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童話”,字面意思就是“兒童的話”。一位四歲的孩子走路時看到一些白云在很快地移動,就自發(fā)地做出了如下解釋:“一定是某個開機器的人使白云移動的”。當老師讓學生用“大?!闭f一句話時,學生竟然說;“大海是無邊無際的草原,雪白的浪花就是那數(shù)不清的羊群”。這些話就是與成人的思維特點與語言表達方式有天壤之別的“童話”,這些話所傳達的正是天真可愛的童心。
《語文課程標準》順應了兒童的這種天然性情,強調(diào)兒童習作時“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寫自己想象中的事物”。這段話強調(diào)“自己”,就是強調(diào)習作內(nèi)容與習作形式的真實性與創(chuàng)新性。目前,兒童習作時的“失語”現(xiàn)象特別嚴重,其根源是學生沒有寫“自己的話”,而是學著成人腔,說著成人話,這樣的“話”,既失去了兒童的情趣,又缺乏成人的老練,顯得不倫不類。我在教學中,鼓勵兒童“寫真話、實話、心理話,不寫假話、空話、套話”,即用童話傳達童心,改變了兒童習作時的失語現(xiàn)象。
案例1:我看見兩個小鳥做游戲。一只在另一只的脊背上爬著。上面的那一只用嘴啄下面的這一只。上面的那一只煽動著翅膀,下面這一只嘰嘰嘰地叫。我站在樹下“噓噓噓”地打口哨,它們不管。我聽到校長的罵聲:“上課鈴響了一陣了,你還站在那里干什么?”我回頭一看,校長的手指著我,他的眉頭皺起一堆肉,兩只眼睛瞇成一道縫,嘴巴上翹得像猩猩,我有點害怕,就趕緊跑進了教室。
這段文字情趣橫溢,歸功于兒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小作者用“童眼”看“鳥”,用“童心”寫鳥。短文開筆“兩個小鳥做游戲”就讓童趣與鳥趣橫溢出來。接著,小作者用兒童特有的樸實無華的語言,細致入微、真實準確地描寫鳥兒做游戲時的情態(tài)。更讓人叫絕的是“我站在樹下噓噓噓地打口哨,它們不管”的句子,這個句子把小孩的天真、把小孩對小鳥的喜愛、把人鳥和諧成趣的種種情態(tài)展示出來了。“我”與鳥“趣逗”入迷,沒有聽見上課的鈴聲,聽到校長的罵聲后,“我”看到校長的特有表情,這表情又是小作者的一次細節(jié)描寫,這描寫充滿了小作者特有的感情,把“我”對校長的“憎惡”之情傳達得淋漓盡致,更讓人感到童心的可愛。
案例2:爺爺有個可笑的習慣。每次吃完飯后,爺爺都要伸出長舌頭把碗舔一遍,然后把胡子上的飯糊用手捋一捋,再把嘴抿一抿,最后掏出手絹把手擦一擦。我問:“爺爺,你是狗變的嗎?”爺爺一驚又一笑,說:“不是?!蔽矣謫枺骸安皇枪纷兊?,為啥像狗一樣舔碗?”爺爺一手捋胡須,一手摸我的頭,仰起脖子哈哈大笑:“龜子孫(方言詞,意為傻瓜蛋。),爺爺是細享著”(方言詞,意為節(jié)約)。
習作中的“我”生活在城里,爺爺?shù)纳盍晳T在“我”的眼里是“可笑”的。小作者用兒童特有的敏銳目光仔細地觀察了爺爺舔碗的過程,并用“伸出”、“舔”、“抹一抹”、“抿一抿”、“掏”、“擦一擦”等動詞把這一細節(jié)準確生動地描述了出來。爺爺舔碗的過程讓“我”有所聯(lián)想,于是有了“爺爺,你是狗變的嗎?”與“不是狗變的為啥像狗一樣舔碗?”的問話,這些天真無邪的問話,真實的表達出兒童好奇、直率的“童心”。爺爺樸實的方言話語,既真實地再現(xiàn)了爺爺?shù)男蜗螅直磉_出了爺爺對“粒粒皆辛苦”的切身體會,真實的展現(xiàn)了一位鄉(xiāng)村老爺爺被小孫兒的問話惹逗后的“天倫之樂”。
案例3:我和王剛在操場上玩游戲,李鴻遠跑過來搗亂。他把王剛推過去,蹲下身子,左眼一閉,右眼一瞪,用力把手中的牌一甩,地上的那張牌沒翻過來。王剛見自己輸了,氣得咬牙,伸手在李鴻遠的臉上抓了一把,又轉身在李鴻遠屁股上踢了一腳,李鴻遠站起來,脖子一擰說:“輸了就輸了,你怎么像貓一樣抓人,像驢一樣踢人。”
這段文字用一系列動詞描寫了李鴻遠調(diào)皮搗蛋的舉止和王剛的反抗行為,描寫了李鴻遠機靈風趣的語言,人物個性非常鮮明。短文語言樸實無華,童趣橫生,讀來親切自然,是完全的“童話”。
傳達童心從習作“童話”開始,這不僅是習作教學的一個切入角度,而且是習作教學的一種思想呼喚。
陳秀文,女,甘肅省會寧縣漢岔鄉(xiāng)中心小學教師。