚放在虛掩的教室門上,老師一推門便砸在頭上;有的孩子把圖釘?shù)募獬瞎潭ㄔ谥v桌上,老師一趴在桌上翻講義,袖子馬上被撕破;有的孩子買來臭豆腐在教室里亂抹,讓老師沒法講課;有的孩子將唾沫彈到黑板上,惡心老師;“女老師被氣哭了的,氣暈了的,男老師氣急敗壞,與學生廝打起來的……都是家常便飯”。
書中記錄了一份“復課鬧革命”之后初一語文課文目錄,有《毛主席語錄再版前言(林彪)》、《蘇聯(lián)人民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斥“剝削有功”的反動謬論》、《徹底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紅燈記(第五場)》、《徹底地亮狠狠地斗堅決地改》。從這幾個題目,便可知道當年孩子們的腦袋里被灌輸?shù)氖切┦裁礀|西了。漫漫三十年過去了,但我至今仍仿佛能聞到這些課文中濃烈的“階級斗爭”的火藥味和封建霉味。當時的孩子,就是用這種面目可憎的課本學習祖國語文的。我想,倘若魯迅地下有知,一定會再次吶喊:“救救孩子!”
那時所謂的階級斗爭教育,不僅“左”得出奇,而且經常鬧出笑話。給革命烈士掃墓,必先說明瞿秋白是“叛徒”,王若飛也是“叛徒”,并聲討之;有的學生不懂墓碑上的“享年”二字,老師就解釋說,“革命烈士哪有時間享受,這是封資修的提法?!庇形粚W生偷看《青春之歌》,被工宣隊長沒收,隊長審查后立即召開批判會,給林道靜下了一個結論:“破鞋鬧革命?!比绱藰O“左”和荒唐的教育,在當時卻被夸贊為“教育革命的成果”,更被視為領袖路線的勝利。什么路線?“以階級斗爭為綱”是也?!耙噪A級斗爭為綱”,結果必然如此,也只能如此。
有件史實,如今已罕為人知,讀了這本書,可以大致了解。它對于洞見“文革”時社會的墮落很有認識價值。在混亂不堪的“文革”歲月里,很多北京孩子變得匪里匪氣,他們結為幫伙,首領稱為“頑主”,形成一種孩子們的“江湖”;打群架成風,“口里口外,刀子板帶”,其規(guī)模常常多達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拍婆子”,即男孩勾搭女孩或對其性騷擾,成為許多男孩性宣泄的重要渠道,常常幾撥人為爭一個“婆子”大打出手;日常語言呈嚴重污染狀態(tài),臟話匪話痞話經常從妙齡女孩嘴里脫口而出;學工時小偷小摸,游泳時扒人褲衩,騎車“飛”(搶)人帽子,用火柴“點天燈”,用彈弓打路燈,等等,成為一時風氣。這就是在一批北京孩子中出現(xiàn)的“流氓化”現(xiàn)象。但是,這批孩子絕大多數(shù)并不是真正的流氓,而只是沾染了流氓習氣。問題的嚴重性就在這里。試想,大批良家子弟之“流氓化”,還不是嚴重問題嗎?這實際是整個社會發(fā)生墮落的一個重要表征。
何以會出現(xiàn)“流氓化”現(xiàn)象?作者做了一點分析:“打群架之風,是大氣候所致。停課以后,上了中學的孩子無正事可干,且精力和火氣正旺,屬于沒事滋事的年紀。瞎折騰、瘋玩、‘鬧革命之外,就著‘橫掃一切的社會風尚,孩子之間群毆的興起,便在所難免?!边@個分析是不錯的。說到底,北京孩子的“流氓化”現(xiàn)象,是“文革”大氣候所造成的。流氓問題,歷來為有眼光的學人所關注,魯迅就寫過一篇名文《流氓的變遷》,近年來,更是有多部流氓史專著問世。我希望能有學者專門研究一下“文革”中的流氓問題,比如,“四人幫”的政治流氓手段、造反派和“勇敢分子”中常見的流氓性,良民社會發(fā)生的“流氓化”現(xiàn)象,等等,北京孩子的“流氓化”現(xiàn)象當然也包括在內。我相信,這一研究對于深刻認識“文革”的丑惡和荒謬,定會大有幫助。
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雖然是受“文革”戕害不淺,但因年齡小,基本沒有直接卷入政治斗爭。他們的日常生活,基本還屬于“孩子型”的。書里有一個《玩》的專章,寫了大量當時孩子們玩樂的項目,如煙盒、冰棍棍、騎驢砸駱駝、放毒氣彈、埋地雷、雙球打全等等;還有一個《三大運動》專章,寫了孩子們打乒乓球、騎自行車、游泳時的很多趣事。如今,許多北京孩子談起那個年代,總會津津樂道當年是怎么玩的,幾乎成為他們懷舊的主要內容。是啊,在那個年代,大概也只有玩,才使孩子們的天性得到了一點滿足。
一本掌故書
《北京孩子》的筆法,不是寫正史的筆法,而是野史筆法、掌故筆法。這種筆法不打官腔,記事靈便、到位,長于記錄細節(jié)。明清士人常用這種筆法記史,魯迅頗為激賞,認為能存真史。仰東也用這種筆法記史,自然也有裨于保存真史。仰東對于歷史的大關節(jié),當然是關注的,但對于歷史細節(jié),他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愛好,而且頗有記錄歷史細節(jié)的本領。他多著眼于歷史細部,關注歷史大關節(jié)下的雨絲風片。
仰東平時的興趣,我看主要在掌故學之類的雜學上。這本書應該歸入掌故學一類。掌故學,即搜羅和講說掌故的學問,在我國源遠流長,魏晉以來的《世說新語》、《隋唐嘉話》、《封氏聞見記》,宋元明清以來的《東京夢華錄》、《輟耕錄》、《萬歷野獲編》、《菽園雜記》、《池北偶談》等等筆記雜錄,都可以說是掌故學著述?!侗本┖⒆恿呤甏募w自傳》的文脈,實際上走的就是這一路。不同的是,古人撰寫這類書,多是為排遣時日,解悶消閑,如紀曉嵐說自己寫《閱微草堂筆記》時的心情是“景薄桑榆,精神日減,無復著書之志;惟時作雜記,聊以消閑”。仰東則不然,他是有為而作,苦心要寫出一本“紅底金字”年代的掌故書。他是認認真真從容有致地記下那個時代的真實生活,記下那些被忽略了的“文革”史的邊邊角角。
掌故學,嚴格來說屬于歷史學的支脈,細歸類,可人史料學。搜集、記錄史料,歷來是史家的看家本領。清人文廷式《聞塵偶記》有句名言:“聞事不記,釋家之智;聞事輒錄,史家之學?!贬尲也恢匾曈浭?,他們有“經”可恃,喜談悟道;而史家則要據(jù)實說話,以史為證,所以,總是“聞事輒錄”,記錄史料。我驚嘆仰東搜集了那么多鮮為人知、不為人留意的掌故,連我平時不經意與他談的一些雜事,他也記錄在案了。這讓我領略了仰東“聞事輒錄”的“史家之學”。
史家、掌故家,若認真界定,仰東當然只能算是掌故家。掌故家也不得了,劉義慶是掌故家,孟元老是掌故家,徐凌霄是掌故家,在豆棚瓜架之下記錄各種遺聞逸史鬼狐故事的蒲松齡,其實也是掌故家。仰東是個平素便有些“掌故癖”的人,喜談,喜聽,喜記各種雜七雜八的逸聞趣事,他能夠寫出這本掌故書,誠非偶然。但是,他寫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動力,就是出于歷史責任感,不忍讓那些珍聞逸史被歲月的塵埃湮沒掉,特別是他想讓世人能夠更真切地了解“紅底金字”那段歲月。仰東是魯迅先生的景仰者,也愛讀知堂散文,他對掌故的癖好,我看多少也受過一點周氏兄弟的影響。周氏兄弟都喜“雜學”,愛讀筆記掌故一類書,知堂還寫過一篇《我的雜學》述之。一次,仰東與我談起鄧云鄉(xiāng)先生寫的掌故學名著《魯迅與北京風土》,嘖嘖贊賞之余,又饒有興致地談起周氏兄弟的喜“雜”:致力雜文,喜談掌故。
近一二十年來,學界出了一撥兒新新人類學問家,寫起文章來云山霧罩,玄之又玄,其實都是“買驢博士”。仰東絕不是這樣,他不論寫學術文章,還是寫掌故文字,一體都是“五四”以來深受讀者歡迎的“談話風”,既不故弄玄虛,也不淺俗庸常,而是蘊藉有物,親切有味?!侗本┖⒆恿呤甏募w自傳》的文風便是如此,方便了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